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 景太金
摘要:异步教学的实施应该是全面的,要考虑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最终通过异步教学的模式来实现,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很明显。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异步教学的模式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能力的迅速提高。
关键词:分层异步;实施策略;异步教学
随着社会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一定的劣势,在相关教育工作者的创新下,提出了分层异步教学的新模式,对于像数学这样逻辑性比较强的科目尤其适用。以小学数学为例分析了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分层异步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同而分别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当下社会,提倡人格的自由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孩子们各方面的差异性,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全部的学生,而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则有其基础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即义务阶段的教学应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因此,分层异步教学就应运而生。
一、关于异步教学的论述
1、分层异步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教学主体,由老师主动地讲、去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导致很多老师在不断丰富和提高授课内容和技巧的同时忽略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一群接受能力不同,理解力不同的学生在一个教室内接受着同一种教学方法,时间的积累之下必然导致成绩的差距。而在分层异步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接受力、理解力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进步,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受重视,从而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专讲,学生专听,二者之间缺少互动,导致老师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变化,学生也不知道老师的教学安排。在分层异步教学中,老师的指导形式为个别指导、分类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也由单一的被动接受变为多方学习、互相探讨,实现了教师的统一教学和学生个性学习的有效结合。
2、对分层异步教学的评价。经过一线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摸索,很多教学过程将学生按照科学划分的标准归类为不同的类型,如独立型、合作型、探讨型,将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学生类型分别制订,使教学內容难易程度和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使学生在班级授课的机制下,
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学习,提高了适应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同时也使教师意识到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不断地创新和修正教学模式才能更加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异步教学的实施策略
分层异步的教学思想就是在相同内容的范畴里给予不同的学生个体不同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个体的划分分层对这种教学模式就很重要,而这种分层不是要让每一个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所处的层次,而是教师作为教学者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明白哪些学生是哪个层次的前提下,做好分层教学计划的制订,以免使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在对小学生实施分层教学时,也要制订一定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实事求是,根据学生实际接受力进行制订和选择。同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问题的提问,给予不同的帮助和指导。老师在不同问题的提问后,也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解答。
在小学数学实施分层异步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给予小学生不同个体分别指导,虽然要分层教学,但层级不应分得过多、过细,同时要注意各个层级的紧密联系,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差距越拉越大。个别指导也是分层异步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它结合学生的个体特点,给予与之匹配的教学方法,不至于让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挫败感。
教师在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的练习题,以便适用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科目需要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分层设计练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题,并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一题多解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分层异步教学还要求教师进行异步评价,根据学生学习力的差异,给予多元化评价,让评价指标达到弹性化,通过这种弹性化的评价激励低层次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引导高层次的学生学习更进一步。
通常分层异步教学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教师可将教学内容直接传给学生,引导较低层次的学生从基础做起,巩固基础,逐渐过渡到较高一级的层次。在课堂上教师应以中间级的学生为主线,对于他们要以基础知识和课后练习为主。另外,对于较高层级的学生而言,要努力培养他们积极学习的态度和意识,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教师要给不同层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这并不是要给不同层级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是要让学生自主选择要达到的目标。例如,针对某一段时间的学习内容给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根据目标的差异进行异步教学。
综上所述,异步教学的实施应该是全面的,要考虑到学生各个方面的差异性,最终通过异步教学的模式来实现,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它的优势很明显。当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异步教学的模式来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学习能力的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