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载体搭建和策略探索

2016-03-30 06:56:11吴云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学生

吴云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载体搭建和策略探索

吴云飞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大学生创业教育已进入新常态、步入新阶段,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要构建线下众创空间和线上创业网络平台,通过推进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项目孵化,实施多维度创业导师帮扶等策略,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创业实践教育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大学生; 创新创业; 众创空间; 创业网络平台

0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2010年,教育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1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问题

1.1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起始较早,1999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帷幕。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5年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至此,全国高校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呈现出迅速推广的趋势。

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素质教育”,以双创课程教育为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素质。第二类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技能培养”,通过投资培育孵化创业项目,培养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第三类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新创业“综合型教育”,以创新为基础,突出专业创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第四类是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创业“实战培养”,以电子商务创业班为平台,实施以实战为主、理论为辅的创业型人才培养。四种典型类型都在创业实践教育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2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四种典型也给许多高校提供了借鉴,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尤其是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发展需求相比存有差距。在认识和观念上,一些高校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小老板的培训班”,表现出重精英轻大众、重结果轻长效、重营销轻管理的问题;在教育体系上,部分高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困难重重,亟待创业教育体系的开发;在教育形式上,一些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停留在举办创业讲座、参加创业大赛层面上,没能将大学生,创业教育纳入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实践中;在载体和路径上,各项支撑要素相对缺乏,不能有效满足大学生大众创业的强烈意愿。

2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载体搭建

创新创业教育是通过教育与实践传递给学生一种探究新知的意识、一种敢闯敢试的精神,一种勇于创造的能力[1]。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创业教学是基础,创业实践是关键,搭建有效的创业教育实践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2.1众创空间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核心载体

高校发展众创空间,可以有效利用实验实训室、创新创业园等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学校可围绕创新三大要素进行重点建设:一是将常用的、齐全的小型成套实训设备进行集中,为学生提供创新训练实训设备;二是选派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为学生提供创新辅导;三是提供创新创业项目方向,将高校专业特色、指导教师研究方向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沿着指引方向进行创新创业研究与实践。

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创业交流平台。众创空间提供众创咖啡、交流小屋或者实验集中区,一张会议桌或实训台都可以成为学生创业交流的场地,成为创业梦想开始的地方。学校定期组织有创业需求和意愿的学生,通过创业路演、创业分享会、作品展览会等形式相互交流探讨,激发创业灵感,组建创业团队。

众创空间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孵化平台。创客空间提供若干独立的小型创业经营场地,同时为学生提供如工商注册、法律法务、财务金融、知识产权和补贴政策等服务,引进投融资公司与学生定期对接,通过硬件支持、服务配套、资金帮扶、导师指导等扶持,为大学生创业迈出第一步提供保障,帮助学生进行创业孵化。

2.2创业网络平台是创业实践教育新型载体

创业网络平台是为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创业测评、创业案例和创业实践训练的开放式网络空间[2]。网络平台可实现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模拟与创业实践,为大学生提供网络创业的机会;同时也可拓展创业服务内容,帮助与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测评服务。大学生接受学校创业教育后,可对自己的创业性格、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进行网络测评,能够对自己的性格、创业潜质、创新创业能力和自己感兴趣的创业行业有初步的了解,针对测试结果的薄弱环节给出指导建议,为学生今后成功创业打好基础。

创业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案例服务。创业案例要汇集各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解析创业者的经验教训,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参考借鉴,帮助创业大学生读经典案例,成就创业梦想。

创业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服务。当前互联网创业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选择。网络创业平台中可集聚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微商服务网络端口,大学生通过平台端口进行创业实践和公司创办、经营模拟练习;发布创业合作信息,促进合作创业;发布创业计划,吸引风险投资。

3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策略

创业是一种实践的过程,需要在真实环境中体验、实践才能有深入感悟[3]。通过建立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导师帮扶体系以及搭建实践创业平台对强化创业实践教育,实施创业帮扶,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是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策略方法。

