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华
【摘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首先要创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力求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其次要转换教学活动的重要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再次要巧设因趣质疑的问题情境,少而精地设疑引趣,促思,并顺应排阻和追问;然后要培养优质高效的自学技能,要善于利用背景资料,教给学习思路方法,培养学习元认知;最后要加强自主探究的学习训练,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合作学习目的性认识,确保合作学习时空,培养合作学习的技能。这样,学生的真正自主学习才能得以实现,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所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已成为必然。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如下几方面要点:
一、要创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条件。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有利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丰富完善以及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以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创设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师生交往中,要充分地信任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熟知每个学生的个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就激发出来,学生的无限发展的潜力就挖掘出来。如果已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学生就不再畏惧老师,大胆地跟我们说出心里话。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浓厚,学生大胆地质疑,敢于与我们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特别鼓励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让他们勇于开口,对于不懂、不会的内容,能敢于向老师请教、提问。
《走进新课程》中指出:我们应该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真正用真情去对待学生,才会真正换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作为老师你用你的爱感动了学生,同样学生就特别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内心里愿意学习,从而产生学习兴趣。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这样学生的身心都会愉悦起来,课堂学习就会成为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要转换教学活动的重要角色
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在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进而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不能满足于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可能是什么。在学习中,学生要主动选择和探究,要增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要巧设因趣质疑的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设立质疑屏障,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背景下,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欲望,造成一种心理紧张,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因此我们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激情引导,即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如教学《跳水》一课时,我围绕主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向小孩开枪,来威吓小孩跳水?”“你是怎样理解船长这个人的?”
四、要培养优质高效的自学技能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先扶后放,循序渐进,训练学生的基本功。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布置一定的自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一些基本知识是少不了。刚开始,应先教他们如何预习,指导学生根据提示动手动脑,该圈点的圈点,该思考的思考,该查工具书的查工具书。对于自己或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好记录,准备上课时向其它小组或老师请教。这样上新课时,学生就有话可说,有问题可问。其次,教会学生学会根据今天的学习内容设计作业。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可以读书、背诵、复述、口答、自查互测、编故事等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多角度多形式入手,设计新颖的题型,把较复杂的书面作业改成训练目标明确,形式灵活多样,难易适中的简单变形式练习。
五、要加强自主探究的学习训练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合作探究性阅读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更多地关注阅读过程,从而提高阅读质量。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呢?
首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遇到问题,总要等着别人来解决,学习上缺乏主动性。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自我探究,帮助他们逐渐树立起自信心。如:“老师知道你是个不怕困难的好孩子,这点小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对吗?”、“你能行!”、“你真棒!”……老师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赞许的眼神,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更能增强他们自我获知的信心。
其次,可以从主题引导,这个主题可以是关于文章内容,可以是对作者和时代背景的考证,也可以是就某个思想观点进行争论,还可以小到对于某个字、某个词、某个句的研究。如《蛇与庄稼》中,“猫的多少,竟和苜蓿的收获有密切的联系”一句中的“竟”字让学生思考:这个“竟”可以省去吗?为什么?
再次,可以从问题引导。这个问题可以是课本中提出来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来的导向性问题。如《草船借箭》一课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提出探究性的学习课题:诸葛亮为什么能神机妙算?通过自学探究,学生懂了诸葛亮因为识天文、知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机妙算。
此外,还可以不确定主题,不提出问题,只给出阅读范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阅读、去思考、去发现、去提自己的见解。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中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