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萍
(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化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以池州学院为例
鲁萍
(池州学院,安徽池州247000)
摘要:文章从梳理国内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开始,分析了以往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类型和相应的口译教学环节的设置。然而,以往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并不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所以文章特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着眼,初步勾勒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以及因地制宜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实施环节,以期在之后的实证研究中得以印证,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口译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培养模式;口译教学;应用型院校;技能化教学
伴随着中国对外交流活动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新型口译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步上升。从国内口译行业的现状来看,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联络频繁的城市,对于口译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从国内不同区域的口译产业发展来看,需求急剧上升的现状对各个地区高等院校的口译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不同区域的学生基础水平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别,所以应基于这一事实,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2.1口译课程设置思路
很多学者基于现有的一些翻译理论,对口译课程的设置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设计的内容是多元化的,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艾娣雅的以交际法的语言观和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为教学中心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陈振东和张珊珊以奈达的“动态对等”为依据,认为既要遵循语言转换过程,更要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李郁和张泳从宏观视角着眼,认为口译课程教学应该重新定位,改变认知,加强口译理论研究,从而可以引进新理念指导口译教学;杨棣华则借鉴了国外翻译学院的教学经验,提出口译教育中的多学科的学习,提高人文知识整体水平;古琦慧认为口译课程发展可以运用Tyler的课程发展模式,就教学目的、教学活动、活动组织和评估四个问题来探讨。
王永秋提出口译教学的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为主,熟悉口译的过程和特点,掌握口译的主要技巧;鲍晓英认为应将记忆心理学中的短时记忆规律应用到口译教学实践中去,以及口译笔记的必要性和口译接受时的记忆单位。叶张煌和曹迎春认为口译是一种特殊技能,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口译课堂教学应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意识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崔洪和吴娜认为口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综合研究,提出口译课程听力教学的长期发展应与短期强化相结合;刘银燕、张珊珊提出我国高校本科阶段口译课教学应该定位于“职业口译培训预科”。学习完课程后,学生可以胜任日常陪同的口译任务,这样一来就为未来有志成为职业口译员的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研究生层次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这一层次属于口译教学中的高级阶段,主要包括有:台湾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这些高校的高级翻译学院主要都以培养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翻译人才为主。
2.3应用型高校本科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来看,我国本科口译教学的时间不长、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口译教学内容不清楚。客观的条件和认识必然造成人们对口译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将口语和口译混淆,似乎口语好必能胜任口译工作。口译课与口语、听力、笔译、跨文化等课程紧密相联,同时自身带有技能性培训的特点。蔡小红就指出,“技能化口译教学根据口译职业技能,口译心理思维过程,口译方法论的特点及规律,以技能训练为主,语言训练为辅,旨在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意识及自觉运用口译理论、技能规范与原则指导实践的能力。”鲍川运认为,高等学校的培养应该是多层次的,既能培养高级翻译人才,又能培养实践应用型的合格翻译人才。所以大学本科口译课的定位应该在教学翻译,这个阶段的口译课应定位在口译入门课,口译教学中应向学生介绍口译的基本概念、口译的策略和技巧,进行口译的技能化训练,为将来真正意义口译训练打好基础。
从以上两个层次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口译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目标、口译课程的设置以及相应的训练模式都应该不同。所以应用型高校本科阶段的口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就应与前文所提到的第二类口译人才培养思路相匹配,应该主要以技能化的训练为主,技能讲解为辅,在承接上相关课程的已有知识进行适宜且有效的培养模式。
3.1技能化口译教学的定位
