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敏
(武警政治学院 党的建设教研室,上海 200435)
创新思维的制约因素及培育路向
郑敏
(武警政治学院 党的建设教研室,上海 200435)
摘要: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创造革新和突破超越。创新思维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固有观念的桎梏、思维定势的枷锁、传统教育的误区和从众心理的束缚等方面。克服创新思维的障碍因素,需要在知识和思辨的有机相辅中,着重培育批判和怀疑精神;在逻辑和非逻辑的有机统一中,着重培育直觉和灵感思维;在创新环境和人格的有机结合中,着重培育好奇和独立特质。
关键词:创新思维;制约因素;培育路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注意学习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做好领导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1]要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破除旧思想,打破旧思维,突破旧观念,必须依赖于思维的自由创造,因为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只有在思维领域,人们才能进入自己的“自由王国”。同时,思维创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我们在如何把握创新思维的本质及特征、如何辨析创新思维的制约因素、如何突破创新思维的障碍束缚等问题上,厘清理论脉络、明确实践逻辑。简言之,如何培育创新思维,已然成为创新思维教育革新的重要课题。
1创新思维及其基本特征
“创新”是一个舶来词,英文是“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innovare”,释义为“更新、改变、创造新的东西”。自1912年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第一次把“创新”引入经济领域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逐步扩展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社会概念。广而言之,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扬弃旧事物、旧思想或旧方法,创造出前人或他人尚未创造过的新颖而独特的且具有更高效益的行为或成果。
关于“创新思维”,目前学界尚未达成统一认识,可谓见仁见智:有学者指出,创新思维亦可大致称为创造性思维,“是指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活动”,“是指思维上的创新,是指创造(或者说是‘产生’)一个新的思想、观点、知识等。”[2]有学者认为,“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3]有学者提出,创新思维“是以解决科学或艺术研究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为前提,用独特而新颖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有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等心理过程。”[4]有学者指认,“思想的解放和思想的自由,是创新思维的本质,也是实现创新的关键。”[5]有学者认为,“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一个系统。其中,实现思维的出新是它的功能性本质;实现对原有思维结构的超越是它的结构性本质;在逻辑与非逻辑统一的基础上实现思维素材的超逻辑组合是它的过程性本质。”[6]等等。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创新思维”的基本图景在于:①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②创新思维是对旧的思维模式或原有思维结构的突破或超越;③创新思维需要一定的知识、经验、方法、智力等思维素材为基础或条件;④创新思维是一个多元思维方式(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立体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等)的综合系统;⑤创新思维是一个产生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或新事物的思维过程。
鉴此,也可进一步概括出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一是求异性,突出表现是冲破固有思维观念的束缚,打破固定认知模式的禁锢,蹊径独辟,标新立异。二是独创性,突出表现在思维方式、方法、结论上,能够提出新创见,作出新发现,实现新突破,开拓问题,延展视野,思路开阔。三是变通性,主要呈现为发散性(多向性)、灵活性和跳跃性,突出表现为逻辑渐变过程中思维向度的自由、思维方式的开放和思维空间的立体。四是综合性,突出表现为思维的广阔容量和跨度张力,是一个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多结构、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最优化的整体性活动。五是超越性,亦称预见性或超前性,突出表现是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通过联想、推测与判断,作出正确决策的一种思维方式或方法。
2创新思维的制约因素
一般而言,制约思维创新的障碍因素主要在于主体自身思维方式中的固有观念和习惯定势,以及来自传统教育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等。
2.1固有观念的桎梏
“观念是内化于人脑潜意识中的观点和认识,人们在思维过程中,反复运用某种观点、认识去思考、评价问题,久而久之,这些观点和认识被积淀到大脑深层意识之中而达到了‘无意识’状态,这就形成了观念。观念作为思维模式的主要构成要素,对人的认识活动起着巨大的制约作用。在人脑思维加工过程中,主体对材料的选择、组织,对问题的评价、解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念。”[7]观念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思维的惯性力,既可以顺向激发人们的思维活力,进而对人们行为产生促进与推动力;也可能逆向产生思维惰性,不容乃至拒斥新思想和新事物。在后一种情况下,原本适时的观念即变成了过时的观念,即传统观念。受其影响,人们往往会封闭保守,墨守陈规,拒斥新思路、排斥新方法、扼杀新构想,用老眼光、老套路、老方法应对新问题、裁剪新事物,无法实现对原有认识和现存世界的突破与超越。与传统观念相应的,还有一种固定观念,即人们在特定科学领域或实践领域内形成、固化的一种观念。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传统观念侧重从历史层面的时间维度,而固定观念侧重从共时层面的空间维度,禁锢思维创新的。
2.2思维定势的枷锁
思维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人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倾向性。思考时,思维定势以惯性的倾向或方式支配着人们在新问题面前习惯地依据原有思路进行思考。思维定势与固有观念不同。虽然观念也会形成定势,但思维定势更多地来自以往思维时形成的方法习惯。观念是认识内容的积淀,而定势则是认识方式、方法的积淀。本质上,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习惯。如同固有观念,思维定势在解决经验和模式范围内的常规性问题和例行性工作是有用的,可以使我们驾轻就熟、简捷快速地对问题作出反应,但它同样只能成为创造性问题解决的一种障碍,使得人们困囿于思维惯性,局限于固定反应,受制于原有框框,产生一种不假思索按照原有思路方法处理问题的心向作用,从而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创造。
