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胤+耿明月+徐士博
摘 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实现这一目标,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体系本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个必要的保证。而借用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关注点、语言、角色、思维等优性特点,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若干问题,来改观、提高和强化,并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思想政治理论课; 问题; 思考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6.014
中图分类号: G642;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6-0057-04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不断深入,在创新性、时效性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互联网+”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教改中体现用户(学生)优先原则,确保提高学生智商聪明程度的基础上,使学生学习听课关注力更强;体现平等、参与原则,调动学生学习听课地主观能动性;体现扩展性的延伸思维,驱使教师的思维具有超前性,知识储备量上升,使教师自身和教学更新与升级处于常态化。互联网思维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其目的就是使其改观、提高和强化教育的作用,实现创新增效的目的。
一、互联网思维的由来
“互联网思维”源于2011年李彦宏在其演讲中提到的,主张人们可以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特征思考一些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相关人士不断演用,试图总结出互联网企业的与众不同,并进行结构性的分析。2008年的 《关于互联网的两次长考》,以及2012年的《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两篇文章,加速了“互联网思维”一词的传播。
“互联网思维”可以说是对传统工业思维的一种颠覆。工业化时代的传统思维是大规模生产、销售和传播,而互联网时代则是消费者主导、注重创新、效率、简约等。所以,对于商家而言想要抓住消费者就必须创新,而创新则需要转向主导,要紧密联系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精神、技术、方法、规则,运营互联网业务,拓展自己的方向和人群,尽可能达到产品与服务的极致,做到客户满意、自己放心,追求最好的效率、效益和效果。马云在多次演讲中就提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和产业,还是一种思想和价值观。IT业领军人物之一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也说过,互联网不是技术,而是一种观念和方法论。有的还将“互联网思维”提升到精神层面,认为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工作的一种思想。
因此,从互联网与人、物、经济、政治等社会关系总结来看, “互联网思维”是指运用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的特点,改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其内涵与外延还将不断改变和深化。
二、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形成与运用,极大地压缩了人们获取信息传输的空间和时间,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信息等人与物之间的时空关系,蕴藏着带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多向发展的可能性,而“互联网思维”就是发挥把握和挖掘这些潜在可能性方法的功能,贡献于社会多领域。其思维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用户思维
即对用户或消费者的给予关注与理解,是用户驱动企业。在传统领域,是企业驱动商户。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很少有创造用户需求的。传统企业往往是自行生产产品,然后配之大量的广告促销等活动,把产品推销给顾客。但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发达以及自主意识的增强,传统企业的方式开始慢慢失效,人们不再以固定的模式接受制定好的一切东西。而互联网思维就是用户定制。这种思想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做产品。
2.简约思维
就是专注“少即是多,简约即是美”来理解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传统的“厚重”的设计已经不被大众所认可,更多的是追求小而精的物品,无论是何种方面现在都是“轻”时代,所以简单的是最好的。
3.客思维
打造让用户爱不释手的产品与满意的服务,很多产品在锻造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希望突出的亮点很多,但是哪一个才是需要放大,需要做到极致的,这一点需要思考,当你的产品有极致的特点,才会脱颖而出,才会让人尖叫,才会令粉丝聚集乐意分享。
4.迭代思维
是指从小处着眼,实现微创新,互联网的产品很多都具备迅速迭代的特性,快速试错、快速更新,传统企业做一个产品从调研到产品上市,是漫长的周期,且流程复杂,互联网时代需要的是快,具备迭代思维才能跟得上速度,新产品的调研在粉丝中进行,测试在粉丝中进行,这一切源于上一个思维,粉丝会帮助我们的产品、营销实现快速迭代。
5.社会化思维
是利用社会化媒体、口碑,以及利用社会化网络,强化营销方式途径。因为需求和品味相关联,也就是和人性相关联,所以,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就是极致性能加上强大的情感诉求。这两样东西都是会自传播的。但还有一些企业,继续传统推销,还仍然把硬推广当致胜利器,却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应该转化营销思维形式,利用媒体网络发布。
6.数据思维
数据资产已成为关键资产,要充分意识到用户不是一类人,而是每个人的理解。企业不论大小都可以利用大数据思维,我们都在大数据中,且有不同的标签,当我们浏览一个网页、购买了产品、评论了产品、又看了其他产品……一系列的行为都可以进行分析判断,以往我们分析产品的目标用户更多基于经验判断,或者抽样调查等,而现在标签用户属性不能仅限于男女、地域、年龄、收入等基础信息,更多维度让数据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大数据的思维会让我们的产品营销触及更加精准,呈现的结果也是显著的。
7.平台思维
是对打造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善用现有平台商业模式的理解,平台思维的特点首先是开放,就如同众多平台提出的开放一样,共享、共赢。平台可以是从传统领域向互联网转变,建立共赢的生态圈,上下游加入进来,这个举例需要建立在你能有呼风唤雨的能力,假若没有这个实力,就可以学会利用现有的平台,学会借势帮助自己发展。