20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逐渐形成了一股新的潮流,那就是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内的诸多高校近年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注重实践环境的强化,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应运而生,它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也日渐突显,它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并且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
而大学本科口译课现在已经被教育部列入了本科阶段必修课程。这个阶段口译课的教学目标是为挖掘具有一定口译技能潜能的口译专业人才,为专业口译人才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及大学生日常口译能力的大众化普及与提高。口译教学内容应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使口译课成为一门技能化和实战型的受学生普遍欢迎的特色课程。因此,技能化口译人才的培养不仅符合应用型高校本科阶段的定位,也符合该类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目标定位。
3.2技能化口译教学训练模式
鲍川运认为“初级口译教学一般还是应以技能训练为主线。口译技能是根本,掌握之后可以应用于任何主题的翻译”。所以首先来梳理一下口译训练的几种模式:
首先是西方口译界著名人物吉尔(Gile)教授提出的吉尔模式。这个模式认为口译人物需要的注意力总量必须小于译员大脑能够提供的注意力,TR(Total requirement)必须小于TA(Total capacity)。另外,Gile还提出了理解的模式,即C= KL+EKL(Comprehension=Knowledge of the language+Extralinguistic knowledge)。这个等式表明如果要胜任翻译工作,不仅要具备语言知识,还要了解话题的相关知识。所以吉尔的认知理论和翻译模式强调的是:语言学习是动态的,学习者要积极参与其中,激发学习能力,总体加强其对语言及其承载的信息的认知能力。
厦门大学林郁如教授及英国伦敦西敏斯特大学的罗能根教授根据吉尔的模式进一步提出了适合口译训练的模式:
该模式较为宏观,强调口译过程中对语言外知识的理解、跨文化因素的分析、语言信息及知识的重组,强调技巧的重要性,充分反映了口译训练应以技能训练为主。
微格教学口译模式培训的方法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分为单一的技能,再逐项培训。这一模式的基础是微格教学法,即事先的学习和研究、确定培训技能、编写教案、提供示范、微格教学实践(微型课堂、角色扮演、准确记录)、反馈评价(重放录像、自我分析、讨论评价、修改教案、进行再循环、教学实习)。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定几项技能,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和需要进行培训。一般来说,学生和即将投入工作的口译学习者经过微格教学口译培训可以尽早地掌握预测、速记、理解、表达、应变等基本技能。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刘建珠等在吉尔模式(Effect Model)以及厦门大学口译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3P模式,即译前准备(preparing)、现场口译(Performing)和译后评估(Packaging)阶段。在3 P模式的基础上,他们在技巧部分设置了准备训练(Preparing Training)、解码训练(Decoding Training)、记忆训练(Memorizing Training)、编码训练(Encoding Training)、协调训练(Coordinating Training)和评估训练(Packaging Training)等六大模块。这六大模块构成了口译培训的一个完整体系。他们还将3P模式运用在《商务现场口译》的教材编写上,单元编写模式突破陈规重新划分,从而反映了“以能力为主导,以评估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刘建珠认为,3P模式是口译教学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口译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尝试。该模式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口译教学中进一步得到验证和完善。
以上列举的是中外口译训练的几种主要模式。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吉尔模式和厦大模式相比较而言更为宏观,强调了在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语言知识、话题相关知识、动态学习过程、语篇和跨文化交际因素的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而微格教学口译模式和“3P”口译教学模式则更为具体,将复杂的教学过程逐一细分为单一的技能,按照教学定位,逐项培训。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技能化口译教学举措
正是因为应用型高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院校,所以口译教学模式的确立,口译人才的培养都应该与其办学定位相匹配。前文已探讨了课程设置思路和定位,这里就具体的实施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和举措:
3.3.1教材和教学设施的匹配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得以有序、合理地展开,教学硬件参数的配置必不可少,而该参数又可分为教学设施和教材两个子项。首先,从教材选择上来看,为了符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教材应选择难度适中,围绕口译技能组织课文内容的教材,再辅以专题内容为主线的辅助教材,与相关课程设置结合起来实施口译教学。比如可以选用雷天放和陈菁主编的口译教程,该教材就是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搭配有相关口译实践练习,学习难度循序渐进,较适宜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使用。
其次,池州学院外语系同传教室建成于2012年,配备有先进的DL-960同声传译训练系统和主控电脑、演讲台、代表席、译员席、录播系统等,主要承担口译、口语、演讲等课程,同时还可以举办小型会议和模拟会议,为广大师生提供模拟口译实景。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对口译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观摩模拟情景的同时受到良好的熏陶和锻炼,提高学生外语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3.3.2口译教学技巧的选择
在上面的章节里提到了口译训练的几种模式,这里可以为技能化为主导的教学提供借鉴意义。在应用型高校的口译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的模式是微格教学口译和3“P”口译教学这两种更为具体的模式。那么口译培训的专业技能主要分为以下几类:魔鬼训练和影子训练,分散使用注意力技能(cultivating split attention)、理解技能(listening comprehension)、重述技能(Reformulation)、译前准备技巧(Preparation)、视译技巧(on-sight interpreting)、误译处理对策(mistakes)、数字翻译技能(figures/numbers)、接力口译技巧(relay)等。
