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凤荣
【摘要】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与道德品质形成的阶段,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对其进行有关的思想品德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抢抓机遇,相机行事,有的耳濡目染、放矢地对于学员进行德育渗透就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德育教育;活动渗透;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认为:语文课程的主要特性是语言文字培训与思想教育方面的辩证统一。实行思想教育一般是语文教学的一类主要目标。语文教学必须将思想教育融入语言文字培训当中。教师应在培养学员听说读写本领的环节中,注重语言文字和思想部分的内部关系,合理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程,正确理解教程,掌握教程的思想教育部分;要对于学员的年龄特性,动之以情,使得思想教育真实可行。
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与道德品质形成的阶段,具备较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对其进行有关的思想品德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抢抓机遇,相机行事,有的耳濡目染、放矢地对学员进行德育渗透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全面体现语文教师的作用,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一个具备优良的道德素养的教师,本身的行为还将对学员产生“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影响。正如Tolstoy 所说:“假如一个教师将热爱学生同热爱事业融为一体,他就属于一个完美无缺的教师。”语文老师首先应认识到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所有的巨大魅力,在课堂上极富感情地朗读、讲解,将学生引入那美妙的境界中,对学生的情操无疑是一种陶冶。
二、充分利用教材。
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一部具有品德教育性的丰富读物。翻阅一篇篇课文,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页页的优美的图片,一篇篇美妙的文章,有散文、儿歌、寓言等等,真是文质兼美,更是体现着人文内涵的璀璨光芒。在教学当中,我们只有引导学员走入文本,用心阅读,潜心体会,才可以受到感化,从中实现蓬勃进取的道德品质。
(一)学到榜样,读中领悟
“榜样的动力是无穷无尽的。”学生们的心目当中一旦出现了感动的角色,学习的典范,就可以水到渠成地以榜样为任务,完善自身的行为,往健康的领域发展。在小学教材中,有不少的人物与角色,他们善良守信、爱民爱国、具备坚定的信念、认真工作…… 有伟人,还有凡人;不但有外国人,还有本国人;有现代的,还有古代的,那类人物均展现着美好人性美的光芒。引导学员反复阅读领悟,努力研读,走入那类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员们去体味与感受,了解他们的优良品质,通过那类人物的人格美来净化学员的心灵,让学员们从了解到崇拜进而取得较强的精神动力。那样,他们的优良品质犹如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在学员们心中成长、发展。
(二)析句品词,受到感化
语文教材当中,揭示教材思想部分的重要段落、句子或者词语是对于学员进行德育培训的最佳“悟点”,它同时也是入“道”之门。
如:在讲授人教版第四册第二十一课《清澈的湖水》中“船靠岸了,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这一句时,我先让学生表演攥着面包纸的动作,并与“拿”“握”“捏”等词进行比较,理解“攥”的含义,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紧紧地攥着面包纸,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湖水会怎么样?通过诱导启发,学生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三)利用故事,启迪美德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生动有趣且内容丰富的故事,利用这些故事的意义可以使学生受到熏陶,从而启发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高尚的情操。《手捧花盆的孩子》教育学生懂得了犯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可贵的沉默》教会孩子要学会了解、尊重和爱戴自己的父母。《一个村庄的故》教育孩子们要学会合理利用我们的资源,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告诉我们要博爱。
三、寓教育于作文教学之中。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作文教学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 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目的、有步骤地渗透品德教育。
提倡写真情实感,培养诚实的品质。诚实是一种美德,它在小学生作文中的具体体现是写真人实事,抒发自己真情实感。这是对小学生作文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的作文往往受一些范文模式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很难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流露真情实感的文章。教师应
严格要求,使之养成写真实的习惯,讲清写假话的危害,让学生知道写假话就是说谎,是坏习惯。同时拓宽领域,采取多种命题形式。作文训练要着重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话,强调倾吐胸中的积蓄,使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因此,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务必要使学生有话可写。最后还要开展活动,积累写作素材。教育学生养成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好习惯,遇事多看看,多听听,多想想,多问几个为什么,长此下去,就会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写文章时也就得 心应手了。
四、寓于活动,深化思想。
活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可以有效地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如教授完第九册第五单元“有趣的汉字”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你猜我猜大家猜”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了解了猜字谜的基本方法:象形法、会意法、组合法等。开展辩论会,在辩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在争论中明白事理、受到启发。学了《大瀑布的葬礼》后,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环境污染及资源破坏情况。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然后指导写观后感。 “母亲节”时给自己的母亲写一封信……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培养起健康丰富的感情,不断提高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进步,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设计教学,适宜、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身心方面也有所进步,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