2.3传统教育的误区
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传统教育的重点却是偏重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形成所谓“3’R式”(读、写、算方式)的知识传授教育。心理学家R﹒H﹒麦金认为,教育领域长年累月的3’R教育,不能使主体直接感受鲜活的视觉意向,只能利用一些间接获得的、已经条理化的或已纳入既成规范的知识,陷于思维的既定程式,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由地选择和创造,更难以突破已有规范创造新事物。传统教育的另一误区在于把创新教育仅仅理解为创新思维的训练,热衷于单纯进行创造性思维技法或发明创造技能的训练,而脱离知识累积和哲学反思的创新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再者,传统教育中过分强调养成“听话”的品行,忽略个体差异,讲求整体划一的教育理念,忽略了创新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习惯的鼓励和培养,塑造了人们遵从同一的思维方式,扭曲和抹杀了受教育者的认知风格和独特个性,歪曲和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和创造的核心,故而压制了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火花和创新意识的萌发。
2.4从众心理的束缚
“从众”,俗称“随大流”,是一种普遍存有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在知觉、认识和判断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一致认知的心理倾向和行为方式。某种行为标准一经大众认可,就会成为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产生“规约”作用。这时个体往往会将社会规范作为正确与否的判定标准,改变自己的思想言行,表现出从众的心理和行为,一定程度上也压制着社会成员创新意识的诞生。人们从众心理最突出的表现,在于“唯上唯书”式的盲从权威。长期以来,“官本位”意识、身份认同、圣人神化等封建思想的遗毒,以及“述而不作”、“注而不作”、“编而不作”“注经式”文化传承的风行,造成了大家“唯上唯书”盲从权威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习惯,使得人们不管遇到和解决什么问题,总是企图在唯上级旨意和圣人圣言中寻求确定标准的现成答案,对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新见解的创新思想斥之为“异想天开”、“标新立异”,以致不敢“越雷池半步”,瞬间将所谓“出格”的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成为思维创新的又一障碍。
3创新思维的培育路向
在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阻碍因素,激发创新潜能?如何开展教育革新,培育创新思维呢?拙以为,必须坚持做到如下三个重要之点:
3.1在知识和思辨的有机相辅中,着重培育批判和怀疑精神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8]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思维发展的原材料,因为“无内容之思维成为空虚,无概念之直观,则成为盲目。”[9]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创新思维只能是一个“贫乏”的、“空洞”的“思维空间”。事实上,创新思维的品质与知识广博的程度密切相关,我们的知识越丰富,产生独创性设想的可能性越大。
当然,从事实到理论以及从旧理论到新理论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通道,“只有最大胆的思辨才能把经验材料之间的空隙弥补起来”[10],才能超越这一逻辑的断缺和鸿沟。显然,培育创新思维不能拒斥哲学思辨。而怀疑与批判又是思辨的先导。“批判思维可不仅是摒弃任何特定的尝试和猜想,而且是摒弃一种人们称之为更深刻的猜想——‘一切可能的尝试’范围的设定。”[11]换言之,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普遍怀疑、辨证否定的批判态度,也是创新思维的起点和前提。
这就要求我们,培育怀疑和批判精神,就是要用陌生的目光看待问题,把哪怕是再熟悉的事物也要当作陌生的事物来看待,在显而易见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用审视的目光观察问题,在所谓“天经地义”、“习以为常”、“不言而喻”等所谓不疑之处有疑;用批判的目光反思问题,在反思传统中大胆质疑,敢于否定陈规陋习的束缚,打破条条框框的禁锢,挑战权威结论的界限,对创新实践始终保持一种“怀疑一切”的敏感,自觉批判的意识,大胆而合理地怀疑,“否定之否定”地批判,如是,才能培育出主体的思想张力和创造活力,才能作出新的创意发现和创造发明。
3.2在逻辑和非逻辑的有机统一中,着重培育直觉和灵感思维
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既是逻辑思维的推论结晶,又是非逻辑思维的创新结果。逻辑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科学创造,但并不意味着在科学创造中毫无作用。相反,创新过程是逻辑的渐进过程与非逻辑的跳跃过程的有机统一。逻辑的任务不是保证产生新知识,而是证明已经获得的知识的科学性,即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用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满足确定性、无矛盾性、一贯性等规则,使思维的素材按照一定逻辑联系集中指向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检验理论的预见能否为实验所证实。换言之,“逻辑所涉及的只是证明的前后关系”[12],严密的逻辑只有对创造结果作评价时才能发挥它的检验性功能,而创新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在突破原有的肇始阶段,只能是超越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的“非逻辑思维”和“非理性因素”。
按照钱学森先生的划界,整个思维科学除了抽象(逻辑)思维外,还包括形象(直觉)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而非逻辑思维最直接的实现形式就是直觉和灵感。“直觉”就是直接的觉察,“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13],是依据对经验的共鸣的理解超越逻辑的程序,达到对事物本质洞察的一种思维形式。“灵感”则是直觉的特殊形式,是在对问题百思不解、思维阻塞的过程中,由于思维内部某个信息的涌出或者思维外部某个信息的介入,无需经过严格的逻辑证明,豁然开朗使问题得以澄清的顿悟。尽管直觉和灵感是一种偶然获得的过程,但“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14]显然,直觉和灵感思维是主体在偶然的外部诱因刺激下,对内外信息进行的非常规逻辑或反思维定势的编码而形成的认识突破,是想象在瞬间完成的内心意向的整合。
因此,培育直觉和灵感思维,就是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思维活动中敢于和善于设定知识材料不充分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活动,养成非逻辑思维的习惯;要学习有关创新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思维训练培养习得能力,在学习理解之后反复练习的实践过程中,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激发内在的创新冲动;要养成大胆设想的习惯,敢于违背和冲破既有的知识结构和逻辑规则,抽出足够的时间思考和思索,让思维翱翔于现实之上,在思维的自由王国里“意外”发展,激活直觉和灵感的潜在意识。
