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构建研究

2016-05-11 08:42:42汪庆波
关键词:职业精神构建

汪庆波,汪 颖

(1.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1;2.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4350002)



我国当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构建研究

汪庆波1,汪颖2

(1.闽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福建 漳州3630001;2.湖北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湖北黄石4350002)

摘要:“职业精神”是近几年媒体关注我国运动员时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对运动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分析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内涵演变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即:国家、集体主义责任感;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职业作风;时刻不忘训练,珍惜自己竞技状态的职业意识;注重社会形象和影响的职业技能;学会尊重的职业修养;为实现职业理想而抵抗诱惑的职业品性。

关键词:当代运动员;职业精神;构建

“职业精神”是近几年媒体关注我国运动员时探讨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中国体育的聚力转型,中国体育的发展正在逐步摒弃和走出只重运动成绩的基准和模式,走向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的“大体育”模式,体育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因此中国体坛呼吁和鼓励优秀运动员要有“榜样的力量”,要做“全面的体育人”,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中国运动员只有具备了高尚的职业精神才能适应当今世界体育的发展;才能引领中国体育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才能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起到模仿示范和感召作用,真正服务于广大社会。然而近年来部分中国运动员在一些场合及大型赛事上的行为表现与职业精神相违背,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体育的和谐发展,成为中国体育畸形发展的诱因[1]。因此在社会转型期需要对中国运动员的职业精神进行研究,构建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理念,发挥好“榜样的力量”,带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1职业精神的含义

职业精神具有较强的职业特征,是指在长期的职业活动中人们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精神动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所体现出的行为表现[2]。邱吉认为所谓职业精神,是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生活中能动地表现自己,反映职业性质和特征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3]。王世滨认为职业精神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是把高度的使命感注入自己的工作中,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把工作当成生命来热爱,把岗位看成使命来坚守的一种精神[4]。姬颖超认为职业精神是建立在责任感和道德观念之上的,对职业的一种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把职业看成是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高尚情操[5]。职业精神是“职业”与“精神”的合成词,运动员职业精神是指运动员在长期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与该职业相符的特有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取向,是他们在职业生活中所表现出与该职业群体相符的行为表现,是对职业忠诚和全身心投入的高尚情操。

2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内涵的演变

2.1新中国成立至21世纪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内涵

1952年新中国成立“中央体训班”(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的前身),中国运动员这一群体的职业地位在那时即得以确立。在当时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党和政府需要运动员们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去振奋民族精神、唤醒民族意识、维系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当时他们的任务就是争取在国际竞赛中的胜利,为国家争取荣誉,并以技术上的成就来推动和影响群众体育的开展[6]。因而当时中国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职业精神核心是“为国争光”。具体内涵表现为较强的国家、集体荣誉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严格要求、不断超越自我、永无止境的执着精神及永不不服输的韧劲儿;经得起外界金钱物质的诱惑,具有较强自制力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是在这种职业精神的熏陶下,造就了用生命捍卫国家乒乓球事业的容国团、傅其芳、姜永宁等一批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也造就了代表“中国女排精神”的郎平、陈招娣等一批世界冠军。社会大众也正是为他们的职业精神所感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中国女排精神”的热潮,积极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2.2体育大国确立期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内涵

2000年至2012年连续四届奥运会跻身金牌榜前三,这个时期可以看做是中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期。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及中国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竞技体育正逐渐远离“唯金牌论”的年代,走向让更多人参与其中的“大体育”模式。体育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受公众关注的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在当代中国运动员身上表现出的职业精神就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表1 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内涵

从表1 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中国运动员的职业精神表现得更具有宏观、更为国际化的视野,不仅表达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自我超越,更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更加关注社会形象的树立;更表现为发自内心的对职业理想的坚持和对职业一丝不苟的执着追求,关注自我价值和目标的实现;更表现出对自己职业进行更长远规划和考量的职业技能,延续和保护自己的职业生命。

3社会转型期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内涵的构建

近几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大力改革的深入,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我国体育改革却迟迟滞后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体育领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局面,再加上国际体育大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我国大部分当代运动员所表现出的职业精神与国外运动员有所差距,关于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缺失的报道屡见报端就是很好的佐证。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代运动员对他们的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把握。因而在社会转型,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时期,急需构建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