8.跨界思维
即对跨界、混搭、融合产业边界及链条的理解,即大胆颠覆式创新。“互联网思维”是用户驱动产品,且快速迭代,包括免费和增值服务,并以用户体验为先。
借用互联网思维中一些有特色的思维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值得探索的。
三、互联网思维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若干问题思考
1.关注学生——用户的优先性
首先“互联网思维”具有第一成功特点,即关注用户。以用户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从而带来收益。同样,在课堂上,学生就是用户。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一切,学生自身的需求、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党对他们的期望。教师的责任与目的不仅要“传”,更要“授”,做到传承、创新、发扬。“授”是相互的,要了解接受知识的对象,要理解他们心中的“惊奇探索”之心。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心境奔放的情况下,接受了系统的甚至有些枯燥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只有关注学生,探索其兴趣点的所在,哪怕是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地比喻,营造一个趣味横生的课堂氛围,都会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在欢愉的课堂上接受和消化知识。教师作为引导者,善于经营课堂,让学生的需求,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情景下,以最大的效益达到满足。在当下网络盛行的年代,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声音、图像、动画的结合体),从感、听、视各方面让被关注的学生得到刺激并理解和加深知识,以便获得教与学的双丰收。
2.学生参与——平等的关键性
“互联网思维”强调平等关注用户参与产品研发,甚至销售。就是让用户切身感受自身存在的价值,乐意为产品买单。平等意味着双方的价值所在。在这里我们把其理解为“平等”对待学生群体。平等观念的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信息时代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教师以怎样的形式授课——灌输、互动等,他们都觉得参与课堂教与学,不仅是兴趣趋势,而且是一个人真正价值的体现。
(1)树立参与感 让学生感到枯燥的讲解里有着系统的知识体系,有着待挖掘的宝藏。学生会在不知不觉的提问、引导、互动中,深入学习和钻研,避免在学生之间出现有其他同学参与而形成的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或者浑水摸鱼。建立一种集体参与情景,如一人一观点的接龙方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形成气氛活跃的课堂。这样不仅可以使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更为重要的是在思考、探讨中会有不同的火花碰撞,而在知识的交互中,达到了整体的智慧创新。
(2)提高专注感 一个人在环境中感受到了处于平等的角色时,会更加自觉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其中每一位学生都会盯住视线不会转移,生怕错过角色的精彩表现。专注感的形成,使他们学会用系统性的思维,寻求更加全面地掌握知识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思考问题方式的全面性和周严性,听取他人意见或建议的灵活性和借鉴性。这样学生在心灵深处渐渐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思维,行走的方向更加正确。
总之,把学生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体、用户给与关注,他们自学能力、讨论能力、思考能力等,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发挥到极致。这也是我们教学要达到创新与开拓的目的。
3.教师升级——扩展性的延伸
“互联网思维”的另一特征就是关注可扩展性。就如最广泛的电子类产品设备的升级,每一次都会有新的突出点,增加新的功能。用户为了尝试和体验会有选择性地对其进行更新,从中获得使用中快乐和使用后的技能。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可以随着教学的进程的推移,实时地更新升级教学形式与内容。升级就是在原来功能基础上进行某一方面的变化改动,变得比之前有提高,有效益。因此,在我们面对一群越来越聪明的学生时,在遵循每一学科的特征规律基础上,抓住“用户”即学生的追梦与需求,及时“更新升级”。
(1)语言 语言是人们思想交流的媒介、时代的反映。任何思想创新都意味着话语更新,话语看似纯粹的思想表达形式,其实是经过选择和包装的历史内容;不同的话语,展示了不同的世界面貌。课堂上一味的“照本宣科”会变得乏味枯燥,教师可以把教材语言主要以概念、原理为主体构筑起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结构严谨,语言简洁,论说简练,它的话语体系进入具体的教学教育过程而后,教师可以以某些人自己特有交流的趣味风格,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等去抓住学生用户的注意力。教师的责任就在于怎样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由不知到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解决这个问题的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语言的加工和处理,也就是完成由教材语言到教案语言再到教学语言的转化过程。或者也可以跟踪网络流行语结合形成教学语言文化。它也代表了年轻化、时尚化,反映了当前“网络时代”与学生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大学生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追逐时尚,深受学生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传输途径,要旗帜鲜明地进行政治宣传和理论教育,用生动而又富有吸引力的语言释解身边实际生活中发生的实例,把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在灵活展示网络流行语,吸收网络流行语时保证在话语转变中不被颠覆、不轻率丢弃传统话语权,做到“老话新说、添新不去旧”,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率,这也可以称之为语言艺术。
(2)时事 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不失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外,教师要及时更新升级时事涉及的内容,融入教材,走进课堂。让学生每节课都如同每天看新闻联播,使他们及早了解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变化,中国前行的步伐和走向,中国梦实现的不同阶段涌现出来的鼓舞人的实例。老师关注于时事,会引起学生对社会诸多问题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的分析和看待所发生的问题。让学生更加知道学习时事是完全与讲授的理论紧密联系的,使得学生感到一种自由自觉探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考的幸福感觉。因此,随时随地让自己更新升级,是教师今后一个常态行为。
