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慧
摘 要:在小学阶段,教育以夯实基础为主,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空闲时间,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从以往的教学来看,写作一直是教学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写作素材极其有限。学生只有积累足够的写作素材,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同时这也是改进作文教学的切入点。作为作文教学的带头人,教师应该制订有针对性的计划,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写作素材;积累
以当前的小学教育来看,学生接触的写作素材仍然局限于教材,这是限制学生素材量的根本原因。课本的素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开拓课外阅读,改善写作教学的质量。由于学生之间的需求不同,因此教师要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此外,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教师需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同时要满足学生的需求与阅读能力。最后,写作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
一、了解学生的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写作基于学生的素材积累量,以及对素材和知识的整体感悟。由于学生的积累量和理解能力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写作需求也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贸然开展课外阅读教学,应首先了解学生的需求,并将其作为教学计划的依据。小学生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其作品的内容的局限。这些都可以在学生的文章中反映出来,教师要做的便是整合学生的文章特点,寻得作文的共性,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以小学语文写作为例,在写《感悟自然》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评阅时对文章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由于学生阅读量的限制,多数学生对“自然”的理解过于片面,而内容也过于老旧,这些都是教师应该记录总结的部分,因此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总结归纳能力。当教师掌握了学生的需求后,便可以以此为依据制订课外阅读的计划了。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因此教师要慎重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在计划中,教师应该合理分配教材学习和课外学习之间的比重,确保学生掌握写作基础的同时,积累课外阅读的素材。为了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也可以选择多种阅读方式。课外阅读不仅仅是指教材以外的书籍,网络、视频、报纸等也是课外阅读的方式。这一些阅读方式使课外阅读多元化,学生的情绪高涨,为计划的开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接触写作的时间较短,可塑性较强,每个学生都有极大的进步空间。笔者认为,写作素材的积累在于长期的坚持,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将课外阅读培养成学生的一种习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效地积累素材量。习惯来源于长期的坚持,在教学改革的一开始,教师便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小学生应该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此作为长期坚持的动力。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学会记录和积累,并在写作中有所应用。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学生应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达到了足够的量变,作文水平才会产生质变。
除了长期的坚持之外,教师的态度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定期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以自我展示等形式督促学生。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这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是有必要的。此外,课外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教师也要在文章中发现学生的改变,必要时可以给出一定的建议。笔者认为,阅读习惯需要学生长期重复和坚持,而教师的态度会对这个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学生遇到阅读困难时,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
所谓课外阅读效果,是指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是将阅读内容转变为自身写作素材的过程。小学生缺乏阅读经验,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积累素材的方法包括摘录、标注、评注等形式,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独特的见解,将课外阅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这种能力的时候,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阅读时要始终坚持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囫囵吞枣、急于求成。课外阅读应首先追求质量,而后再保证数量。一味地追求课外阅读的数量,既浪费时间,学生也无法积累足够的素材。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要有一定的计划,应以提升写作能力为最终目的。
课外阅读是学生的素材来源,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需求制订具有针对性的计划,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此外,教师也要合理分配教材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时间,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最后,小学生也有必要掌握正确的积累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性,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玉清.关于语文学科差异教学的两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3).
[2]王秀芹,黄幼敏,徐文艳.小学生课外阅读规律的调查与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5,(5).
(作者单位:山西省祁县城赵二学区丰固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