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课”引发的变革与发展的隐忧

2016-03-26 14:00李慧芳林夏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慕课

李慧芳,林夏

(1.河海大学 文天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32001;2.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32001)



“慕课”引发的变革与发展的隐忧

李慧芳1,林夏2

(1.河海大学 文天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32001;2.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马鞍山 232001)

摘要:与传统课堂相比,慕课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不能忽视实施慕课可能存有某种隐忧。慕课盈利的发展趋势不利于健康教育生态的营造,慕课作用的神化否定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慕课; 慕课与微课的区别;慕课引发的变革;慕课发展的隐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信息爆炸的新世纪,网络教育是21世纪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热点,任何一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都会为课堂教学开辟新途径,为教育改革注入新的活力。纵观各种网上视频公开课和近几年兴起的微课、慕课,这些教育技术正顺应了21世纪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全民化的发展趋势。

然而,微课、慕课的兴起是否真的如一些大家预言的那样,“由于慕课的兴起,50年后世界上只剩下10所大学传递高等教育”,“高校不顺应潮流就会遭遇灭顶大灾”。笔者在查阅有关慕课的文献之后,发现很多学者似乎神化了慕课的作用。相比之下,笔者更赞同圣母大学教授帕特里克·迪恩所言,慕课并不是激进的革新,它只不过是几十年来大学追求现代化的一些趋势的自然延伸而已。如今,慕课正在国内高校应声而起,但是有很多高校教师对慕课知之甚少,甚至是非常陌生,还有些老师混淆了慕课与微课的概念。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梳理出慕课与微课的区别、慕课的实质性突破、以及它在我国教育系统中实施可能存在的隐忧。

1 慕课的发展

风靡全球的慕课是MOOC的英译名,全称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首次提出“慕课”这一术语的是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和国立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高级研究院布赖恩·亚历山大[1],随之在美国顶尖高校以及全球如雨后春笋般开展了起来。慕课的建设需要借助网络平台来实现,Coursera、Udacity、EdX是目前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三大“慕课”平台,语言以英语为主。我们国家第一个开始参与慕课建设的是香港中文大学,紧接着香港城市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纷纷宣布加入。2013年9月,北京大学就开设了4门慕课开始了全球教学。到目前为止,参与慕课建设的高校一般都是国内的一流大学。

吴万伟在《慕课热的冷思考》一文中称“2012年是国外意气风发的慕课年,2013则是慕课频遭失败和质疑的一年[2]。”而我们国内高校慕课的建设却在质疑的一年中掀起阵阵浪潮。这也许体现了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和教授们对慕课的肯定,抑或是在慕课建设的探索中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学改革。

2慕课与微课的区别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是眼下教学改革的热门词,吸引了很多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以及与同行进行交流的时候,笔者发现有不少人混淆了慕课与微课。譬如:王秋月在《专题研讨》期刊上发表的《“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一文中提到:“事实上‘慕课’所提倡的“先学”已不是新课改意义上的‘先自学’,而是‘先听课’。所谓“先学后教”,是在老师没有讲授之前让学生自学课本,并特别强调在课堂上自学,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再进行点拨。而现在的‘慕课’是‘先听课’......[3]”,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混淆了“慕课”和“微课”。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门“慕课”其实就是一门在线课程,它融合的是学习的整个过程,教师和学生都不需要出现在教室里,学习者自由地选择时间、地点进行学习,在线完成学习最终通过参加考试拿到学分。而微课才是“用在课前,可以结合学习任务单实现导学功能,即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4]。”

黎加厚教授对微课定义如下: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5]。我们可以理解为微课是以短小精悍的微视频为教学载体辅助课堂教学的展开,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常规的课堂教学进行整合。而慕课则是基于现实的网上课堂教学,属于正式学习范畴。如果我们说微课是整个教学组织中的一个环节,慕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

慕课与微课既有联系又有本质性的区别,微课在慕课浪潮下兴起,我们要对慕课与微课要有基本的认识,只有这样这些新兴的网络资源才能健康持续有效地发展。

3慕课引发的三大变革

较之以往的网络公开课,慕课的不同之处不仅在于它是免费的,最重要的是它融合了学习的整个过程。任何学生都可以通过慕课平台,自由地获取学习资源、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在线学习者交流分享观点、了解学习进度,并且可以通过参加考试最终拿到证书。另外,“慕课”不仅让别人看到学习者学了什么,还能记录其学习过程,评价其学习情况,检验其准确掌握知识的程度[6]。与传统课堂相比,笔者认为慕课有三大显而易见的转变。

