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白描”则作为一种表现手法,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不尚华丽,务求朴实。鲁迅先生曾把这种手法概括成十二个字,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一提起白描,总有一种飘逸、高贵、优雅和超凡脱俗的感觉它不施粉黛,却胜过浓妆艳抹,没有妖艳、夸张、矫揉造作之感,有的只是自然朴实、真挚、传神。
那白描是什么呢?其实它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也叫素描,它的特征是用简炼的黑线条勾描人物和各种景物特征,突出其神韵。不着颜色或略施淡墨,以形象本身简洁的特征表露唤起读者的联想得以丰富形象,把这种手法运用到语文中,其艺术效果也同样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且更加含蓄,更具有想象力,更有嚼头,更能达到艺术的巅峰。
如:一、运用在景物上的白描。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在这里作者只是列举了几个简单的物象:枯藤、老树、昏鸦,这几种景物,勾起了人什么样的感觉,一种愁绪,一种凄凉,一种暗淡,再添上: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愁绪暴涨了,很自然,思乡,想家,从心底弥漫开来,扩散,再扩散,抬头望望漫漫古道,听到耳边萧萧秋风,看看跨下瘦瘦的坐骑,啥感觉?只有断肠!这难以忘怀的天涯游子图,很传神,这就是白描,这就是千古绝唱,这种不靠视觉而靠想象的画面却很精神,给人的是一幅视觉无法达到的断肠感觉,而且它没有细细的刻画,只有一组物象的排列,除了简吉就是简吉。
再如张岱的《湖心亭看雪》:
湖上影子,惟长堤
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文中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就展现出一幅广阔,辽远,茫茫的雪景图,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凄清,孤独的神韵,尽管它是寥寥几笔,却抓住事物的突出特征,高度抽象,概括地勾勒出景物,传达从景物的茫茫无际的形象和凄清,孤寂的神韵,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意境丰富。
二是运用在动作上的白描。如鲁迅的《社戏》中的动作描写:
……大家跳下船,双喜拨前篙,阿发拨后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除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撸,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谈笑的…..
文中一个“跳”“拨”“点”“磕”“架”就把一群热情好客,聰明能干,生龙活虎的孩子夏夜划船图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没有浓墨重彩,没有精雕细琢,有的只是几个普普通通的动词,却传神地描绘了一幅可爱火波,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图。又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篇仅20字,却塑造了一个空灵、寂静、冷峭的意境,寄托了诗人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全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一句一景,一词一态,使千山、万径、寒江、孤舟、独钓等各相映成趣,又共同创造了渔翁的总体形象——孤独、渺小、高傲。诗人以画家的眼光,将一幅白雪皑皑、万籁俱静的冰封雪压的奇景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人采取不断变换角度的手法,视点不断转移,由远及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从远处着眼,勾勒出广阔的背景图画,再将视角转向近处,展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舟”“蓑笠翁”在“千山”“万径”下更显渺小。这种对比,使“孤”“独”两字更加突显,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意境和氛围。在艺术形态的表现上给读者展示出了一幅奇美的图画。全诗情景交融,充满了诗意美。
三是运用在心里描写上的白描,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所选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诗的最后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写马上相逢的情景,寥寥几笔便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镜头集中清晰,如影视特写一般,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道,清新明快,余味深长。
又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简单单的十四个叠字,极致地表现出了一种愁惨而凄凉,极致地写出了一个处于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遭遇的孤寂愁苦的心境,这种内心极为苦闷的状态,是无需浓妆重抹的,那会让人感到“无愁,强说愁”的不真实感,而简简单单的几个叠字,恰能让人感到真实,自然,进而震撼心灵的艺术效果,无造作之态,有的只是自然之美,这就是白描。
总之,白描不单单可运用在以上几个方面,还可以运用在其它的描写里,如语言,肖像等,但不管它运用在哪个方面的描写,给人的总是朴实的自然的,传神的,优雅的,飘逸的艺术魅力,它没有浓墨重彩,没有艳丽的形容与烘托,没有极致的夸张,有的只是简吉,精练,质朴,但给人的却是永久的,清晰的语言难以描述的神奇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