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学生厌学情绪普遍、思政政治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为了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本文提出了几点初浅建议措施,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课 教学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46-02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对高校而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深入开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就意味着必须采用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方法,才能较好地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和目标。
但是,目前,大学本科尤其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较大的问题:学生普遍厌学,上课不听讲,有逆返情绪。绝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普遍不重视,他们认为思政政治课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甚至还认为如果要完成思想政治课作业,影响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1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
1.1 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够深刻
一是学校领导对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高职院校领导把学校的建设、规划和发展、学校的产业结构和招生工作、学生的就业率等看成硬指标,而把思政课教育教学看成是可有可无、时紧时松的事情。且思政课的教学条件简陋。为保证学生的专业课时量和实践教学,为学生顺利走向职场打好基础,学校将大量的教学时间让给专业课,不断压缩思政课等公共课教学课时,出现了政治教学内容多与理论课时量少的矛盾,教师不敢拓展或有选择性地调整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能选择“填鸭式”的灌输说教,学生感觉枯燥,上政治课课堂气氛沉闷。高职院校对思政课教育教学重视不够,这样通过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软弱无力。
二是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认识欠缺。有的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课教育教学没有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价值,只注意专业课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必要性。因此,在实际工作和教学中忽视了在专业课教学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2 学生厌学情绪普遍
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大多数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有功利性和实用化倾向,认为在高职院校是为了学习、掌握一门技能,思政课与就业不挂钩,对求职就业没有帮助,因而与专业课程相比,对思政课不够重视、缺乏热情。而且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班教学,大班上课通常都是不同班级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没有固定座位,再加上人数多、教室大,坐在教室后而的学生看不清黑板、听不见讲解,注意力不够集中,听课效果较差,自由度大,“到课率”、“抬头率”比较低,上课时睡觉、聊天、看课外书等违纪现象严重,学生之间互相干扰程度较大,学习纪律明显松弛,课堂秩序难以控制。
1.3 思政政治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存在数量较少、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组织不当和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为节约办学成本,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数量少,平均每位教师每周要承担16学时教学任务,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忙于教学,教科研的时间就相对较少,不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陈旧。一是教师只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未考虑到学生是否愿意去学。二是教师只注重满堂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三是教师对在教学内容设计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老师在课堂上过多介绍社会现象,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论知识和消化知识。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
2.1 提高学校领导对思政课的认识
一是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要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除开设正常的思想政治课外,同时重视其他基层党团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各个部门各负其责、全力配合、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体制。
二是加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政策支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高职学校领导班子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学校要有一院领导主管思政课教学,加强对思政课的领导。发挥好学校相关部门如宣传部门、教务处、思政课教学单位等部门的合力作用,共同做好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要将改善和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待遇放在首位,当学校有合适的晋升职位、科研立项和出国进修留学等机会时,要考虑思政课教师,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帮助。在人员编制、相关课题经费和教育教学设备等方面为思政课教师提供良好条件。
2.2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首先,任课教师应该带头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马克思主义新成果。要养成注重读马克思主义原著的习惯,真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弄懂,把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联系起来,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现实社会问题,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功。
其次,任课教师在教学的学科领域,应该有相应的科研成果。要适应新的教学方案,要在新的形势下把理论问题讲活,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积累较多的科学研究成果。这样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提出的挑战,才能在较深的层次上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再者,任课教师要注重研究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的社会思潮是社会环境的反映,是各种社会矛盾促成的思想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最鲜活的素材,是联系大学生思想的最直接的途径。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应该连续、持久、稳定地进行,坚持数年,就会有明显的理论水平的提高,就会提高适应当代青年思想实际的能力。
最后,任课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开阔理论研究的视野。任课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各个不同领域的社会实际,了解城乡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懂得人民大众的生活疾苦,在社会实际之中不断寻找新的理论研究的课题。
2.3 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习兴趣怎么样才能被唤起呢?经实践证明:应在压力较低的情况下。所以,减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压力,也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之一。那么,思政课教师的压力需不需要减少?答案也是肯定的,必须减少高职思政课教师的压力和无谓的焦虑。
在校园里常有这样一种叹息:学什么都没劲。部分学生对未来没有信心,存在一悲观的情绪。原因是多样的:如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没有成功的喜悦,或者没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样势必导致学生存在一种消极的状态。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获得成功的经验对促进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愉快的心态下更积极主动学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是思政课教学中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例如,创造一种特殊的环境或者一种特殊的气氛,使人人都能够在平等开放的状态下去交流,达到毫无戒备,提前安排好这样的活动,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情况尽量考虑,综合安排和设计,形成了一定的纪律和秩序。从每个活生生的人出发,抓住了人心,在公平、民主的氛围下,使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得到适当的发挥。
2.4 变教师主体为教师主导,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改变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大胆走上讲台。例如设计每节课前的新闻播报环节,要求学生利用5-10分钟时间,播报近一周内的新闻事件。在准备播报素材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成为了事件的亲历者。新闻报告不仅让学生接触到那些原本离他们很远的生活,还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改变了教师独霸讲台的传统格局,大大提高了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如设计课堂讨论环节,让学生的头手脑全部动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5 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动脑去“悟”
在教师的“激发、诱导、点拨”下,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发表意见,甚至要与他人展开争论,用有理有据的语言加以表达,也就自然而然地促进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发现与其他学生的观点有矛盾但又都有道理时,在产生困惑中具有了辩证思维能力。课堂讨论不仅能外在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在其过程中反过来又能内在的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讨论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让老师的授课更加的全面,更加有趣,即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挥,进而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让学生学到的东西更加的牢固。
参考文献:
[1] 周光勇.宋全政.高等职业教育论[M].上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 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5年9月.
[3] 邓剑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6月.
[4] 郭华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实践教学[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5] 游金梅.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3月,第12卷第1期.
作者简介:陈丽萍(1982-),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副研究员,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