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

2016-04-07 09:58张珊珊陈萌萌
关键词:人际关系大学生

张 旭,张 野,张珊珊,陈萌萌

(沈阳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



论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

张旭,张野,张珊珊,陈萌萌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应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归因方式问卷(ASQU)对某市4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结果发现:第一,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半数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困扰。第二,大学生在正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局部的和可控的归因。第三,高可控性的归因方式在“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种人际交往情境中,有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巩固。

[关键词]人际关系;归因方式;大学生

大学阶段是个体身心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大学生活基本构成元素之一的人际关系,其和谐为大学生的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与成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上,同时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标志。

人际关系是人们通过各种互动交往形式作用产生的带有稳定性和直接性的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了人类对社会需要寻求满足的一种心理上的状态,社会需要的具体满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它的发展变化。在已有的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更侧重考察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评价,如对人际关系特点、认知维度以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1][2][3]其中有研究者提出了探讨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关系重要性的问题[4],但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归因方式也称“归因风格”或“解释方式”(Attributional style或Explanatory style),指个体对生活中的事件现象作出解释的独特方式和个人倾向,充分地体现出了个人的人格特点。[4]本研究尝试以大学生人际关系特点以及归因方式为切入点,探讨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际归因方式的良好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市7所大学中42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共回收问卷400份,回收率为95%,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66%。其中男114名,女216名;大一54名,大二53名,大三75名,大四148名;文科生165名,理科生165名。

(二)研究工具

1.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采用由郑日昌(1999)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有28项,每个题目的答案分为“是”与“否”,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总分为28个题目的分数之和。总分分布在0~8分段的人无人际关系困扰,得分在9~14分段者表现为轻度的人际困扰,而15~28分段的人则表现为严重人际困扰,总分超过20分的人就可以诊断为明显的人际关系障碍。量表从四个维度对人际关系总体状况进行描述: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待人接物、异性交往。该量表的a系数为0.801,具有较好内在信度。

2.归因方式问卷(ASQU)

该问卷由张学军(2002)编制,问卷由四个分问卷组成,分别是正性学业成绩、正性人际关系、负性学业成绩和负性人际关系。问卷由16个题目组成,正性事件和负性事件各有8个题目。每个题目分为内在外在性、可控不可控、整体局部性三个维度来测量,各个维度通过外在—内在、局部—整体、可控—不可控三种方式表述。分问卷的信度系数范畴为0.533~0.744,整个问卷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549。

(三)研究程序

1.施测过程

在各个学校的图书馆与自习室进行随机抽样,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调查前进行专门的解释说明,统一要求和明确问卷填写的注意事项。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检查,剔除无效问卷。

2.数据分析

用SPSS13.0将有效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

1.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基本特点

人际关系量表的得分越高,表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的人际困扰就越多,人际关系质量就越差。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平均得分为7.93分,处于中上等水平。可见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尚可,但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得分在0~8分的无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有181人,占总人数的55.4%,得分在9~14分的轻度人际关系困扰大学生有100人,占总人数的30.3%,得分在15~28分的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的大学生共计49人,占总人数的14.3%,也就是说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人际关系困扰,其中,有接近十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人际关系各维度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人际关系困扰各分量表的描述统计分析(N=330)

2.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各维度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关系在性别维度上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量表得分在待人接物维度上差异显著(F=2.759,p<0.05),按照困扰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大一、大三、大四、大二;在专业性质维度上,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性交友维度上差异显著(F=9.054,p<0.01),其中文史类学生明显高于理工类学生。

(二)大学生归因方式的基本情况

1.大学生归因量表的基本情况

从问卷反映的数据来看,大学生在正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局部的和可控的归因,具体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各分量表的描述统计分析 (N=330)

2.大学生归因量表的六个维度的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和专业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在性别差异检验中,在负性可控不可控维度上差异显著(F=3.970,p<0.05),男生高于女生,更加倾向于作出不可控归因,在其他维度上均不显著;在年级差异中,正性整体局部维度上差异显著(F=5.509,p<0.01)在正性事件中作出整体归因倾向程度由高到低分别是大一、大四、大二、大三;负性整体局部维度上差异显著(F=5.059,p<0.01),负性可控不可控维度上的差异显著(F=3.616,p<0.05),在归因的可控程度上由高到低分别为大四、大一、大三、大二;在归因方式的专业差异检验中,结果显示差异不显著。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归因方式的关系

以人际归因方式为自变量,以人际关系量表的五个维度为因变量,作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个维度方差分析结果显著,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人际关系量表四个维度的方差分析

注:*p<0.05,**p<0.01,***p<0.001

再对“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个维度进行事后检验,结果表明,在三个维度上,运用不同维度归因方式的个体在得分上均差异显著,并且运用负性可控不可控维度归因方式的个体的得分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五种维度归因方式的个体得分。综上,“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种人际交往情境中,负性可控不可控维度归因方式的归因结果对人际关系质量水平有重要影响,其他几种类型的人际归因方式的个体在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般特点

