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霞
[摘要]高中英语写作在英语高考中占据不小的比重,但同时也是学生与教师倍感头痛的一个环节。“支架”理论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预设性“支架”、生成性“支架”和反馈性“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信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作文教学;支架理论
“支架”原意为建筑业中的“脚手架”,“支架”这一术语最早是由Wood,Bruner and Ross(1976)用比喻的方式运用于教学理论当中。后来,美国教育家Bruner根据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了“支架式教学”。Bruner提出的“支架”是用以描述在“最近发展区”中有效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互动。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积极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而老师的“教”为学生的知识网络提供必要的“脚手架”,以支持学生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在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中,“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总之,教学中的“支架”就像教师搭建的一座“桥”,它连接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Benson,1997)。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最头疼的事情。学生辛苦地写,教师辛苦地改,但最终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教师开始抱怨学生,认为他们不认真对待写作,不重视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为他们修改的作文。而学生则认为教师的评语十分抽象,很难对自己的写作起到指导作用。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发憷写,教师发憷改。
在写作教学中存在三种“支架”。一种是预设性“支架”,即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写作任务本身,在写前和写后为学生设计的需要他们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另一种是生成性“支架”,即针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而搭建的“支架”。还有一种是反馈性“支架”,即学生参考教师对自己作文提出的问题以及修改意见,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
一、预设性“支架”
在每次英语综合考试中的写作部分,笔者都会发现有这样的现象:其一,写了一半的作文被作者划掉了,他们从新写起,这导致时间不够用,没能完成作文;其二,有些内容写得很多,而有些内容却一笔带过;其三,有些作文缺失重要内容。
种种现象表明学生在写作之前缺乏对写作任务的分析,在没能真正把握好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篇章结构前就草草落笔,这种盲目写作的态度会导致作文得分不高,即便作者语言运用得很好也无法扭转低分的局面。依据高考英语作文的评分标准,内容结构的权重要大于语言形式,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的制定符合写作的实际目的,即为了交流。因此,只要学生不能恰当地完成写作任务,出现缺少要点的情况,无论语言多么精彩,也不可能得到理想的分数。由此可见,写作内容要比语言形式更重要,形式应该是为内容服务的。为了培养学生这种意识,教师就要在写前主动为学生搭建支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指导。
笔者在写前主要采用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支架”:由教师根据写作任务向学生提出书面问题,学生要在写前以书面形式认真回答老师的问题。此阶段利用“书面对话”的目的在于明确写作目的和内容要点。学生通常要回答教师提出的如下问题:
1.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读者是谁?
3.写作内容包括几个要点?
4.每个要点需要什么样的连接?
5.人称是什么?
6.主要时态是什么?
学生只有明确了以上六个问题,他们的写作才能有的放矢。这样,学生的写作也就逐渐从以“作者”为中心过渡到以“读者”为中心,即从想到什么写什么发展到考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使自己的目的达成。
预设性“支架”为学生的写作指明了方向,这就使得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所有语言形式的选择都应该为内容服务,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与读者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生成性“支架”
课堂生成性的指导对于教师来说是最难的。因为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无法知道或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所以教师无法对学生加以指导,无法有效干预学生的写作。但是通过“书面对话”的方式使学生“大声思维”,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问题,针对问题为学生搭建“支架”。这样,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通过“书面对话”的方式寻求教师的帮助。学生在写中需要教师在哪些方面为他们搭建“支架”呢?
