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书君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
——以武汉市形象宣传片《大城崛起》为例
黄书君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形象宣传片陆续在西方主流媒体播出。提高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翻译质量,对建立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内涵起着重要作用。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对武汉市城市形象宣传片《大城崛起》进行翻译批评和赏析,有助于开拓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进一步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适用范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城市形象宣传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不少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在西方主流媒体播出。2009年中国商务部联合4家商会在美国有线新闻网(CNN)投放了“中国制造”广告,2011年由国新办发起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的人物篇亮相于纽约时代广场。随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陆续展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上,如成都、上海、武汉、苏州等。这些宣传片都选择了英语作为主要的外宣语言。在全球化的总趋势下,在中国加强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的新势头下,将生态学引入翻译中,从理论高度准确地指导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翻译,对建立城市形象、传播城市内涵起着重要作用。
笔者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1~2015年的论文进行检索,将“生态翻译学”分别设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查找到了1145、721 和709条论文结果,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完善;对译本的分析研究,如分析经典译著、公示语、电影篇名和字幕、新闻传播文本;对译家翻译思想的实证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实证研究。将“城市形象宣传片”分别设为“主题”“篇名”和“关键词”进行检索,分别查找到了86、79和19条论文结果,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宣传片的形象建构,如文化因素、视觉表征和音乐特点;宣传片的传播方式,如传播策略、传播价值。将“生态翻译学”和“城市形象宣传片”共同设为“主题”进行检索,只有1个结果——《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形象提升》,然而该文是“以景点介绍文本和旅游事件志愿者宣言的英译为例,探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旅游形象提升”[2],并非以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为研究对象。
鉴于生态翻译学在翻译研究中的运用,以及生态翻译学翻译方法“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可操作性,将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英译置于该理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和思考,扩大了生态翻译学适用性的外延,也开创了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的新范式。
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这一理论是国内学者胡庚申2001年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提出的。该理论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运用在翻译学中,提出了两个核心概念“选择”和“适应”。如果说翻译是指“以译者为中心的、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3],那么,翻译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则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4]。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3]。不难看出,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在进行城市形象宣传片翻译时,译者要全面分析和把握原语的翻译生态环境,然后不断进行适应和选择,结合二者,在原文和译文之间进行语言、文化和社会等生态环境的协调和转化。除此之外,生态翻译学还提出了“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的翻译方法。“三维”即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这一方法为译文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阐释空间和多元的评判标准。
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建立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城市的识别符号通常由城市形象口号、标识(Logo)和宣传片这三种表征系统构成。在这三点中,城市形象宣传片以其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的优势,对建立和推广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发挥着重要作用。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定义为:在一定时间内,展现出城市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建筑、交通、街道、旅游景点、历史沿革、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人文风采,而且包括民族服饰、名胜特产、人情往来、男女情怀、俚语方言等的电视专题片[5]。城市形象宣传片片长一般为5~20分钟,是城市文化和内涵的历史积淀的外在体现,通过宣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形象的方式,吸引旅游、投资,有效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根据英国翻译学家Newmark对文本类型的划分,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文本属于号召性文本。号召性文本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号召读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译者在翻译这类文本时,应遵循“读者第一”的原则——把目标语读者放在首要位置。为了使读者按照作者的意图做出反应,译者可以充分利用目标语的优势,不拘泥于原文的表达方式,可视情况重新组织结构,甚至不惜牺牲原文的部分信息,以使译文地道、流畅,尽量达到与原语同样的效果。赖斯提出的视听型文本(多媒体文本),可以用于辅助和补充其他的文本形式。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展示方式兼具二者的特点。鉴于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文本类型和内涵,本文从作者、受众(读者)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分析译者所处的生态环境。
