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辟蹊径

2016-05-14 14:00李文婷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合作探究朗读自主学习

【关键词】朗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3-0055-04

【作者简介】李文婷,江苏省淮安外国语学校(江苏淮安,223200)教师,一级教师。

【教学理念】

一、通过朗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相当重要,它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以《爱莲说》的教学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以含蓄为美,文言文更是言简意赅,蕴义深远,尤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韵。学生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学习课文,这是非读不足以深谙其中奥妙的。

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需要观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表现。比如多问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也许会让阅读的学习过程变得“慢一些”,在关键的地方,花时间让学生疑读、比读、畅读,给学生“细嚼慢咽”的机会,继而打开思路,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思维情感都活起来。这样有助于发现学生在课堂中怎样由未知到已知、由粗糙到精细的过程,会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更有效。

二、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

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学生的独立自学或者预习都是极其重要的,这是学生独自与文本或者教材、客观世界对话的契机,同时也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既要努力读通读懂文章内容,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又要体会文章情感,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小组探究要保障每名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对组员的展示予以补充、讨论、辨析。实现组际之间的对话。对话的基础主要是小组讨论时所形成的集体意见,从而实现组与组之间的智慧交流与碰撞。这样的语文课堂,不再是教师问学生答,而主要呈现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朗读思考等。

教师需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教师也需要研究教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有挑战意义的任务,设计好学生的学习活动。只有功夫下在课前,才会有课堂的效能。课堂上,教师既要能倾听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小组的声音,还要组织学生相互倾听。在倾听中发现学生对话的可能,在组织和引导中把学生的思维、情绪串联起来,在关键处引导学生多一番品析,多一次讨论,多一点争执。这种既有预设又是生成的引导,是教师课堂应做的事情。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爱莲说》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表明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文章短小精美,言辞如诗,韵味如歌。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引导学生重视德行,保持坚贞正直操守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学目标

1.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

2.诵读品味文言词句,领悟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三、教学重难点

合作探究,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特点。朗读揣摩文章关键语句,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诗创境

师:同学们,小学时候学过杨万里的那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吗?

生:学过。

师:那能一起背给老师听听?

生齐诵。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从古人的诗中想象出满池碧叶粉莲的盛景。莲,一个美丽的名字。夏日午后,一汪清水,一缕凉风,朵朵莲花,是很多人记忆中舍不去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周敦颐,一同观赏他眼中的“莲”。

(设计意图:导入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读”具慧眼

师:刘汉有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中有何真意?同学们知道吗?

生: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的作用。

生:“善读”是善于读书的意思,就是提醒我们要会读书。

师:你是个细心的孩子,抓住了一个“善”字,真是独具慧眼,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谁更会读书,好吗?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初步预习了课文,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文本。

(教师出示文本)

生齐读。

师:从刚刚同学的眼神里,老师读出了一丝疑惑,有什么问题吗?

生:您让我们读的文本里有漏字的现象。

师:漏什么字了?

生:“独爱菊”的“独”、“世人甚爱牡丹”的“甚”、“不可亵玩焉”的“亵”。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明确。

师:老师觉得“亵”好像比较难写,要不你上来写写看,如何?

生上台书写。

(恰巧学生将该字写错,教师趁机引导学生注意该字的字形结构)

生:还漏了一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师:那我们也请你上来,将这句写在黑板上,好吗?

师:文本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第二段开头应该是“予谓菊”。

师:“予”在这里读第几声?

生:第二声。

师:什么意思?

生:我。

师:那“谓”呢?

生:认为。

师:那你能不能顺势将这句的大意说说看。

生: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

师:感谢你的分享。

生:老师,少一个叹词“噫”。还有一个错字,不是“番”而是有草字头的“蕃”,是多的意思。

师:真细心,只有这个字错了吗?

生:不是“未有闻”,而是“鲜有闻”。

师:那“未”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

师:那“鲜”呢?

生:少。

师: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听闻,对吗?可见作者用词之精准。那这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意思,有没有人知道?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

师:同学们课前的确是下足了功夫。那你们能不能结合文中相关的字词句,说说作者笔下的“莲”究竟有哪些可爱之处?

板书:莲。

生: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看出莲花虽然生长在污泥之中,却不被沾染。我觉得它是高洁质朴的。

师:刚刚你说“高洁质朴”,能不能从刚刚这句中找到一个字,诠释你的理解?

生:净。

师:其他同学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式,一字道破周敦颐笔下“莲”的可爱之处。

生依次找出通、直、香、净等。(师依次追问这些词分别表现了莲怎样的特质。)

板书:通、直、香、净。

(设计意图:出示刻意而为之的文本错误或语句遗漏,疑读畅读,意在使学生关注文中易错或难懂的字词句。引导学生结合相关词句,说说作者笔下“莲”的可爱之处,揣摩作者对“莲”怀有的情感。)

(三)“读”出心裁

师:透过这些词,你们觉得作者对“莲”怀有怎样的情感?文中何字直接道明?