根据Wang(2004)运用“书面对话”的这种“支架”方法对22名学生在四篇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所提的826个问题进行分析发现,449个问题是关于语言形式的,占54.4%,296个问题是关于内容的,占35.8%,再有81个问题是关于结构组织方面的,占9.8%。由此可见,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关注要多于对内容和结构的关注。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也同样发现,学生在写中这个阶段的提问多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希望老师帮助他们确认单词拼写、句型、时态或词语搭配是否正确,另一种是请求老师帮助拼写单词、翻译句子或是指导他们如何运用连接词。但是,在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中,阅卷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判断这篇作文在结构上是否符合要求。以笔者所教授的一堂英语写作课为例,该堂课的作文题目是“Shoul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have mobile phones on the campus?”(中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来学校?),这是一篇正反论比类的作文,学生应该先以在校园里使用手机的优点(advantages)以及缺点(disadvantages)两方面进行客观论比,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态度。本课笔者尝试改变了一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先讲解后写作,而是让学生自己先根据题目先随意发挥。完成之后,再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全班同学及老师,供大家讨论。学生对这一话题非常感兴趣,在自己的作文中畅所欲言,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是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态度,他们都只是以“作者”的观点为出发点来进行主观论证,符合自己观点的写了一大堆,而与自己观点相悖的却仅仅是一带而过,甚至只字未提,他们并没有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进行客观的论述。所以,这样的作文即使是语言通顺连贯、语法正确,也只能达到平均分的水平或者更低。通过这次先写作、再讨论,然后从讨论中总结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学生对英语作文的篇章结构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
随着学生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也逐渐从语言形式发展到内容和篇章结构。他们更关注表达是否达意、连接是否恰当、论证是否充分、举例是否准确等等。这也再次验证通过重视写作的过程,学生的写作是以“读者”为中心,而不是以“作者”为中心。经过训练,学生也逐渐学会了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对自己的作文做出评价,主要包括内容、结构和语言形式。
生成性“支架”使学生在写作当中的焦虑情绪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写作的过程更加流畅顺利,他们不会再为有一个单词不会拼写而苦恼,不会再为不能确定一句话的表达而思路全无。学生通过“书面谈话”的形式,大声表达他们的思维,使得他们的写作过程不再是封闭状态,而是一种开放状态。他们随时用“书面对话”的形式与教师交流写作中的各种问题,并且“书面对话”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对不确定的语言表达进行假设,通过与教师的“书面对话”进行验证,这样学生就更乐于接受基于“书面对话”的教师反馈(Wang,2004),让写作真正成为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十分明确学生需要在哪里搭建“支架”。
三、反馈性“支架”
反馈性“支架”主要指教师以“书面对话”的形式来回答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另外,再根据学生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教师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然后,学生根据以上两个书面谈话的内容,对作文进行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真诚的“读者”,他把自己对文章的感受,以及修改的意见传达给作为“作者”的学生,反过来“作者”为了进一步满足“读者”的需要而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完善,达到写作就是为了交流的目的。在课堂中,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大家一起展开热烈的讨论,展示作品的学生可以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作品的客观评价和宝贵的意见,认识到自己写作上的不足之处,学会对自己文章进行修改、润色,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反馈性“支架”是为了满足学生自身需要而搭建,而不是教师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因此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提出的建议和帮助,这有利于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学生修改的作文来看,语言的准确性有所提高,结构组织更加具有逻辑性,内容要点更加齐备。
由于采用反馈性“支架”,学生逐渐关注教师是如何解决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不再像以往写作教学中那样,对老师的反馈没有积极的反应,关心的只是作文的分数或等级。如今,每当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文,都会带着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教师的书面反馈中去找寻那些他们渴望得到的答案。这些问题的解决更能使他们记忆犹新,更容易建立起新的知识网络,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内化和迁移。
另外,随着学生逐渐学会了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价,学生也逐步从“作者”转化成了“读者”,因为只有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读者”一样对自己的写作进行评估,他们看待自己的写作才能更加客观,才能更具有批判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支架”的最后拆除。教学“支架”的暂时搭建是为了教学“支架”的永久性拆除。没有今天“支架”的搭建,就不会有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没有明天“支架”的拆除,就不会有学生自主独立的作文写作。教学“支架”为学生的写作搭建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使学生的写作朝着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高中英语作文中运用“支架教学”,可以真正做到使学生不但能够在“写中学”,而且能够在“学中写”。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改变了学生对写作的消极看法,他们逐步能够做到“乐中写,写中乐”。“支架教学”同样也改变了教师只重视写作成果而忽视写作过程的教学方式,教师也逐步从关心学生“写什么”发展到了关心学生“如何写”。在此过程中,师生相互信任,平等交流,教与学得到了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 肖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