从作者的角度出发,设计和制作城市形象宣传片的目的是:塑造城市形象和定位;发挥媒介作用,带动城市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向世界范围输出中国城市文化理念和价值,增进对中国城市特色的了解。因此,译者需要考虑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城市形象宣传片的受众是国外友人,他们是翻译质量的最终评判者。由于语言、地域、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国外友人对中国不甚了解,就算居住在中国的外籍友人,如果不是长时间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也很难说了解该城市的历史轨迹和文化根源。在国外播放的宣传片可能会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某个城市的最初途径,因此宣传片的翻译质量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受众对整个城市的第一印象。
勒弗维尔认为,权力、意识形态、制度及操纵影响着文学文本的接收、接受或排斥[6](P127~130)。翻译活动受到意识形态的控制,意识形态决定了译者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因此,译者在翻译前必须充分考虑原语和译语国家的意识形态,将英语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对比,然后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建立良好的中国城市形象。
武汉市于2015年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英译研究对传播武汉市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招商引资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翻译时,既要能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感染受众,获得所期望的反应。武汉城市形象宣传片《大城崛起》目前共有3个官方版本,一是中文配音和中文字幕版,二是中文配音和中英文字幕版,三是英文配音和英文字幕版。第二版的中英文字幕是逐句翻译且一一对应的,但是与第三版英文配音和英文字幕版中的翻译有细微差别,本文将用“三维”转换理论对中英文字幕版进行评估和分析。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译者对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是在不同的方面和层次上进行的,尤其体现在对语言形式和修辞风格的适应性选择转换[7](P134)。译者在翻译前,要了解国外受众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表达风格。汉语强调意合,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组合注重意义和功能,在外部形态上标志不明显,往往少用或者不用连接词和连接手段;英语强调形合,注重结构和形式,常用连接词和各种连接手段。例如:
(1)江汉关钟楼,和上海关一样,每天回荡着威斯敏斯特教堂的旋律,历数着她曾经的沧桑。
译文:The Jianghan Customs Clock Tower,like that of the Shanghai Customs House,echoes the melodies of Westminster Abbey every day,reminding us of the many vicissitudes she has witnessed over the years.
该译文中,译者并没有把“历数”按照字面意思直接翻译为“enumerate”。“enumerate”的施动者应该是人,而该句中的“历数”经过分析应该是指“钟楼”。因此,译者用“remind of”的ing分词作状语进行了解释,很巧妙地解决了英语中逻辑主语应保持一致性的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该句中有一处翻译出现了词性误用的问题。“echo”这个词作为“回声、回荡”时,在朗文词典中的解释是:
1.[Intransitive verb often+adv/prep]if a sound echoes,you hear it again because it was made near something such as a wall or hill.
E.g.The thunder echoed over the mountains.
2.[Intransitive verb]if a place echoes,it is filled with sounds that are repeated or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E.g.The hall echoed with laughter and stamping feet.
通过这两个解释可以看到,echo表达“回声、回荡”的意思时,均为不及物动词。例子中的“钟楼……回荡着……旋律”很明显符合词典中的第二种解释,故应该用echo with。
(2)她(武汉)所拥有的166个湖泊中,东湖摘取了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桂冠。
译文:Of her 166 lakes,the East Lake is recognized as the largest urban lake in Asia.
在该译文中,译者没有将“摘取……桂冠”中的“摘取”直译为“win”。因为“win”的逻辑主语往往为人,而非事物,所以译者运用了“recognize”的被动语态,使之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3]。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传递的工具。翻译原语中出现的文化信息时,必须考虑到“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在宣传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历史时期和历史典故等,必要时译者均可采用加注法和释义法补充相关的文化信息,也可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缩小文化理解差异。例如:
(3)自古传说的大禹治水、伯牙摔琴、木兰从军无不源远流长地印证着武汉人的优秀品格。
译文:Classic legends like Yu the Great,Boya,and Mulan all demonstrated the unchanged excellent character of people of Wuhan.
原句介绍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以及相关典故,他们是武汉人的杰出代表。在译文中,译者按照字面意思,将“自古传说的大禹治水、伯牙摔琴、木兰从军”笼统地翻译为了“Classic legends like Yu the Great,Boya,and Mulan”,但这三个名字对于全然不了解武汉或者中国的国外受众而言,理解起来依然困难,翻译中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相关信息,才能很好地传递文化内涵。如大禹治水的传说可译为“Classic legends like Yu the Great,who have rescued many people trapped by flood by dredging channels to lead the floodwaters to the sea through 13 years of unremitting efforts.”
