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诚所至,真理为开”

2016-04-21 09:11孔炳兴
关键词:归纳感知小学数学

孔炳兴

【摘要】 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猜想与验证的探究过程首先是感知阶段,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全面了解为下一步探究打下基础。假设则在于对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例验证来判断,而归纳则使研究形成了规律性,有助于深化理解并灵活运用。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知识的自信心与积极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猜想验证 感知 归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3-075-03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为我们进行数学学习树立了典范。现实数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对猜想这一环节重视不够,特别是有的老师担心学生会因些而把课堂猜乱了;对于验证,也有教师认为是多此一举的,认为这样操作太浪费时间,倒不如多解题、会解题来得实惠,这是一种短期教育的目光。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 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思维发展特征而言,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的阶段,很多数学概念、性质在小学阶段认识的,往往要到初中才去证明它,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阶段的猜想与验证起着实验教学的作用,对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作用巨大,也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感知——为思维建个素材的仓库

人类认识事物是从感知事物开始的, 而后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学生在数学相关内容的学习中感知越丰富, 建立的表象会更清晰, 就越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感知需要建立可行的情境条件,如用多媒体演示: 圆柱体由图①逐渐变成图②(底面不变,高扩大),再由图②变成图④(底面扩大,高不变),然后再由图①逐渐变成③ (底面扩大,高不变),再变成④,通过将图片作透明化处理后拖动鼠标比较体积的大小,学生感知到圆柱体体积与底面大小与高密切相关,这就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了思维的基础。(图1)

感知需要充分调动多种人体感官的参与,陶行知对此有“六大解放”的论述:“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思维的参与感知才能加工而深化;“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动手摸一摸,量一量,做一做,感知才真切;“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眼观六路,感知才鲜活有效,便于形成表象;“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说一说有助于知识的反馈与消化。“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感知的世界全面,获得的信息既真实又鲜活。“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时间充足才能让信息流入大脑。上述圆柱体体积的感知过程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笔算一算、动口说一说,从而获得丰富的素材,建立较清晰的表象,搭建起知识内化的桥梁,这样就便于形成较合理的猜想,避免不切实际的幻想与瞎想。

二、假设——为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

假设是对知识做出未经证实的初步判断, 它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大量感知相关知识内容并建立了表象后,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思考自由地观察、分析与推理,必要时再提供一定的思维支撑,使感性知识进一步理性化,然后再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合理的假设。

如教学 “分数化有限小数”时, 先提供两组最简分数,第一组比较简单:“,,,,,,,”,而第二组相对复杂:“,,,,,,,”对于第一组,让学生算一算、想一想,并猜测的分母与这个分数能化为有限小数之间有何关系? 而对于第二组,则让算后进一步猜测: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 与这个分数分母之间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经过探究,学生就会形成一个结论:最简分数如果能化成有限小数,与分母的特点有关系,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2与5的质因数,那么这个分数就可以化成有限小数。这里教师如果只是出现第二组题,学生的猜想可能无从下手,而第一题正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学生在得出2与5这两个分母在化为最简分数中的特征后,就可以为第二组的猜想打下基础,他们会顺水推舟地去往2与5的方向思考,从而去分析这些表示分母的数的质因数情况。无疑,假设的作出也不是凭空而生,需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教师的引领不可忽视。

假设的作出需要一定的勇气,“两个铜球同时落地”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的主人公伽利略从多次观察不同质量的冰雹落地的过程中,顶住被世人饥笑、甚至性命安全的巨大风险,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却获得世人的认可,在科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作为教师,需要对不同的观点抱以倾听的态度,在学生提出错误的设想时,不妨让他说说是怎么想到的,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时,大家也许把他的想法稍做调整,真理就在眼前了。“失败乃成功之母。”很多时候,大胆的设想在探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勇气比正确性更为重要。”抱着这样的态度,学生才会敢想而会想。

假设的作出还需要借助大胆的想象,甚至需要跳出框框、打破传统来研究问题。在学生学会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但还没有学过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时,有一次笔者出示了图2实线所示的梯形,要求学生通过丈量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这题如果还是从切割入手,学生的基础是不能达到结果的。事实上,学生只要设想这个图形是长方形的一部分,通过用纸片盖住并描出这个梯形,把纸片旋转后如图放置,很快就可以发现两个相同的梯形正好拼出一个长方形,这样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除以2,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异想天开而得求得真理”,假设的过程,需要教师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与宽容,给学生更大的视野,而讽刺与否定只会浇灭学生探究的愿望。