3.1封闭课堂向开放课堂的转变

李斐指出“慕课”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这个平台试图将传统高等学校的课堂教学活动转移到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习者在这个虚拟的教室里自由的学习[7]。慕课模式的发展改变了教学过程中原有的职能,教师和书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只要你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你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免费享有世界顶尖大学的精英课程。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拆除了大学的围墙,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了高校联合办学的发展步伐。这样一来,国与国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资源的共享成为现实。慕课的开放性、快捷性为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了崭新的渠道。

3.2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

我们的教学改革一直都在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慕课的出现真正促使了这一目标从理想转为现实。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教师一味地在讲授,学生被动地在聆听。虽然也有些许的互动,但互动的形式大都是授课老师提前设置好的问题,学生机械地回答,抑或是教师就课堂随想到的开放性的问题,由于学生的紧张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根本谈不上思维火花的碰撞。慕课除了可以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还可以自由地与老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换句话说,慕课平台上的学习真正地聚焦于学生的“学”,赋予了学习者更多的自由,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如果学习者能以较高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监控能力充分利用慕课资源,慕课就成功地实现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到慕课平台上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3.3教师个体到教师团体的转变

一直以来,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所以很少有教师集体讨论教学方法的活动,即使有也只是形式而已。再加上教学考核关系到教师个人的利益,教师更不愿意坦诚布公的交流想法,这势必导致了教师合作精神的缺乏,而慕课的建设让教师协作精神重新得以发挥。在慕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中,要求不同的教师担任不同的角色,他们的密切配合为优质慕课的产生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门慕课要想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它除了对授课教师本人有很高的素质要求外,它还需要知识的创新,这个时候集思广益往往比个人冥思苦想的效果来得好。

4慕课发展的隐忧

在这近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慕课建设稳步发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其发展路程向上观之, 我们可以看出为改进教育质量,各方教育人士可谓是费尽心思,克服各方面的挑战,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但在肯定慕课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正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察觉到慕课发展道路中可能出现的隐忧。

4.1神化慕课的作用否定教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我们不否认慕课给高等教育带来的积极的重大的影响,但也不应该过分夸大慕课的作用,慕课更不会取代大学的课堂。李斐和黄明东指出“慕课的出现可以迎刃而解国内高等学校费尽心机地进行的教学改革、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的培养[7]。”我们的大学有着自己的模式与生命力,任何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课堂,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使我们的教育得益于迅速发展的信息和传媒,而不是去思考如何让教育技术替代课堂教学。如果一味的盲目跟风,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对慕课的投资和效果要有客观的认识。

根据网易公开课的一份统计数据,观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比例仅占13%[8]。这个数据是否意味着我们高校的公开课质量差还是我们的教授水平低?近些年,笔者一直在网易公开课上学习,获益匪浅。国内如此多的免费的优质公开课资源,学生不享用,怎么就能断定慕课的推行就会导致大学的消亡?难道就是因为慕课有互动的平台,结业后可以获得证书?目前,国内不少名牌高校的教师已激情澎湃地投身于慕课建设,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陈江坦言:与其说是激情,还不如说是迫于危机、压力。因为我们或多或少都在担心我们的大学是不是会真的像学者们鼓吹的那样再过多少年完全被慕课取代。其实不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不管进行怎样的教学改革,都不能忘却教育有两大宗旨:除了授业还有育人。慕课可以授业,但学生人格品德的培养与文化的传承,是慕课等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模式所代替不了的。只有通过常规的课堂教学,我们才可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而慕课了解的只是学生的成绩。

4.2忽略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

如果中国人都去学国外大学的“慕课”,这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会很大[6]。首先,中国人不会都去学国外的慕课。现在网络上有引人注目的国外的TED讲座,网易公开课上有哈佛教授的公开课。试问有多少中国人观看了呢?其次,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慕课这种教育方式并不适合每一个大学生。我们很多人看到的只是慕课可能给高校带来的冲击性的影响,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方面,慕课对学习对象的要求比较高。目前,“慕课”的众多学习者更多的是名牌大学的学生和教师,还有就是社会上的精英。有些慕课建设者也打算今后的慕课课程倾向研究生教育。另一方面,丰富充足的教育资源是否一定会提高学生优异的成绩,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呢?慕课的开设对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很高的要求。优秀的学生学的轻松,没有压力。而对于有的大学生,也许学习往往有始无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慕课的开展还要求构建学生教育技术的使用技能和应用策略的培养,这不是短期内可以速成的。如果我们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去追随慕课,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导致慕课的学习成为逢场作戏。所以,是不是所有的高校都需要投身于慕课潮流中?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老师可以突破时空和区域的限制,学习全球优秀的教育资源,综合利用慕课教学,强化传统教育。桑新民等人指出“慕课”所隐含的最重大价值,是引发了世界名牌大学之间一场极其深刻、激烈的文化教育博弈[9]。这意味着没有必要让全民投身于慕课建设。我们国家的一流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建设一些优质的慕课,以此将我们国家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此外,还可以扩大教育渠道,占领教育领域先驱之地。

