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猜想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6-05-14 23:40张亮亮
新一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创新意识

张亮亮

摘 要: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在数学学习中,猜想的功能是强大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猜想、探索,这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大胆猜想;创新意识;教学案例

一、问题背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越来越发人深省。杰出的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但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深受着考试压力的影响,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师,通过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使我明白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必须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接受学生质疑的挑战。

二、教学案例

记得在上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2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这节课,在课堂上我设置了这样一道例题,回忆一下几何中有哪些命题可以从平面类推到空间。我讲了梯形的中位线与棱台的中截面相似之后,有一位学生举起手来问,“老师,(m是梯形的中位线),由此可推出棱台的体积,s是棱台中截面的面积。”这一问题提的很突然,我备课时没有考虑到,我也未碰到过这样的猜想,他到底是对还是错,下面68双眼睛盯着我,等着我来回答,我的第一反应应该实际去证明一下,但如果我在课堂上证明,将会花去很多时间,教学任务将不能完成,甚至担心证明不出来;若让学生课后做,学生还会有这么高的热情吗?以后学生在课堂上还会大胆猜想吗?我沉默着,学生静静地看着我,我做出了决定,我们举一个特例看看,从举得的这个特例可以看出这个同学的猜想不成立,这个同学的脸顿时变得通红。我没有对这个同学的猜想做过深的探究,也没有奖励这个同学,我按照我的教学设计继续上我的课,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下课之后,我想了又想,我自己做错了,课堂应该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把他的猜想继续探究下去,即使他猜错了,我也要鼓励他,给他以自信感。

三、几点思考

(一)让猜想走进数学课堂。过去,教师灌输的多,学生探索的少,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接受别人的东西,很少有探究的机会,更缺乏猜想的精神。以前,教材和试题也过分强调演绎推理,忽略归纳与猜想,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材和试题都涉及了一些探究性问题,如在高二数学选修2-2合情推理这一节课有这样一道例题: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空间中四面体性质的猜想.这是一个类比猜想的例子,学生可以将直角三角形类比为三个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类比为四面体的面积,这样可以猜想出。通过这个例子,能使学生的思维由低维发展到高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猜想,能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能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抓住这些问题,让学生大胆猜想,通过探究猜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师要创造猜想的氛围。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变革课堂教学应是重中之重,课堂应该是学生与教师交流、对话的场所,是学生能力得以充分发展的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是学习的主人,但学生的学习还是离不开老师得设疑,启发观察,提问思考的一步步引导。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设置猜想。如我们在学习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先让学生计算,然后计算。再计算这时就不容易了,但肯定有部分同学发现了规律,想到了倒序相加的方法,这时老师提出一个猜想是不是可以形成一个公式,让学生自己探究,最后我们提出在等差数列中这时,学生的兴趣在猜想的激发下完全调动起来了,不断的动手动脑,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且课堂的教学效果肯定很好。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要常常以小组学习,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多讨论,敢于质疑。我们也常加入他们的队伍,让学生觉得我们在同一起点上,努力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

(三)允许学生猜想中出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猜想也具有两重性。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按照教师的预设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哪还有学生出错的机会。一帆风顺的课堂教学掩盖了学生出错的机会,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被动的接受,与新课改的要求就相违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先让学生大胆猜想,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猜想后让学生再学习新知,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而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大有益处。当然,学生的猜想不可能都是正确的,允许学生猜想中出错,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在已有的知识上根据直觉进行猜想,难免会出错。我们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聆听学生的猜想,对待任何猜想,始终应该保持一条原则,那就是进行鼓励性评价,对错误猜想不能简单地否定,而要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然后再作新的猜想,保护学生积极猜想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允许学生有错误,不求全责备,让学生大胆猜想,锻炼自己的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我们在教学中,并不要求学生的猜想像科学家那样深奥,伟大,只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根据直觉进行猜想。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在数学学习中,猜想的功能是强大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猜想、探索,这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拥有创新的精神。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尝试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