本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关系困扰。与此同时,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问题也存在着区别于其他年龄群体的特点,高蕾(2012)的研究中就提到,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虚化、“宅化”以及弱化的趋势。[5]引发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从外部因素上看,刘莎(2009)的研究中提到,不同个体的差异、交流技巧的缺失以及社会氛围所影响的大学生自我的中心意识较强从不同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6]20世纪90年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具有独特的个性以及强烈的自我证明的倾向,他们在个性上的过于自我以及对他人的相对漠视,再加上各种比赛竞争,以及对学业成就的追求,使这个群体人际交往质量进一步下降,进而成为人际关系困扰的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上看,大学生存在的自卑心理、自负心理、嫉妒心理、受挫转移以及自我闭锁心理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发生。

(二)大学生人际归因方式的特点

在归因方式上,大学生在对正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在对负性事件的归因上倾向于作出内在的、局部的和可控的归因。本研究结果与李成齐(2005)的研究结果相一致。[7]大学生对正性事件的内归因,有助于个体自信心的巩固和提升,同时可构建良好的身心健康状态以便更好地工作和学习。对负性事件的内归因则表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敢于正视自身内在缺点,明确责任勇于承担,有着改变失败现状努力寻求突破成长的责任心,对个人成长有着激励作用。当然,这种归因方式的使用必须考虑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原因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而人们对它的认知却是主观的、可更改的,[8]个体的归因方式对自身生活的具体作用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失败的认知程度,优化归因策略,作出有利于个体的归因,对个人生活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与人际归因方式的关系

韦纳的归因效果论指出,人们在对自己经历的消极事件和一系列的消极行为与结果所作的内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制的归因是不良人际关系与情绪行为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个人所使用的人际归因方式与其大学生人际关系状态存在相关。在“人际交谈”、“待人接物”、“异性交往”三种人际交往情境中,负性可控不可控维度归因方式的归因结果对人们的人际关系质量水平有重要影响,其他几种类型的人际归因方式的个体在得分上没有显著差异。同时,在负性事件中的高可控性归因理念有助于个体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改变现状争取更好的机会开创美好的人生,对于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的塑造和巩固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个主动争取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积极地与人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自己待人接物的技巧和高效率的行事风格与策略。同时在“异性交往”情境中,高可控性的信念导致的积极主动的行为,无论在异性友谊关系的建立还是异性合作的达成上都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归因方式进行系统的指导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其中就包括努力搜集充足的相关信息,在科学分析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符合实际的归因选择;归因策略可以多元选择,对于客观存在的原因,主观的归因方式具备灵活多变的优势。[3]同时,可以通过将消极经验归因于中性情绪上的某个因素来提高应付类似情境中的恶性刺激的抵抗能力;个体的归因方式是经过生活中长期的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经验形成的,对个体的行为动机有着深刻的影响作用。因此,归因方式的改善和巩固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实现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蓉蓉,韩向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2(3).

[2]刘嘉庆,区永东,吕晓薇,等.华人人际关系的概念化——针对中国香港地区大学生的实证研究[J].心理学报,2005(1).

[3]赵崇莲,郑涌,李宏翰,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6).

[4]答会明.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学业、人际成败归因特点的关系研究[J].兰州学刊,2000(6).

[5]高蕾.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探索,2012(1).

[6]刘莎,阮阳.影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校园心理,2009(1).

[7]李成齐.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3).

[8]王树涛.西南地区大学生归因方式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2).

【责任编辑冯自变】

Relations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ttributional Pattern of College Students

ZHANG Xu, ZHANG Ye, ZHANG Shan-shan, CHEN Meng-meng

(SchoolofEducationalScience,ShenyangNormalUniversity,Shenyang110034,China)

Abstract:To study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ttributional patter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420 undergraduates in Shenya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ted as follows: (1) general statu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in order, but half of them have to face interpersonal disturbances; (2)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attribute positive events to inner and controllable factors, whereas to attribute negative events to inner, partial and controllable factors; and (3) highly controllable factors in “interpersonal converse”, “getting along with people” and “interaction with opposite sex” are helpful for establishing and consolidating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Key words: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ttributional pattern; college students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1-0108-04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沈阳师范大学第七批教改课题:《应用心理学专业教考分离课程的改革与优化——以〈心理统计学〉为例》(JG2015-YB087)

[作者简介]张旭(1990-),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张珊珊(1982-),女,辽宁沈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收稿日期]2015-10-10

张野(1973-),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育学】

猜你喜欢
人际关系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的失衡及其人性的扭曲
微信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探析
微信红包传播中的用户心理分析
贵州省大学生手机成瘾状况调查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