三、验证——为思维把握合理的航向

猜想的结论是否正确,有待进行检验。由于小学阶段一般不要求进行规范而严格的数理论证,学生的假设是否具有普遍性,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经验入手,进行独立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经历尝试、探究、验证的过程,获得验证一个命题的能力。

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为例,在学生提出猜想后,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验证:1.拼一拼:把三角形的几个角剪下来再拼到一起,用直尺验证拼成的新角是否两边在同一直线上。2.折一折:根据教材的提示把三个角折叠到一块儿,看内角和是否是180°.3.算一算:把手头的三角板的每一个角都量出来,并相加。4. 把正方形的纸片沿对角线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由正方形4个角是90°,得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把正方形纸片两对角顶点叠加到一起,发现刚好折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展开后可以推算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验证是演绎思维进行的过程,验证时需要找到符合所提出观点的众多对象,观察、测量其是否具有观点所指的属性,最终把他归入同类事物中去,但是验证不可能穷尽命题涵盖的所有的对象,所以验证只能取有一些有代表性的对象来进行。但为了教学的方便,有时需要适当统一研究对象。如上述验证中的第3项教师提供的是两块三角板,如果有老师把它设计成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通过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再相加,由于误差的不可避免性,这段教学往往会陷入僵局,比如有学生说他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79°,教师再强行地规定是180°,就会显得强硬而没有说服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必要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软件来引导学生进行验证,以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教师只要运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个任意三角形,然后把三个角的度数通过度量选项表示出来,然后用公式选项把三个角相加就可以了。软件的一大优点是可以拖动改变图形,这时无论你怎么拉动三角形的边使之不断调整内角的大小,其三内角和始终是180°。(图3)

四、归纳———收获思想方法的果实

知识爆炸时代,每个人面对着纷繁的信息,如果不加以整理,那就会杂乱无章而难以在头脑中存储。归纳是把新验证的知识用完整、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的过程,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思考”中有这样一题: “6个点可以连成多少条线段?8个点呢?”学生一动手就觉得很乱,无法数出结果。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即2个点能连成几条线段?再多些,3个点能连成几条线段?教师根据学生画图、计算列出下表(图4):3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条);4个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6(条);5点连成线段的条数:1+2+3+4=10(条)……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得到答案,如果这道题只是这样解完了之,那是十分可惜的,如果有100个点呢?又怎么表示与计算呢?显然需要让学生归纳出一种方法来实现“解一题,会一片”的结果,这里关键在于搞清算理:每增加1个点,这个点可以和前面已有的每个点都连一条线段,所以前面有几个点,就会增加几条线段。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本题的规律用字母表示,并归纳结论:如果平面上有n个点,可连线段的总条数就等于从1开始至前(n-1)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也就是连续自然数的个数比题目提供的点数少1。这一思考题的归纳让学生不但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提升了思维品质,教学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通过画图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这就把知识学习提高到了能力培养的高度。

归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结论存在的普遍性与适用性。比如在归纳“比的基本性质“时,要让学生想一想:性质中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什么数都可以呢?这又是为什么?这样学生就明白了,相同的数的要求一是需要相同,二是不能为零。此外,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结论中的每一层含义,避免词不达意,对于难以全部文字表述的可以用字母与式子来替代。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 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现的过程, 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说,感知阶段重在问题情境的全面了解,假设则在于对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正确与否可以通过实例验证来判断,而归纳则使研究形成了规律性,有助于深化理解并灵活运用,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知识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实现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过程中享受探究的乐趣,真理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数学课堂也能因此而美丽!

[参考文献]

[1] 严丽荣.学生数学猜想意识的培养[J]. 湖南教育. 2000(03)

[2] 张婷.实验:引领学生步入数学秘径——数学实验的教学价值例谈[J]. 新课程导学,2016(02).

[3] 李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1).

猜你喜欢
归纳感知小学数学
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与情感
浅谈低年级儿童音乐教学
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高考复习基因分离定律题型的归纳与探究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刍议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