3.1建立体验式创业实践教育体系

开展创业实践教育,首先要建立体验式的创业实践教育体系,设计丰富的创业实践环节与活动内容,吸引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尝试。

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基金,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项目为抓手,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或创业探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申请专利,并将项目成果进行技术转化或进行创业发展。开设大学生跳蚤市场,进行创业模拟训练,这是学生迈出创业实践的关键一步,通过跳蚤市场可以体验创业营销过程,收获创业果实,激发创业热情。开展创业路演、创业大赛,尝试创业项目对接社会,创业路演可以将自己的创业计划推向市场,吸引其他团队或风险投资共同参与,创业大赛更加具有竞争、激励和导向作用,学生在大赛中增加创业体验,熟悉创业环境,增进社会交往,为真正投身创业积累经验。鼓励与扶持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推进创业项目落地生根。

3.2建立多维度创业导师帮扶体系

开展创业帮扶是促进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内容,创业帮扶需要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创业导师队伍,建立多维度的创业导师帮扶体系。组建“双师型”创业导师队伍,选聘和培养校内具有科研开发、项目运作、生产经营和组织管理特长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为学生提供校内实验室和设备。组建“政策帮扶型”创业导师队伍,聘请工商局、税务局、人社局、科技局、银行等部门的专业人士担任,通过政策解读、创业沙龙、咨询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政策。组建“企业管理型”创业导师队伍,聘请校企合作企业或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内企业中职业经理人、行业专家等担任,通过一对一结对帮带辅导、企业团队问诊会等形式,传授创业经验,解决创业困难。组建“朋辈互助型”创业导师队伍,选聘学生创业企业中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热心团队服务的创业者组成,通过创业社区进行沟通信息、分享客户、互相服务,共同获得发展。

3.3建立要素集中的创业实践平台

打造场地、项目、管理、服务、资金等要素集中的创业实践平台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建设以商贸类创业服务为主题的商贸创业街,以研究创新实践项目为主题的科技项目园,以创业实战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园,或者以互联网创业为主题的互联网众创园等多种类型的平台。

创业实践平台要建设创业项目资源库,根据产业发展定位和大学生创业特点,归类细化创业项目,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借鉴和选择。创业实践平台要搭建创业服务中心,为大学生提供项目论证、资金配套、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物业管理等一站式服务,鼓励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特长优势,选择合适项目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平台要建立配套扶持政策,鼓励学生开展创业实践,通过场地租金减免,实验实训设备免费开放,设立优秀创业项目奖励,协助创业企业对接风险投资等,帮助学生解决创业场地、设备和资金困难。创业实践平台还要建设规范的运行机制,通过创业大赛、项目路演、组织评审,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或企业入驻,企业运行过程中规范管理、过程指导,运行帮扶,对运行困难的企业加强指导或调整项目发展。

4结束语

众创空间和创业网络平台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随着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不断提升,在线上线下丰富的创业实践平台载体上,通过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项目孵化、多维度创业导师团队实施帮扶,一定会涌现出大批的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出大批的优秀创业企业。

参考文献:

[1]江新, 吴云飞. 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及启示研究[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5): 9-12.

[2]朱千波. 高职院校“创客空间”运行机制的构建[J]. 职教论坛, 2015(35): 27-30.

[3]陈巍.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6): 12-13.

Carrier Construction and Strategy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Education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U Yunfei

(Changzho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 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To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onstruct offline maker space and online entrepreneurship platform, and support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ctivities through various kind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and projects, and multidimensional tutor assistance.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maker space; entrepreneurial network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 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2-0014-03

作者简介:吴云飞(1975-),男,副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院2015年度立项课题项目(CDGZ2015040);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院级课题项目(CCIT201506001)

收稿日期:2016-03-10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校众创空间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浅析应用技术型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探索与实践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00:04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