3.1国家、集体主义责任感

为国家和集体争得荣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种伟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7],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中国运动健儿才战胜无数个对手,取得无数个胜利,铸就了中国体育事业的辉煌。在中国现行竞技体育体制下,运动员从小就生活在集体环境之中,他们的成长和运动成绩的获得仍离不了国家和集体的培养,因此当代中国运动员从事竞技运动这一职业时就要树立“为国家和集体争得荣誉”的职业责任,要有为国家、集体的利益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为国家和集体争得荣誉也是历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的核心,也是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敬业的体现,正是他们始终如一地践行着这一职业精神,他们才获得了国家和人民的尊重和认可。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各种价值观和矛盾的冲突,中国新生代运动员这方面的职业精神正逐渐缺失。在关系国家荣誉和中国体育地位的重要比赛中表现不积极或输赢无所谓,甚至出现拿重要比赛进行要挟以达到其它目的[8]。因而,在社会转型期,要把国家、集体荣誉感作为当代中国运动员职业精神内涵的核心。

3.2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的职业作风

中国竞技体育能够迅速崛起并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与一代代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密不可分[9]。顽强拼搏、不断超越自我是一种精神力量,是运动员为了职业理想和目标而努力付出的强大动力,是竞技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职业精神的灵魂[10]。运动员要想在运动生涯期间取得优异成绩并长久保持也需要不断地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不断地超越自我。对取得一些成绩的老运动员更需要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自我的职业精神,万万不可倚老卖老,“吃老本”。顽强拼搏要求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要按照科学训练的要求全力以赴地投入,用科学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的运动技能不断地精雕细琢,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地超越自我,对训练要有一种不满足感;在比赛中要有强烈的求胜欲,充满斗志,敢于竞争,面对对手要敢于“亮剑”,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竭尽所能战胜对手。比赛不参加则已,一参加就要有不言弃、不放弃的韧劲儿;比赛不上场则已,一上场就要有全力以赴,壮士断腕的气概!近几年我国三大球联赛引入的部分外籍球员在平时所表现出的勤于训练和在比赛中所表现出的拼搏精神既给国内球员做出了榜样,也给国内球员带来了压力,让国内球员看到了自身与国际球员在职业精神展现上的差距[11]。但是我们也应尊重科学,拼搏固然重要,但不能“拼博”!竞技体育发展到今天,科学训练也是运动员职业精神的体现。作为当代中国运动员,从开始接受训练就要重视训练的科学性,尤其是出现伤病后,要处理好科学训练与顽强拼搏的关系,只有科学训练,才能延长自己的运动生涯,才能让自己的运动价值和才能得到最大化展现。

3.3时刻不忘训练,珍惜自己竞技状态的职业意识

优秀运动员成绩的获得无不通过长期刻苦、不间断的系统训练。根据运动训练原理我们可知,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顿的时候,已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退以至完全丧失[12]。著名短跑教练柯林斯认为,时刻不忘训练应形成运动员的一种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才能时刻提醒运动员坚持训练,进而才能长久地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13]。只有长久地保持着自己的竞技状态,运动员的职业价值才能得到最大化体现。因此,优秀运动员应具有时刻不忘训练,珍惜和保持自己竞技状态的职业意识。无论去哪里,参加任何活动都不要间断自己的训练,平时的饮食要考虑营养的科学搭配和平衡,生活作息也要非常注意细节和职业性,以不能影响科学训练和竞技状态为原则。如科比、姚明、林丹、李娜等优秀运动员度假或出行参加社会活动入住酒店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有无方便的训练设施,再忙也要保证一定时间的训练。这些都是中国当代运动员应该学习和培养的职业意识。

3.4注重社会形象和影响的职业技能

运动员的社会形象和影响涉及的方面很多,是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与他们的职业精神密切相连。注重社会形象和影响是现代社会对运动员职业精神提出的一个新的内涵,也被认为是现代运动员特殊的职业技能。现代竞技体育的公开性和广泛社会影响力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具有很强的公众示范性和感召力,很多知名运动员也是人们崇拜的偶像,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行为甚至会引起青少年模仿。因此运动员的言行要与运动员这一职业的生活方式、习惯、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等相符,要向社会传递正能量[14]。不管场内场外、训练比赛和生活各方面都严格自律,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塑造,要学会在大众心目中树立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越是公众人物,越是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越要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取得的成就越高,越是要注重自己的修养,越是要拉近与公众的距离,这才是现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这一点对中国当代运动员显得尤为重要。不注重自己社会形象和影响往往被认为是不职业的表现,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职业生涯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中国当代运动员要学会提升自己社会形象和影响的技能,要学会处理好与媒体关系的技巧,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

