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茜
【摘 要】幼儿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幼儿主体性是教育活动及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践中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的成因及表现形式多样。转变教育观念,以幼儿为本,立足幼儿的终身发展,从课程设计策略、活动组织策略等方面入手实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关键词】主体性;幼儿为本;发挥主体性策略
幼儿的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其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包括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特点、权益、需要、发展等各方面的体现。自主性是幼儿自我表达的灵魂,幼儿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们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出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
一、为什么要发挥幼儿主体性
1.是教育活动的需要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客体交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的,幼儿与客体环境的交互作用越积极、主动发展就越快。我们的教育如果无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考虑幼儿的内在需要及其内部结构特点和发展水平,是不成功的。主体性是人全面发展的核心,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基础、依据和目的。
幼儿的主体性必须从教育计划、教育教学准备到具体实践的全部过程中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在对幼儿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研究幼儿的需要、兴趣、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并以此作为依据来制定教学计划,在研究幼儿如何学习、获取信息的基础上,再研究教师如何教,在教学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教学活动获得更大成效。
2.时代背景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中国,受多年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一味被动接受,靠给与与传输,培养出来的人科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极差,导致“中国人热衷于买外国产品”、“山寨货中国造”等现象普遍。发挥幼儿主体性看似个小小的课程观念,而落实这样的课程观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作用深远而重大,它不仅关乎课程的实施成效,更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教育实践中不能发挥幼儿主体性成因分析
1.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
错误的课程观:教师是课程的主导,以教授为中心。
错误的儿童观:成人地位高于儿童,主宰儿童,儿童被动的听从。
2.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教学中摆脱不了“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体验、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情感态度的培养、重学科本位内容忽视终身发展能力培养”这些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3.求稳怕乱思想作祟,怕放开,难驾驭
追求课堂的井然有序,认为常规的遵守重于一切;害怕孩子一旦放开会很“乱”,有违常规要求,更害怕无法收回,难驾驭,所以不敢进行开放式教学尝试。
4.懂理念,追求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但从观念到行为难统合
多数教师处于这种状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但缺乏将观念转化为具体教学行为的教育智慧及教育经验,缺乏站在孩子角度思考问题的立场与视角。
三、表现形式
1.代替控
对幼儿包办代替,提笔代写、提笔代画,绘画课、手工课、创编课等替幼儿代劳。
2.课堂控
高控,整节课就听老师一人在说,不给幼儿机会,在自己的严控下完成课程。
3.示范控
幼儿有机会操作或表达,但按教师的提示或示范分布操作,生怕有不同的结果发生,在绘画、实验活动中最常见。
4.放养型
给幼儿空间,但无视幼儿的经验基础,不给幼儿任何支架,任由幼儿“自主”发展。
四、如何发挥幼儿主体性
1.转变观念
舞台是孩子的,永远做创建平台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遵循先学后教的基本原理,变“先讲后练”为“先尝试发现再学习”;变“孩子跟着教师转,教师抱着孩子走”为“教师顺着孩子引,孩子试着自己走”
2.创设宽松的环境
(1)心理环境:平等、尊重、鼓励、接纳、师生关系融洽,孩子敢说敢行,才有学习的空间和平台。
(2)物质环境:营造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投放数量充足具有探究性的材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3.课程设计策略运用
(1)选材要幼儿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材要贴近幼儿生活,新颖有趣,与时俱进。如:“小小杂技员”、“脸上挂勺子”等。
(2)目标定位:接近幼儿最近发展区,推动幼儿发展。目标过高过低幼儿都不感兴趣,主观能动性就无法发挥。
(3)情境创设:将活动设计成不同的情境模块,让幼儿在带有故事情节的情境中学习,凸显趣味性。如“拯救小羊”让幼儿一直处于喜羊羊被灰太狼抓去关在城堡里,小朋友要用密码钥匙逐一打开各楼层锁,然后解救出小羊的情境里以学习5以内数物匹配,情节有趣幼儿参与活动积极。
(4)活化动化课堂:把“多元表征”理论迁移运用到各领域使课堂“活”起来。如感知数量5,可用实物5个、画5个点子,跳5下、眨眼、笑5声、5个人抱成团等来表征;如语言文字用肢体动作、表情、声音等来表征,如用模仿“摇头晃脑”的样子的方式学习词汇;科学内容用肢体、符号来表征,如“有趣的圆”用身体动作表示圆的位置关系;音乐活动“小音符”中用绘画形式表达对节奏的感知等,以此拓展学习方式,拓宽体验渠道,增加互动机会,提升趣味性。
(5)充分开展师幼互动、幼幼互动:活动中尽量多提供教师跟个别及群体互动、幼儿两两及小组互动的空间,如“数字魔法”中老师扮魔法师幼儿扮观众,反过来幼儿集体伴魔术师,老师一人扮观众;两两互动如“晒小鱼”中幼儿结伴钓鱼和包装鱼,小组互动如“小小杂技员”中小组合作表演杂技等。
(6)多通道体验感知:各领域整合,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多通道感知。如“吟诗作画——咏鹅”,整合语言、艺术领域,让幼儿朗诵、吟唱诗歌,创编动作表达诗歌,进行咏鹅的水墨画创作,在听、说、唱、表演、绘画中进行体验。
(7)给幼儿创造同伴学习的机会:两两互动和小组合作就是很好的同伴学习过程,将检验、对比、总结、提升的机会留给幼儿,如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结果,在评价交流分享环节,进行自评、他评,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同伴学习中提升经验。
4.活动组织策略运用
(1)开放式问题情境的运用: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开放而多解的问题,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并充分肯定他们的不同想法。
(2)尽量避免个别练习和轮流等待的环节,增加人人练习个个操作的机会。简而言之,就是不要让孩子“闲”着,如“小蚂蚁看电影”中大屏幕上出示运算数学题,可以让每个幼儿在纸上写出答案后再同伴检验答案,而不是出示运算题后请个别幼儿回答。
(3)对幼儿不同的表演、表达、思维的接纳与尊重:主要体现在创编活动中对幼儿学习探究行为的肯定与接纳,如儿歌仿编、动作创编,玩法创编等,幼儿创编出即进行示范展示、表演并加以推广运用,大家跟学,让幼儿收获成就感,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4)与幼儿共同制定规则,提高活动的参与度:体育活动及区域活动中规则、游戏方法由幼儿制定,如“玩纸杯”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合作、商量创作的方法步骤、保护作品规则的制定,激活幼儿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需教师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对幼儿主体性发挥有正确的认识并落实贯彻在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不断在工作中积累和总结发挥主体性的方法策略。教无定法,只要心中装有幼儿,以幼儿为本,定能发挥幼儿主体性,促进幼儿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