3.3在创新环境和人格的有机结合中,着重培育好奇和独立特质
遗传因素固然是创新思维发展先天的前提和基础,但后天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却很多,个人的生活经验、人格特征、社会环境以及教育方式等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促成因素的种类繁多且作用机制复杂,这里我们只择环境和人格因素概述分析,旨在明示其应在创新思维发展中不可忽视的方面。换言之,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和创新型人格的塑造。要激发创造者的创造热情和创造潜能,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创造者确信社会是真正关注、认可和需要他们及其创造创新和创造成果。这就需要我们营造一种民主、宽松、融洽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利于树立主体意识、解放人的个性、敢于独立思考并大胆表达意见的制度和舆论环境,为创新型人格塑造提供延续创造生命的社会土壤和无形动力。
关于创新型人格,叶亦乾先生界说的八个特点会有启迪:①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②旺盛的求知欲;③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善于思考;④知识面广,善于观察;⑤工作中讲求理性和严肃性;⑥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⑦富有幽默感;⑧意志坚定,品质出众。[15]其动力因素的核心就是“好奇心”和“独立性”。这也是爱因斯坦心目中的两种心智境界:“一是‘神圣的好奇心’,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以及在这探究中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另一是‘内在的自由’,即主要是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17]正是这两种状态的激活,才实现了知识经验信息的“创造性转化”,才构成了发现问题本质或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的创新思维。
显然,培育好奇和独立特质,就是要培养观察和探索问题的广泛兴趣和对新知识强烈的求知欲望,以愉悦而又稳定的创新心态和强烈而又理智的创新激情,保持创新思维活动处于良性活跃的自由心境;要借助利用惊奇、设置疑惑、应对困境、直面矛盾等方法,激发主体自主、自由、自信、满足的学习动力、成就动机和创新思维;要培养敢为天下先的独创意识、敢于冒险的创新精神和坚定明确的创新动机,锻造创新思维发展的强大力量;要接纳创造主体相隔集体性的“单独性”、脱节紧张状态的“闲散状态”和远离理性思维的“自由幻想”,激发创新潜能更好地得到释放、实现和发挥。这样,创新思维的培育才能现实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2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2-9-2.
[2]余华东.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 (1 ): 1- 9.
[3]姚本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2:272.
[4]金哲.世界新学科总览[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617.
[5]孙显元.创新中的思维自由[J].安徽大学学报,2006(1 ):1- 7.
[6]张义生.论创新思维的本质[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4 ):28 - 31.
[7]张义生.阻碍思维创新的主要因素[J].南京社会科学,1999(12):20 - 2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9][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 蓝公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71.
[10][美]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585.
[11][英]K.R.波普.无穷的探索——思想自传[M]. 邱仁宗、段娟,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59.
[12][德]汉斯·赖欣巴哈.科学哲学的兴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79.
[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M]. 李匡武,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256.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0.
[15]叶亦乾.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5.
[16]周国平.教育引导人类的心智生活[N].光明日报,2002-10-22.
责任编辑:张晓辉
On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raining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the Paths
ZHENG Min
(Department of Party Construction,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of Armed Police, Shanghai 200435, China)
Abstract:The essence of innovative thinking is related to creation and transcendence. There are four restrictive factors, including the fetters of old idea, shackles of stereotyped thinking, misunderstanding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and restraint of mass-following psychology.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obstacles, criticism and skepticism should be assimilated into knowledge and speculation; intuition and inspiration thinking should be fostered both in logical and illogical fields; curiosity and independent quality should be cared both in innovation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shape of personality.
Keywords:creative thinking; restrictive factors; fostering paths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4-0076-04
作者简介:郑敏(1971-),女,安徽固镇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党的创新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2105SDS003)
收稿日期:201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