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效率的个案研究

2016-04-14 07:39:47陈一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心理咨询

陈一敏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永春校区,福建 永春 362600)



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效率的个案研究

陈一敏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永春校区,福建 永春 362600)

摘要:基于微课教学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际经验,以咨询个案为例,着重分析在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如何运用微课技术提高咨询效率,并总结在心理咨询中运用微课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关键词:微课教学;心理咨询;行为疗法

一、对微课教学的理解

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代,当我们有知识不懂时,只能靠查阅资料或者询问别人。但现在是网络时代,当学生有知识不懂时,他们会上网“搜索一下”,如果网上的解释看不懂,有时候还找找网上是否有视频解释。因为他们学会用科技的手段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网上学习已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这样做时间快,效率高。

微课是专为学生自学设计的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演示讲解的微小视音频文件,是一种适合现代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学生可将微课下载到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上进行高效的学习,以加强学习效果[1]。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心理咨询中如何利用微课来提高咨询的效率,是本人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心理咨询效率的个案分析

下面以本人在心理咨询治疗中的个案为例,着重分析了在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如何运用微课技术提高咨询效率。

(一)案例一般情况

本案例的来访者是个高中二年级女学生,由于考试失败导致极度焦虑,进一步面谈发现她不仅对考试焦虑,对同学的观察或教师、家长的批评以及与同学的争论也很害怕(其他内容略过)。

(二)微课在本案例中的适用性分析

认知矫正治疗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因此在许多内容上(如认知歪曲的形式与测试认知的有效性)适合微课教学[2]。而行为治疗的系统脱敏是让来访者在微弱焦虑的情况下,用全身肌肉放松来降低焦虑的作用,从而达到适应环境,使原本能引起焦虑的环境逐渐失去了引起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中的全身肌肉松弛技术是行为训练,适合微课教学。而且本案例的来访者是个高中学生,能够掌握使用微课所需的科技手段,也适合微课教学。本案例中将以上三部分内容(全身肌肉松弛技术、认知歪曲的形式、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制作成微课教学视频,对关键注意点进行具有针对性地示范讲解,易于来访者自学。并将微课发布在咨询师的个人网页上, 学生可将微课下载到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上,利用咨询面谈以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训练,以减少咨询时间,提高咨询效率。

(三)微课教案内容

案例中采用的三节微课的内容如下:

1.微课1: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

肌肉松弛技术原理:焦虑是由于人体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兴奋性引起的,但肌肉松弛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达到对抗、减少焦虑作用。

肌肉松弛步骤:让全身各部分处于舒适的状态(如靠在椅子上),双臂自然下垂或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头脑想象自己处在令人放松的情境中(如躺在海边的沙滩上晒太阳)让自己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然后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来访者依次练习放松头部、面部、颈部、肩部、手臂、胸部、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并重点强调面部肌肉的放松[1]。

放松注意事项:将注意高度集中于暗示语上;需要清晰、逼真地想象带有情绪色彩的形象;能够清晰知觉肌肉不同程度的紧张状态,从极度紧张到极度放松;进行深沉而缓慢的腹式呼吸[3]。

2.微课2:认知歪曲的形式

认知歪曲的形式有独断地推论、选择性的偏差推论、过度类化、扩大与夸张、个人化、极端化的思考等[4]。每一点都包括一个简介、一些关键点和一个实例。

3.微课3:测试认知的有效性

利用提问、模仿、自我演示来识别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举例说明找出不同情境和问题的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一般规律及共性举例说明将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放在现实情境中进行检证举例说明对来访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关注的中心问题进行去中心化举例说明使来访者学会自己监控情绪的波动举例说明

(四)具体咨询过程

咨询阶段次数目的方法过 程微课内容建立关系评估诊断阶段 首次面谈情况了解;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确定主要问题;进行咨询分析;学会放松训练 会谈法;心理测量方法 接待中说明保密原则、咨询性质、双方权利义务及协商使用何种咨询方式;用适合来访者接受能力、符合来访者兴趣的会谈来收集临床资料;依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选择进行智力焦虑抑郁心理量表测试;对资料整理分析形成初步的印象,对来访者当前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布置作业:让来访者回忆成长史;每天按照微课“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内容进行训练肌肉松弛放松训练:将“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发布在咨询师的个人网页上 辅导帮助阶段 第二次面谈 巩固咨访关系;评定主观焦虑程度;设计焦虑等级表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矫正治疗 检查家庭作业,讨论成长史中可能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学会对自己的焦虑程度评分;设计焦虑等级表(略);介绍认知治疗原理。布置作业:继续练习放松,争取达到快速全身完全放松;观看咨询师网站中的微课“认知歪曲的形式”内容,检查自己的错误认知认知歪曲的形式:将“认知歪曲的形式”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发布在咨询师的个人网页上 第三次面谈 学会准确地找到引起焦虑的原因并用肌肉松弛放松来降低焦虑;寻找错误认知方法 行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认知矫正治疗 检查作业中来访者对于肌肉松弛放松要领掌握的情况。实施系统脱敏:先进行肌肉松弛放松;按等级表上的情境事件从小到大依次逐级地进行脱敏;如来访者不能很好放松,可通过用先绷紧肌肉再放松的方法放松身体的不同部位;利用提问、模仿、自我演示来识别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找出不同情境和问题的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一般规律及共性;测试其认知的有效性。布置咨询作业:继续练习放松,争取达到快速全身完全放松;观看咨询师网站中的微课“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内容,在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将“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制作成微课的形式发布在咨询师的个人网页上 第四次面谈 实施系统脱敏;调控焦虑情绪 会谈法;行为疗法(系统脱敏)认知矫正治疗 检查家庭作业中来访者对于放松要领掌握的情况;实施系统脱敏(步骤略);在设计的情境或行为模式中对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进行检验;对来访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关注的中心问题进行去中心化。布置作业:继续练习放松,争取达到快速全身完全放松,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练习以巩固疗效;根据“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内容,继续在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续表