生:爱。

师:作者为什么独爱莲?文中怎么说的?

生:“莲,花之君子者也。”

师:本文共119个字,“爱”在文章中共出现7次,都是爱莲吗?

生:还有爱菊和爱牡丹。

师:既然作者如此爱莲,为何还要提及菊和牡丹?我们不妨删去文中有关“菊”与“牡丹”的相关语句,诵读比较分析作者的用意,看能不能“读”出心裁?

女生齐读删去后的文字。男生齐读原文。

生:周敦颐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而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而莲花是花中的君子。这样的安排可以更好地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的形象。

生:我觉得文章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借花喻人。通过揭示莲、菊、牡丹各自不同的形态与气质来比喻现实中这三种人。

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诵读比较之下便知晓了作者的用意。

(设计意图:删去文中有关“菊”和“牡丹”的相关语句,诵读比较并分析文章前后提及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的用意。)

(四)“读”人缘说

师:咱们这个文题是“爱莲”后缀了个“说”字。有没有人知道“说”是什么?

生:“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师:那周敦颐为什么会有此一“说”?我们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彼此的想法。

生交流。

师:老师今天还带来了周敦颐做官为人的小故事……请几个同学读读看看,说不定能告诉我们点什么。(出示课件)

通过故事,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作者周敦颐是一个正直、有原则、清廉、节俭的受百姓信任、爱戴的人。

师:同学们都阐述了自己的理解,结合刚刚的分析,我们再回头看看作者笔下的“莲”(指向板书),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生: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

师:说得真好,借莲表露自己坚贞不渝的理想和洁身自爱的君子情操。这叫什么写作手法?

生:托物言志。

师:对竞名逐利的世态人情表明了心迹,言已尽而意无穷,极富艺术感染力。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周敦颐秉公善政、廉洁爱民等做官为人的小故事,交流讨论:周敦颐作此一“说”的缘由。)

(五)“读”问悟叹

师:那我们再来读读这些有意思的句子。

生:“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师:有没有人发现这段话有意思的地方?

生: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不错。几处排比?

生:两处。

师:这两处排比中的语句位置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前面一句是先菊、牡丹然后莲;后面一句是先菊、莲然后牡丹。

师:那作者为何不改成“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生:我觉得作者之所以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最后是为了突出强调他的愤世嫉俗。

生:我认为是一种对像牡丹那样的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人的鄙弃。

师:我们不妨再聚焦到“噫”字和它背后的标点符号。老师想请小组内的同学相互配合,一个读文句,一个释意。例如你读“噫!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同桌带着自己的理解和感情将其大意地说出来,如何?我们试试。

生:噫!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生:哎!爱莲花的人,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师:那既然是悠长的感叹,我们能不能在读的时候情感投入一些,让叹字背后的理解随之而来。我们再请一组试着往下读。

生:噫!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生:哎!钟爱牡丹的人当然是很多了!

师:这下我们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能不能透过这一问一叹体会出“噫”字背后的东西。

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

生:“噫”是一种深沉的感慨,作者第一次叹是因为他觉得爱菊花的人太少了。

师:你们觉得这里的“鲜”仅仅是少的意思吗?

生:我觉得不仅有“少”之意,还有一种难得的感觉。

师:那第二次叹呢?

生:第二次叹,他用疑问句,是想说爱莲花的人少。

师:这样的疑问表达会更加让人产生什么?

生:思考。

师:这样更加发人深省。

师:那三叹什么?

生:三叹追名逐利的人太多。

师:作者在这里流露出的是一种怎样的情绪?

生:对追名逐利这一世态的厌恶。

师:他明说了吗?

生:没有。

师:正是因为没有明说而暗讽,所以才如何?

生:意味深长。

师:是啊!言下虽不免流露出一种孤高难匹、知音难觅的哀怨,但更无情地鞭挞了那些寡廉鲜耻之徒,给读者留下联翩的浮想。这里,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风玷染。表露自己心志固然重要,但这样有意而为之的抒情方式更是作者激愤之语的再现。确是“噫”味深长啊!

(设计意图:品读文章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关注语句排列的顺序和标点符号的妙用,体会“噫”字背后的种种慨叹,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读文涤怀

师:最后就让我们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沉浸于字里行间,合上书本,起身吟诵,去感受那份“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的纯粹。让莲沉淀了千年的古韵沉香与清丽素雅,在我们心头缓缓开放。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最后师生共读文本,回味“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的纯粹。)

猜你喜欢
合作探究朗读自主学习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