李钦瑜
【摘要】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能否得以有效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一堂语文课的成败。因此,要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课前三分钟不可小觑,而情感的先导,任务的驱动又是这课前三分钟有效利用的方向引导。良好的情感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情感机制。任务的驱动是学生不断探索新知,激发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情感先导;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三年一个轮回,又送走一届学生,静下心来反思这三年的得与失,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课前三分钟的调整与有效利用。以往因怕浪费课堂宝贵的45分钟,上课铃声一响就迫不及待地投入课堂教学中,结果发现学生总是对课间情有独钟,表现的是依依不舍,甚至有些同学还沉浸在其中,乐不思蜀。这样课堂就难免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情形。因此,在带这一届时我对课前做了调整,巧妙地利用课前三分钟,把它作为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突破口。而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正是课前三分钟得以有效利用的最好方向引导。
一、以情感为先导,激发学生的课前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因此,把情感作为先导就显得尤为重要。布鲁姆等人也认为“认知可以改变情感,情感也能影响认知,学生成绩差异的1/4可由个人情感特征加以说明。”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它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的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或愿望、观点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凡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反之,就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高二年我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三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在演讲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与质量。教师通过点评引导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在演讲过程中通过互动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
经过一年的练习,慢慢地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较明显的提高,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及课外语文生活,培养了他们收集归纳材料的能力,还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的确也涌现了很多好的作品。他们内心深处最需要的是理解,是表达交流,是表现自我的机会,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而且养成了学生收集课外资料的习惯,丰富了学生的知識。这种课前的演讲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任务驱动,课内外相结合
“任务驱动”是一种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一系列任务或目标相结合的方法,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自主建构知识意义,以任务的实行来引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任务”驱动学生不断探索新知,从而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这一方式也可有效地用于课前三分钟。
(一)高中阶段课前三分钟的整体规划
高中三年是学生身心发展很关键的三年,语文教师设计课前三分钟时应长期考虑,整体规划,渐进式地启发培养学生。高一时,学生处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过渡、不稳定不成熟的阶段,可以结合课文了解相关知识或人物;高二时,随着学生渐趋成熟,可以设计让学生谈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话题;高三时,面临高考,从应试角度,设定的话题可以是:三分钟内讲一个词语、成语、名言,或者向全班推介一首诗词
(二)课前三分钟在课文教学中找切入点联系相关人或事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入点。我十分注意把握这些切入点,在课前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比如文言文教学,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还特别重视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及其与当代社会的联系。
(三)选读名段名句
高中阶段学生写作还是以议论文为主,这就要求学生要大量积累素材,基于这些原因,在高三年就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来读背名段名句。一段时间下来效果不错。这一做法的实施,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阅读评论,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
新大纲提出的对学生的评价,立足于“三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不同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把生动活泼的课前三分钟引入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毕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高中语文课前三分钟的实践证明,情感先导,任务驱动并重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引导学生,更加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总之,课前三分钟情感的投入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沉闷死板,给学生以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任务的驱动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提高能力……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高度的重视和认真地开展好此项活动,切切实实地把情感先导、任务驱动有效地应用在语文课前三分钟。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