咨询阶段次数目的方法过 程微课内容结束阶段第五次面谈 全面回顾和总结;做好咨询结束前准备 会谈法 检查家庭作业中来访者对于放松要领掌握的情况及在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的情况;帮助来访者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和经验;根据“测试认知的有效性”内容,继续在生活中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

(五)与同类咨询个案进行咨询效率的比较

本人将过去咨询考试焦虑的22个案例(没有采用微课教学)与上述案例(采用微课教学)所需占用咨询面谈次数进行比较。过去咨询考试焦虑的咨询方案中,系统脱敏治疗的“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 认知行为疗法的“认知歪曲的形式”与“测试认知的有效性”三部分内容,都是安排在正式面谈时间内由咨询师讲解及示范。其中,训练“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占用的咨询次数为:9个案例为1次,13个案例为2次,平均为1.6次。认识“认知歪曲的形式”及教会来访者“测试认知的有效性” 占用的咨询次数22个案例都为各1次。这样占用了宝贵的咨询面谈时间(咨询面谈时间一般每周一次,一次一小时),影响咨询效率。而上述案例这三项内容都是利用微课让来访者利用咨询以外的时间学习。比较结果如下表:

内 容所需咨询面谈次数22个案例(没有采用微课教学)上述案例(采用微课教学)渐进肌肉松弛练习程序1.60认知歪曲的形式 10测试认知的有效性 10

(六)案例总结

从上节咨询效率比较的结果可见,采用微课教学节约了咨询时间,让咨询师能在咨询面谈的有限时间内更多地为来访者解惑、启惑,提高咨询效率。咨访双方的评价及心理测验结果也表明咨询的效果较好,节约了咨询时间,提高了咨询效率。

三、在心理咨询中运用微课技术时应该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

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在心理咨询中的功能是对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技能的训练、经验的交流及对一些咨询中没听懂的内容进行课后的解惑辅导,来访者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访问网上微课,进行慢放、暂停、重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加强学习效果。心理咨询中的微课不是代替咨询过程,因此与教学用的微课有所差别。所以心理咨询中采用的微课,除了要遵循一般微课制作的要求外,还应注意如下问题:

(一)选题注意事项

1.选题要适合咨询对象,原则上只适合会用网络科技手段的学生来访者。

2.选题内容可以是咨询师个人简介、咨访双方权利和义务及保密制度的解读、咨询原理的介绍及技能训练的方法传授等,也可以包含相应的扩展学习资源,如咨询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微课内容相关的其他学习资料等适合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

3.内容选择要考虑来访者的文化程度和认知过程,如对于青少年来访者可适当增加一些板书以增强解说效果,对于低年龄儿童、老人及文化程度较低的来访者只适宜传授行为训练的方法,内容中不要有板书。

(二)教案编写

1.微课是做为心理咨询过程的一个补充,因此它不在乎咨询环节的完整性,但一般都包括简介、关键点演示及总结。

2.在咨访双方制定咨询方案时,可同时制定一个供来访者使用的学习单,将咨询进度及咨询中相关的资源、活动与微课联系起来以便学习。

3.咨询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教会来访者一些使用微课的技巧,如遇到没有听懂的地方可以暂停重听。

4.在微课中的恰当位置应灵活使用心理咨询中的提问策略来促进来访者思考。

(三)教学实施与拍摄

拍摄微课的地点最好选在心理咨询室,模拟心理咨询师在面谈时面对来访者的情境来演示讲解。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3]心理放松训练及程序[百度文库].2008-06-15[2014-5-12].http://wenku.baidu.com/view/6ae50f26ccbff 121dd 368343.html.

[4]郭念锋.心理咨询师二级培训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03.

(责任编辑:侯秀梅)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2-0087-03

作者简介:陈一敏(1960—),男,福建永春人,初教学院高级讲师,电子工程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收稿日期:2015-04-10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心理咨询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微课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考试周刊(2016年89期)2016-12-01 12:54:55
微课堂,大世界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00:41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8:53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慢下来,享受咨询的过程
心理与健康(2014年6期)2014-05-30 10:4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