(4)然而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做梦都想不到,他的汉阳兵工厂“汉阳造”步枪,竟使三百年的清王朝倒台。
译文:Zhang Zhidong also established Hanyang Arsenal,however,as an important official in late Qin Dynasty,Zhang Zhidong might never imagine those“Made in Hanyang”Rifles became weapons to topple the Qing Dynasty and bring its 300-year reign to an end.
该例中出现的朝代可以使用国外受众熟悉的公历年表示,用括号标注具体年份,如“Qing Dynasty”(1644~1911)。原文中的“张之洞”也可以通过括号标注其生卒年,让观众在熟悉的纪年方法中将其与本国同时期名人形成对比,加深印象。
需要指出的是,该句中有一处拼写错误“Qin Dynasty”。“Qin”与“Qing”只一个字母之差,但是译出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Qin Dynasty”指的是秦朝,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7年,与清朝相差了大约两千年。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翻译时要做到:翻译出来的东西可以做事情(侧重客观效果),运用翻译可以做事情(侧重主观能动)[3]。译者在翻译城市形象宣传片时,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译文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引起国外受众对某一城市的兴趣,从而加深对这个城市的进一步了解。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注意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选择不同的翻译方法,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例如:
(5)新建成的地铁,将由两条快速增加到多条,构成地下交通网络。那句“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的老话将从生活中被删除。
译文:The newly-constructed Metro system will be expanded to many lines which will make up a vast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network.The old saying“no matter how fast or how long he walks,there is no way for a man to leave Hankou in one day’s time”will cease to be a part of our lives.
译者在翻译该句中的地铁“由两条增加到多条”时,没有逐字翻译,而是选择了省译,一是为了避免译文累赘,删掉了不重要的信息;二是最初建成的“两条”地铁线并不算多,若是直译出来反而会削弱“增加到多条”的宣传效果。在原文中有“紧走慢走走不出汉口”这句民间老话,表达了汉口的地域之广阔。这句话实际上为“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如果译者按照原句翻译为“no matter how fast or how long he walks,there is no way for a man to leave Hankou”则过分夸大了事实,让国外受众认为不切实际,所以译者通过增译的方式在句子最后补充了“in one day’s time”来限制时间,表述更准确。
要想更好地实现中国梦,中国需要向全世界展现自己的综合国力和形象,城市形象宣传片则是通向筑梦空间的一个对外宣传的小窗口,译者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净化窗口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下,从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多维度”地衡量译文,而非孤立地对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片面评判,可以有效地减少因错译和误译带来的不良影响,使译文传递最佳交际效果。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翻译方法“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来解读城市形象宣传片的英译活动,并以武汉市形象宣传片为例进行评析,借此开拓城市形象宣传片英译研究的新视角,同时也进一步论证生态翻译学理论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陈金莲.2001年以来国内生态翻译学研究综述[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2]陶潇婷.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城市旅游形象提升[J].长沙大学学报,2014(6).
[3]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性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4]胡庚申.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 (4).
[5]李元海,李爱平.浅析城市形象宣传片创作中的“符号”与文化[J].芒种,2012(15).
[6]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1.
[7]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强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
Translation on City Promotional Video Based on Eco-translatogy——A Case Study of Wuhan Promotional Video The Rise of a Great City
Huang Shujun
(Business School,Wuhan Institute of Design and Sciences,Wuhan 430000)
Abstract:Chinese city promotional videos are presented on Western mainstream media successively in recent years.Higher quality translation of city promotional videos will contribute to building positive city images and spreading the city spirits.Based on Wuhan city promotional video The Rise of a Great City,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tentative study on its translation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eco-translatology,appreciating and analyzing its translation from three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which includes the dimension of language,the dimension of culture and the dimension of communication.It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new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urban image,and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of eco-translatology.
Key words:eco-translatology;three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city promotional video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H315.9A
文章编号:1673—1395(2016)03—0070—04
收稿日期:2016-01-10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2B446)
作者简介:黄书君(1984—),女,湖北天门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商务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