3.5学会尊重的职业修养

尊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15]。运动员学会了尊重,就有利于其社会良好形象和影响的建立,有助于其职业精神的树立。正因为此,姚明认为运动员职业精神就是一种对事物或人的尊重。尊重对手,尤其是他输掉比赛后,更应该给予他们关怀,因为他们和你一样为成绩的获得付出了自己的汗水和精力;尊重裁判,及时出现了漏判、误判,因为他们执行着规则,代表了一种行为规范,代表了公平正义;尊重赛事主办方,要积极配合他们为赛事而举行的各种宣传采访活动,正是他们的努力,你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才得以广泛开展;尊重支持你的所有人,比赛结束后要向他们致意,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因为他们为你鼓掌呐喊过。尊重他们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尊重,是运动员内在职业修养的体现。学会尊重是现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要求,只有学会尊重,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在运动员这一职业群体中站稳脚跟。

3.6为实现职业理想而抵抗诱惑的职业品性

运动员要根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且要具有为实现职业理想而抵抗各种诱惑的职业品性,这是现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竞技体育的发展与荣誉和利益是紧密相连的,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运动员在获得优异成绩后理所当然要受到各种奖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各种诱惑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物质、金钱的诱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过度的物质、金钱会腐蚀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尤其是走南闯北但文化教育又相对欠缺的运动员更容易受到物质金钱的诱惑。再加上不同项目运动员之间及同一项目不同运动员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也极容易扭曲部分运动员的金钱观,这些都很容易干扰运动员的职业理想,最终导致职业精神的丧失。因此,中国当代运动员不能为了物质、金钱而丢弃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物质、金钱的奴隶,要修炼自己为实现职业理想而抵抗各种诱惑的职业品性。要把精力放在自己业务能力的提升上,不断地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正如侯逸凡所说,职业精神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有饱满的热情和内在热爱,这种喜爱没有任何外在的原因(如金钱),而是内在的对它的一种执着追求,摆正心态去对待它[16]。

4结语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和体育大国地位的确立,中国将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中国当代运动员的职业精神也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与国际运动员相接轨的趋势。然而,在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当代运动员却并没有形成与之相配的职业精神,以至于成为国际社会批评的话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国当代运动员职业精神的研究,让他们对运动员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和把握,以推动中国体育事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羿.竞技成绩有度职业精神无价[EB/OL].http://sports.eastday.com/gd/2014/0112/3877890984.html.

[2]陈长生.高职教育内涵之职业精神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26~28.

[3]邱吉.培育职业精神的哲学思考——从职业规范的视角看职业伦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75-82.

[4]王世滨.世界超强的职业精神[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

[5]姬颖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6]钟秉枢,高峰,董进霞.运动员基础训练的人文社科指导[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7]文红为,俞继英.论运动员为国争光与自我价值的实现[J].体育文化导刊,2006,(6):3~5.

[8]国足1∶5输泰国 创中国足球史上本土最大失利[EB/OL]. http://news.sun0769.com/national/zh/201306/t20130616_2160458.shtml.

[9]李宗浩,肖林鹏.我国备战第27届奥运会成功启示录[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11~12.

[10]钟庆春.竞技体育拼搏精神的价值理念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9(2):42~47.

[11]范民运,王伟,周武.外籍球员的引进对CBA联赛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561~1563.

[12]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13]Bill Collins,Rick Riddle. The Ageless Athletic Spirit (Training With A World Champion) [M]. Theatron Press,2009.

[14]Wu Jiao. Display your spirit, Xi tells athletes[EB/OL]. http://www.chinadaily.com.cn/china/2014-02/08/content_17271524.htm

[15]吕颖.尊重的内涵及对学生发展影响的研究——兼论小学生对尊重的理解、情绪体验和归因[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16][体坛风云人物]侯逸凡:综合素质体现职业精神[EB/OL].http://sports.cntv.cn/2014/01/11/VIDE1389434523194917.shtml.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thletes' professional spirit

WANG Qin-bo1,WANG Ying2

(1.Institute of P.E, Min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gzhou3630001,China;2.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02,China)

Abstract:The professional spirit was a hot topic when the media pay attention to Chinese athletes,and also was the higher reques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thletes when China's sports joint the world and went up to the higher development level. The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inese athletes' professional spirit connotation evolution, preliminary constructed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athletes' professional spirit, they were state,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 professional style of working tenaciously, constantly transcend self; the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of training continually and treasuring the competitive state of themselves; the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of paying attention to social image and influence; the professional culture of learning to respect; the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resisting the temptation for the professional ideal.

Key words:contemporary athletes; professional spirit; construction

doi:10.3969/j.issn.1009-2714.2016.01.009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714(2016)01- 0045- 05

作者简介:汪庆波(1980—),男,湖北襄阳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5—12—11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构建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体育师友(2016年6期)2017-01-16 11:21:46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5:52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6:49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9:01:31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82期)2016-11-01 10:17:4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流程分析
财务管理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38:54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