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斌
【摘 要】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促进他们终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行走有用社会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自学能力
我国从古代就非常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中所讲的“善学”、“不善学”,就是说学生有没有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方法,是否具备科学有效的自学能力。素质教育对学生学习的要求绝不只是要学到了什么,而是强调要学会怎么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如是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些都充分说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设法把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他们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立足于习惯的培养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教学中要不断渗透。让学生自学一篇课文或教师在教授一个单元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引导学生掌握自学的“钥匙”。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感知教材。在现行高中教材中,每个板块是由思想主题为单元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文体分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记叙类文章侧重叙述描写,间或抒情议论主要分为写景类记叙文、写人记事记叙文、抒情记叙文。说明类文章侧重介绍说明对象的特征、功用、成因、用途等。议论文类侧重阐明主张,发表意见,讲道理,摆事实,以理服人。通过文体比较教学,使学生既感受到不同类文章的不同特点,能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加深认识,并把从阅读中习得的知识迁移运用到写作中。学生通过对教材不同文体的感知,既了解了不同文体的特征,也打通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
其次是教给学生自主阅读。教学学生阅读时,应采用多遍阅读法,即由“开头――展开――结尾”逐层理解阅读,弄清段落层次、文章主旨、作者新的思想、疑难问题。第一遍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大致理清文章思路。第二遍重点揣摩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第三遍抓住疑难问题进行质疑。
例如:以《一日的春光》为例,第一遍阅读,大致学生可以理清文章层次。第一部分写想见春光却不得。第二部分写尽情地享受了一日春光。第二遍阅读,抓住“吞咽”“我不信了春光”等词句,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盼望和喜爱。第三遍阅读,学生就会提出疑问,既然题目是“一日春光”,为什么文章前半部分用了那么多篇幅写我不信了春天?这样,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会了怎样层层深入地去阅读理解文章。
在多遍阅读法中,学会质疑是其中最关键的。自学是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必须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有效的自学总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
例如《老王》中,作者文末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是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幸运在何处”?“不幸又指什么”?“‘愧怍在文中指什么”?然后指导学生针对这些语句反复研读,“愧怍”就如一把钥匙,它给我们提供了全文的有效启迪,以此找准切入点,迅速把握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些疑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提供参与机会,强化学生参与意识
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参与学习的情境,还要给学生提供广泛参与的机会,在日常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使整个阅读过程成为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的过程。阅读能把学生带入文本创设的情境中,阅读能让学生更加贴近文本,阅读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细微处的区别和魅力。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不管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都应该重视阅读。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更要注重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加深语法现象的印象,充分感受文言文中骈文的音韵美和结构美,更多感受古代散文中作者的情感和文气。在人物传记类的文言文中,更可以放手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既能深入文本,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2)创设学习小组,提供解决疑难的机会,使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真知。在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互相讨论研读,提出一些问题,先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在班内讨论,养成质疑思考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比如:在执教《我心归去》时,学生可以自由组合,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先在组内分析讨论解决,并附上答案,解决不了的再提交到班级,在教师指导下,大家一起解决。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点评问题和答案,并进行质疑和补充。
(3)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比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有一些自读篇目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在学生的备课中和同学们在课堂中的配合中,学生们集体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当然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教师要做好指导。除此之外,还可定期开展语文知识小竞赛,从选题到组织都由同学们操作,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练习卷的出卷,一人一题,练习卷出好后,大家一起点评,既复习了知识要点,又锻炼了学生把握学习重点的能力。
三、注重精讲精练和点拨引导,立足于自学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而是要通过示范起到引导的作用。要重点点拨、举一反三,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要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大纲和课文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讲解,每个板块要井然有序,重点分明。每篇文章只要精讲一两个重点问题,把基本规律讲清楚,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规律,比如写景散文中的表达方式、主要表现手法,教给学生后,学生在学习中再遇到类似问题,就能自己去迁移运用,转化为自学能力。
教师的精讲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教学示范――教师的示范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作些示范,给予学生具体指导和点拨。不管是朗读还是文本分析解读,都要给学生示范,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
(2)设疑点拨――教师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问题或收集学生的自学基础上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以自求理解,自释疑难。
(3)分组讨论――对于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分组讨论,群策群力,教师适当加以提示,点到为止。如:教师列出课文结构框架或文章的线索,让学生讨论主题;教师点拨解答问题的方向,让学生讨论答案。
(4)难点精讲――对于经过讨论后学生依然不懂的重点、难点,要进行精讲,要不厌其烦、深入浅出,扫清学生的自学障碍。
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旦养成,他们的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入手,切实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让他们成为能够独立行走的人。总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教师长期艰苦、细致耐心的指导。教师应该树立“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始终围绕提高学生自学效率的目标来组织和改进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孟庆南.基于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M].课程教材教法,2009(02).
[2]崔林生,高润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研究实施方案[M].中华活页文选,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