4.3慕课盈利的发展趋势不利于营造健康的教育生态

慕课迅起与美国,美国的教育发展模式大都是随着商业模式发展,所以追求利益是目标之一。另外,在技术开发层面,目前的“慕课”课程大多都是依靠IT公司帮助完成,著有影响力的三大慕课平台之一的Coursera在很大程度上就对企业产生了依赖性[7]。由此看来,“慕课”的商业化趋势发展是必然的。一旦高校与企业联合起来建设慕课,虽然高校在建设平台方面省心了,但这样的发展容易使高校被企业控制。企业为了追求最大收益,可能就会要求学校提供可以为他们赢取利润的课程。片面追求课程的功利化和商业化终会违背慕课建设的初衷。

换言之,一旦慕课的发展以盈利的模式展开,带着商业目的,强加于老师和学生身上,这种以商业投资推动网上学习的实质也许就是旨在期待教育资源批量生产、售出,最终实现利润的最大化[10]。这样的话,能否为慕课的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圈就成了未知了,慕课的发展能否持续也即将成为问题。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有自己产生的土壤,但也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取其优点,为教育所用,这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持的一致目标。微课也好,慕课也罢,任何新兴教育模式走进课堂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天花乱坠的炒作有可能只是欺骗了我们,使我们相信如果不追随潮流就会落后于时代,而事实上,或许卷入潮流的才是少数派[11]”。

5结语

我们不否定慕课的出现能促进教学相长,能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当下,网上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种优质资源的共享,比比皆是,但并不是像大家预想的那样让大多数人受益。换句话说,爱学习的人总是能找到学习之道,不爱学习的人,开辟了万条道,他们照样不学,这势必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谁又能断言耗费巨额的资金投入到慕课的建设中就一定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言,笔者认为任何一项新的教育模式的诞生与发展,我们一定要有客观的、理性的认识,结合国家的教育发展现状以及自身的优势,在改革潮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这才是可取之道。另外,任何新兴教学资源的出现都不会代替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能否认教学是活生生的人在教,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个性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上来反思,复杂鲜活的教育模式应该对现有的教育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一种教育模式的作用的大小,不在于研究者说的如何,关键是要看它对教育的指导效果如何。教师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与质量,不能盲目追求潮流,而应有效地将教育模式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最大效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MoocGuide:HistoryofMOOCS[EB/OL].[2015-01-28]http:∥moocguide.wikispaces.com/1.+history+of+MOOC%27s.

[2]吴万伟.慕课热的冷思考[J].复旦教育论坛,2014(1):10-16.

[3]王秋月.“慕课”“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实质及其应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4(8):15-18.

[4]郑小军,张霞. 微课的六点质疑及回应[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2):48-53.

[5]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 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3(4): 10-12.

[6]李志民.“慕课”的兴起应引起中国大学的觉醒[J]中国高等教育,2014(7):30-33.

[7]李斐,黄明东.“慕课”带给高校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高等教育,2014(7):22-26.

[8]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2):89-92.

[9]桑新民,谢阳斌,杨满福. “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 2014(4):12-15.

[10]孟庆宁. “慕课”热潮重释:现实困境、行动逻辑与文化反思[J].江汉论坛,2014(4):66-71.

[11]约翰·巴格利(加),陈丽等译. 反思MOOC热潮[J]. 开放教育研究, 2014(1): 9-17.

[12]欧阳荣华,陈德祥.教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刘琳

Innovation Caused by MOOC and Worries of Development

LI Huifang1, LIN Xia2

(1.Wentian College, Hohai University, Maanshan 243031, China; 2.Maanshan Technical College, Maanshan 243031, China)

Abstract: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lassroom, MOOC makes personalized learning be possible, having substantive breakthrough to some degree. However, there is a fact that some hidden worries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MOOC. The trend of seeking profit from MOOC is not favorable for creating healthy education ecology, the deifying of the function of MOOC negates teachers’ influence in class and neglect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 of students, which results in the waste of teaching resources.

Keywords:MOOC; differences between MOOC and Micro-class; innovation caused by MOOC; hidden worries in MOO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4-0103-04

作者简介:李慧芳(1986-),女,安徽怀宁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3358)

收稿日期:2015-00-00

猜你喜欢
慕课
基于慕课的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慕课结合传统教学对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慕课”浪潮下高校教学改革探讨
自媒体时代慕课对民办院校高等化学教学的意义与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农业高校“慕课”建设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浅谈职业院校慕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