3.3.3具体教学举措设计
口译课程是本科高年级阶段的课程,一般开设两个学期,分别是大三的第二学期和大四的第一学期。这个阶段的英语专业学生已经修完了大部分相关的基础课程,比如高级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国家国情概况和英语语言文化等课程,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操纵能力和文化背景知识,所以在口译课程的第一学期应该主要以学生的口译技能培训为主,具体技能方法可以参照前文所提到的专业技能进行合理化的搭配组合。比如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和学生为主导的原则,可以在前期的课程中选用较为简单,易于操作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培训,例如理解、重述、数字游戏等技能,课程的后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深难度,糅合进接力、分散使用注意力、影子训练等技能培训方法。那么,第一学期的课程应当主要以技能训练为主,适量介绍分章节的口译练习,为第二学期的课程打下基础。参照前文提到的配套教材,即雷天放和陈菁主编的口译教程,可以做以下设计:每学期课时为18周,即36课时,每一周口译课为2个课时。第一学期以技能培训为主的训练可以安排如下:
听取信息,逻辑分析(1-3周),数字训练(4周),记忆训练(分散使用注意力)和速记训练(抗干扰练习)(5-8周),口头表述技巧,体态语(9-11周),语言重组技巧(12-14周),口译表达应对技巧(15-16周),接力口译(17-18周)。
在口译课程的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并适应了相关口译技能,这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可以适度重心转移,将完全以技能训练为重心转换到以专题内容为主体贯穿技能方法的使用的教学策略。这个学期可以分章节和专题内容对学生进行专题培训。专题内容应尽量选择应用型为主的专题,比如说迎来送往、会展活动、业务洽谈、庆典致辞、商务谈判等专题,因为此类专题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未来就业定向关联性较大。这样一来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让口译课程做到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针对这一学期18周的课程可以安排如下:迎来送往(1-2周)、会展活动(3-4周)、业务洽谈(5-6周)、庆典致辞(7-8周)、商务谈判(9-10周)、文化交流(11-12周)、礼仪致辞(13-14周)、旅游观光(15-16、全球环境(17-18周)。
实践性教学的大比重是口译教学区别于其它课程教学的重要一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口译课程教学更是如此。比如像微格教学实践中的微型课堂和反馈评价中的录像重放、自我分析、教学实习等环节,而配备有高端设备的同声传译教室就为这些教学环节的实施提供了极大的可能。
通过以上对口译教学模式的梳理,分析了国内口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以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思路等。但是以往的口译教学研究多半针对宏观教学理念的阐述和针对研究生层次以及开设翻译院系的专业化翻译人才较多,而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口译课程的开设也和其办学定位相一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环节的设置等一定是与其他院校不同的,所以不能将现有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和具体的教学实施策略照搬而用,否则效果一定会适得其反。所以本文正是针对此类现状,勾勒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口译课程设置思路和具体教学环节的框架,尤其是以笔者所在的池州学院为例,对口译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初步的构想。接下来我们会充分运用同传教室的优势对口译课程进行具体的实证性研究,以期构想在实证研究后的教学效果,再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GILE D. 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 Ame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34-35.
[2]JONES R.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50-52.
[3]艾娣雅.口译教学思考[J].语言与翻译,2000,(2):51-54.
[4]鲍晓英.帮助学生实现口译“信”的标准——记忆心理学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界,2005,(3):37-42.
[5]崔洪,吴娜.如何加强口译教学中的听力训练[J].外语电化教学,2006,(2):44-48.
[6]古琦慧.口译课程发展刍议——译员能力的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9,(4):109-112.
[7]管玉华.构筑特色翻译专业本科同传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以复旦翻译系为例[C]∥仲伟合.口译在中国:新趋势与新挑战.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8-71.
[8]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80-83.
[9]雷静.口译学习策略与学习风格的概念拓展及结构要径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16-18.
[10]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18-21.
[11]陶友兰.基于语料库的翻译专业口译教材建设[C]∥仲伟合.口译在中国:新趋势与新挑战.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64-68.
[12]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4):63-65.
责任编辑:陈凤
作者简介:鲁萍(1982-),女,安徽池州人。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jyxm404)
收稿日期:2015-10-15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868(2016)02-01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