(3)角色 在“互联网思维”中,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且在用户接触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好的用户体验应该从细节开始,并贯穿于每一个细节,这种细节能够让用户感知,并且会带给用户超出预期的惊喜。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结合实际也会有一些角色的产生。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一些知识的传授后可以进行类似于动漫表演的那种——cosplay,从细节入手,构建课堂教学的人本文化,就是“把学生放在眼里”,以学生为中心,其核心是“爱”的教育。在确立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前提下,课堂教学既要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等得到发展。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导演,更是重要角色。让学生进入相应的角色,教师也要身临其境。对教师而言,也就不再是纯粹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和人生发展,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构建平台,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反馈,确保学生积极学习和主动发展的教育艺术家。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在全身心投入教学的同时,还在真切地感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享受着创造的喜悦与慰藉,品味着人性的魅力与灿烂。所以在不失对于原有知识的接受,又在角色中感受其真实性和价值性。
因此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跨界的人,能够同时在科技和人文的交汇点上,教与学的结合点上找到自己的坐标,成为敢于跨界创新的组织一员。
4.教师思维转换
“互联网思维”的另一特征就是极客思维,它有三条原则:第一,“需求抓的准”;第二,“自己要逼得狠”;第三,“管理要盯得紧”。根据这三点从教师角色出发,可以演变成新的思维:第一,“痛点、兴奋点抓得准”;第二,“教师能力逼得狠”;第三,“学生要盯得紧”。
(1)痛点、兴奋点抓得准 从心理学上来说都会触及到人的一些情绪,而人类也很容易情绪化,由此来带动人类的社会活动。所以抓住学生用户的情绪就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想法,从不同方面入住思想领域,也可以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关注力。而用户即学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缺点就会相应改进。而抓住兴奋点也会更好的抓住学生的目光,使其一直跟随到底。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实现了目的性行为的效率明显高于无目的性行为的效率观点。
(2)教师能力逼得狠 就是要注重教师自己能力的极限,要不断挖掘,不断创新,学生才会认定你、跟随你,就像是好的领导者不说话也可以做到威严、得到尊重一样,让人甘愿跟随向其学习。只有拥有足够储备的教师才能自信和淡定地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所以教师都要在自己的位置做到自己的极限努力。我们知道好的教学模式不仅是专业教研组织的研发成果,也可以是每个个人的开拓创新,这也是教师之间受欢迎程度的区分的原因。好的教学方法是会说话的,能够自动传播的。人类的潜力无穷,若想要好的成果就要不断把自己的能力发现、扩大,那教师的强大也会吸引想要变成强大的人来跟随,教师的一切会受益于更多的用户学子。
(3)学生要盯得紧 着眼现在的学生,若想要很好的把握他们也是很难得一件事情。所谓“打不得、骂不得”,管的太严,他们会感觉枯燥乏味,没有自由,想着要反叛、逃离,或许有许多无法理解的行为;若是太松懈了,他们也会很怠慢不够认真,不正视学习这一问题。真的就像是手中握住的流沙,太紧太松都会让其慢慢流逝,而想要掌握适中的方法也是每一位教师的伟大之处,所以管理教育学生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掌握好学生用户,跟住学生用户的思维转换,在变幻中迎接不变,学生在学,教师在教,只有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获得一定理想的效果。
总之,“互联网思维”逼迫的是让教师去创新而不是模仿,所以每一位教师拥有创新的自己的思想、观点更为重要。在好的教学管理之上构建好的思想,好的课堂风格,才能更具有吸引力,会使学生更容易消化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素质。最后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在课上课下丰富和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超过自己。也许这就是最佳课堂的效果流程。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同样的框架摆在那里,不同的人填充的内容肯定各有千秋。虽然授课时学生是作为主体听课,但掌握方向的仍然是教师,教师在互联网思维影响下形成的新思维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显得更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开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60-61.
[2] 王小明.如何让思想政治课堂趣味横生[J].河北省教法研究,2012(6):110.
[3] 刘双胤.“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多维化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6):57-59.
[4] 陈晋怡.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J].学周刊,2013(1):113.
[5] 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EB/OL]http://www.cyzone.cn/a/20131025/246434.html.
[6] 9大互联网思维20个法则[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V3rBu2b_pnetakn_BwL1HuLaM-pJY_Zq_S15VvfUPk
mhOZiSdTQ41nlsWdJFEZo09FgMM6JxfqaK8Lch_vPKMpWcYm
mOaPP21AjyrB4CXe.
[7] 周波.“互联网思维”给我们工作的几点启示[EB/OL].http://www.cqrb.cn/xinwen/sixiang/2014-09-11/290017.html.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