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准、深、透、高”的数学课
——评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

2016-04-09 00:31周卫东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数学课周长例题

◇周卫东

一节“准、深、透、高”的数学课
——评张齐华老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

◇周卫东

听齐华的课,是一种享受。能为他的课作些点评,是我乐意做的!

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一册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目的是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初步的数学思想,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齐华关于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一课的教学,正是在深刻洞悉教学内容意蕴的基础上,实现着符合自身教学追求和风格的一种完美呈现。细细品味,这是一节“准、深、透、高”的数学课。

一 准,关注策略机理的形成过程

美国著名的数学教育家赫斯认为:“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寻找最好的教学方式,而在于明白数学是什么,如果不正视数学的本质问题,便永远解决不了教学上的争议。”数学知识的本质既表现为隐藏在客观事物背后的数学知识、数学规律,又表现为隐藏在数学知识背后的本质属性。对策略的体验与理解,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策略的中心环节,亦是保底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经历策略机理的形成过程,在“理”上做足文章。在齐华的这节课中,一方面,重视让学生探索相关解题策略的思考过程与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把握相关策略的主要含义与基本特征,让学生在充分经历应用相关策略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获得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直观感受,并形成初步的理性认识,逐步完成对策略的自主建构。为帮助学生理解“一一列举”的策略机理,首先,齐华安排学生进行前置性研究,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以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和活动经验;然后在课堂上对“木条多余”“利用围墙”“添加支架”等原生态错例进行剖析,并加以提炼和升华,帮助学生建立起“吃透、吃准有用信息是建构策略的前提”的心理基础,进而通过算式、列表、画图等途径,从计算周长的维度找到问题的答案;最后,再从计算面积的维度反证 “王大伯的任务不可能实现”的推想。三大环节正推反证,逐层推进,形成了强大的“思维场”,促进了学生对策略机理的深度理解,进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建构。

二 深,关注数学思想的有机渗透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许多教师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引导学生“如何列举”“如何画图”等具体方法,而忽视对课程标准中关于 “体会策略的价值”“增强学生使用策略的意识”的教学建议和要求。其实,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仅对应的是某一种具体的方法,其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画图,蕴涵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具体画图的方法;倒推,蕴涵过程或者运算的可逆性思想以及相应的互逆思想;替换,蕴涵过程中不变量的思想和相对应的等量关系……

在齐华看来,方法、策略、思想是三个递进的层次,数学方法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形成策略,数学策略的进一步凝练形成了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则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元素。眼界决定境界,高度决定力度,因而,齐华的数学课总是因充满着浓浓的“思想味”而焕发出无穷的张力。在本课中,围绕“周长是22米”这一条件,让学生对各种可能的方法进行排序,突出“有序”“一一列举”,渗透了分类思想;把各种周长等于22米的算式与相应的图形进行匹配,让学生感受一道算式对应着一个长方形,渗透了对应的思想;对各种可能的算式进行排序后再进行对比,得出“一个加数在依次增大,另一个加数在依次减小,而两个加数的和是不变的”的结论,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思想;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如果长是7米、宽是4米,面积不等于20平方米,所以王大伯的愿望不可能实现”的结论后,引导学生萌发“你只举了一个例子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因为周长是22米的长方形有好几种,万一另外有一种长方形的面积正好是20平方米呢”的辩证思想,形成了初步的逻辑推理、科学归纳的启蒙意识。

三 透,关注知识教学的隐性价值

齐华深知,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战略性的思想价值,也就是说,它背后有着更强大的现实意义和运用意义。因而他倡导:学习每一种策略,都要力求揭示这种策略的价值和意义,不仅让学生了解到运用一些策略能够解决一些典型的问题,而且力求找寻知识的“附加值”,寻找知识的隐性教学功能,带领学生体会那种登高远眺、“一览众山小”的快感。

教材中的例题是:“王大叔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成一个长方形花圃,怎样围面积最大?”齐华把它改编成:“王大伯想用22根1米长的木条,围一个面积是2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圃。如果22根木条要全部用完,而且不能折断,你觉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文字变化似乎不大,但细细琢磨,深感意蕴无穷。稍稍改动,使例题有了较大的“增值”空间,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知识之间的沟通创造了更多的可能。原本的例题,只要在周长维度上实现列举,就能找到面积最大的一种情况,而改编后的问题,不仅具有原来的功能,而且可以从面积的维度来反证列举的各种可能;原本的例题,以直白的求解的姿态呈现,而改编后的问题,以“你觉得他能完成这一任务吗”这种“判断式”的方式呈现,又使思考、求解的路径多了许多;原本的例题带来的只有“周长一定,面积在变化”的规律,而改编后的例题,除此之外还多了“面积一定,周长在变化”的规律。

在练习阶段,齐华精心设计了“两枚硬币同时抛起,落地后,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这一问题,题目虽短却掀起 “轩然大波”:究竟是正正、反反和一正一反3种情况,还是正正、反反、正反和反正4种情况呢?正反与反正是1种情况还是2种情况呢?再次“撩”起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并进而在实验操作中达成了共识:两枚硬币落下后,正反与反正不是一回事,而是两回事。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巩固应用了“一一列举”策略的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了在 “一一列举”中可能涉及的概率问题。

这样的设计,不是奔着理解某个知识点或找到一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单一目标 “匆匆而去”,而是具有“慢慢走,欣赏啊”的从容心态,有着更为宏观的学科视野。

四 高,关注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对于课堂教学状况,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戏称:“每一个人都在睡觉,仅有一个人在讲,这种状态就是教学。”毋庸讳言,当前的数学课走进了一个怪圈,要走出这个怪圈,需要勇气,需要才气,更需要底气。这方面,齐华做到了:“齐华义无反顾地转身了,如果他不转,我们就欣赏不到今天这么精彩的课了。你看,齐华都把课堂还给学生了,我们还死死把控着课堂的每个环节,何苦呢? ”[陈洪杰,《小学教学(数学版)》2016年第1期]

在这节课中,齐华“讷于言而敏于行”,话真的很少,没有了我们所习惯且叹为观止的“齐华式”语言,而更多的是一些提示性的、启发式的、鼓励式的提示语。齐华很善于“造势”,让学生主动出击,充分表达各自的所思所想,并“顺其势而改其路,四两拨千斤”。这种相机穿插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把握方向性,具备整体观,做到服务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替代学生的学。

美国经济学界和政界划时代的学者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有一句名言:“当人们证明改变思想和没有必要改变思想的选择时,人人都忙着证明后者。”是的,思想的改变是行动改变的前提。齐华课堂的改变,让我们承认,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学所应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帮助、促进和催生,而不是替代;让我们承认,教学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兴趣和好奇心、方法和能力对学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让我们承认,学习不只是知识的累积,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只有会学习、会思考、会探索,爱提问、爱沟通、爱合作、善交流,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智慧才能得到绽放。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猜你喜欢
数学课周长例题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有趣的数学课
巧算周长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