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科学教学的课外实践

2016-05-14 08:39宋文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外实践辅助教学小学科学

宋文

[摘 要]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应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因此有效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尤为必要。教师应从课外实践应具备必要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几个方面研究,以便更好地辅助教学。

[关键词] 课外实践;小学科学;辅助教学

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涉及的学科不仅有物理、化学、生物,还有历史、地理、天文、文学和信息技术等,并且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是一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应以探究为核心,应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基础上,提供给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并且应具有开放性,引导学生利用广泛的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等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

由于《科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广,在教学活动中需要的教学资源多,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给教师中增添了不少难度指数。比如有的探究活动,由于时间、空间、材料、环境方面的限制,教师在课堂上无法组织活动或效果不佳。这时,就必须开展好科学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后,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搞科学”,还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课外也“搞科学”,帮助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探究活动中,逐步提升科学素养。

一、课外实践应具备必要性

并非所有科学课教学内容都需要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有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实验现象非常直观,或者在小学现有知识阶段无法继续深入探究的,就应该在课堂内解决。

而有一部分教学内容,活动所需时间较长,观察需要有序进行,课堂短时间根本得不出结论,那就非常有必要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如在教学《植物的身体》时,由于植物一生周期较长,教师也无法将相关实验材料全搬进教室,那就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在校园内观察花草树木,到校外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植物,再仔细研究它们的结构。学生发现,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有六部分。比如,有的植物身体只有三部分,例如苔藓植物、葫芦藓等;有的植物身体只有四部分,如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而只有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身体才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再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种多样的动物》时,需组织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运动方式和适合这种运动方式的身体特征,以及哺乳动物的特点等,课堂中也不能全部解决,只有将观察延伸至课外,让学生饲养部分小动物,观察它们的特点、生活习性,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还有一类教学内容,其拓展空间比较大,也需进行课外实践。如《沸腾》一课,通过课堂实验,学生知道了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候的温度被称为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而且沸点会随外界压力变化而改变,压力低,沸点也低。

这样,根据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对需要进行课外实践的教学,做到有重点、有拓展;有实践,有交流。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使教学效果倍增。

二、课外实践应具有针对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活动,课外实践中,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如在教学《植物的茎》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到菜豆地,观察菜豆的特征与习性,认识菜豆的茎柔软、不直立,缠绕在支架上向上生长,称为“缠绕茎”;再到葡萄架下,找它与菜豆的不同特征,认识它的茎是“攀缘茎”,与“缠绕茎”不同;最后到甘薯地,观察甘薯的茎是匍匐在地面生长,称为“匍匐茎”。整个过程紧紧围绕茎进行,经过观察探究的实践后,学生能具体认识各种茎的种类,也加深认识茎的共同点——输送养料的作用。在观察的基础上,每组学生都必带观察记录单,及时做好记录,不仅保存观察的结果,同时如果偶有分神,也能及时回到中心点来。

另外,在学生开展长周期观察活动之前,教师也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部署,应让学生明确观察方法和观察要点,帮助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必要时设计简单易填的观察记录表。

如《绿豆的一生》课外实践中,教师可先布置三个观察步骤,即第一阶段,绿豆种子发芽;第二阶段,绿豆苗的生长;第三阶段,绿豆开花结果。再强调每个阶段的观察要点:第一阶段,做绿豆种子发芽所必需条件的对比实验,观察记录(文字、画图、表格等形式展现)绿豆种子发芽前后的大小、样貌及各个部位的样子;第二阶段,观察绿豆苗根的生长方向,根的样子,观察叶子生长的位置,叶芽的形成,叶子的脉络,光滑的程度,叶子的形状及形状与环境的关系;记录绿豆苗生长的速度,绿豆苗茎的粗细,生长程度等;第三阶段,观察绿豆开花的时间,花蕾的形成时间,绿豆花的样子,花有哪些组成部分,一株绿豆苗能长多少个花蕾,观察绿豆果实形成的过程(是否每一个花蕾都能结果,形成果实),记录果实形成的时间;观察果实的颜色、样貌、数量等。每个阶段的观察设计都极具针对性。

活动开展后,教师也不能只关心学生完成了多少作业、产出了多少作品,还应该主动发现和关注他们的不懂之处。当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比较、分析和整理;指导学生从书籍、网络中获取资料。

这样,每一次课外实践都紧紧围绕主题进行,避免在活动中因视野大、信息多而跑题。只有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活动,才能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发挥最大效用。

三、课外实践应兼具创新性

这里的创新性,包括实践活动设计上的创新,思路上的创新,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可重点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小巧手、小改革”等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从细小方面去捕捉思维的灵感,让学生从课本知识出发,着眼身边观察,不放弃任何小环节,不排斥任何小成就,逐步开阔视野。对于作品,要鼓励学生不断改进、大胆设想、推陈出新,做到“畅想、畅谈、畅做、畅改”。

如教学《降落伞》一课,有位教师就极具创造性:让学生先设计好自己的降落伞,然后组织比赛,在降落伞里挂好相同数量的小鸟蛋,先从二楼开始放,看哪组的降落伞落地慢、蛋不破。随后各组实践、讨论、总结,改进。再从三楼往下放,以此类推,最后看谁的降落伞可从最高楼层放下并且蛋保持完好即为胜利者。用蛋做载重物,极具挑战性,实验结果直观,学生也更重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趣盎然,通过不断试验和创新,并不断改进,发现降落伞飞的好坏与重物的轻重,线的长短,伞衣的形状材料等有关,从而能更深入了解降落伞的制作原理。

而任何一个科技小发明,都是一次创新过程,它不仅需要书本知识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经验的累积,既着眼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比如,笔者学校指导的科技创新大赛作品“撑伞的书包”就是如此:

“如何在雨天时不用手撑伞,改用书包撑伞?”某同学的这个想法很有创意,于是教师同学生们一起进行考察研究。首先,在书包后背缝上网状小口袋,用子母贴衔接,但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出现伞过低,遇风伞左右移动,子母贴易拉开。于是,我们进行了改造试验,先将小口袋上移10厘米,解决了伞过低的问题,撑伞时视线无压抑感了。再在小口袋上端和书包上方各增加一条固定带,这样有三条固定带,伞就不会再移动了。同时,将子母贴改为按扣,更不易拉开了。又再装子母扣用来穿两根绳子,分别将伞拉往书包进行固定。这样,通过异类组合创造法,将书包和伞有机结合,巧妙解决了撑伞吃力的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思考、试验、改进的过程,巩固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课外实践作为小学科学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能对科学课堂教学进行时间上、空间上、内容上的拓展和无限延伸。它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锻炼他们的品格、意志和能力;让他们从小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尝试,在他们心中里播下科学的种子。

责任编辑 满令怡

猜你喜欢
课外实践辅助教学小学科学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升的几点措施
略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运用多媒体平台辅助小学数学教学
论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创建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体育教学中的柔韧性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