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儿童视角;学科特点;有意思;有味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56-03
【作者简介】黄红成,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小学(江苏扬州,225200),一级教师,扬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应该立足于儿童。数学注重思维,是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特点的学科。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基于儿童视角和学科特点,使数学课堂既能葆有儿童的情趣,又能彰显教学的价值和学科的味道。下面以苏教版四下《认识三角形》一课的教学为例,简要阐述笔者的思考。
一、秉持儿童视角,追寻有意思的数学教学
儿童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认识事物也时常表现出个体差异与年龄特征。数学教学应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志趣喜好,适时引入趣味十足的教学素材,来激发儿童学习的热情,从而使得数学学习能够真正发生。
1.增添情趣,激发主体参与热情。
儿童的学习应该是个充满情趣的过程。数学教学的情趣应该是儿童眼中的情趣,或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或是儿童心驰神往的教学场景,或是儿童烂若披掌的数学素材。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借助儿童熟悉的话题,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适用合宜的方式,来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在《认识三角形》这节课中,认识三角形的“高”是教学重点,可以这样操作:
师:从表面上看,三角形由3条线段围成。其实,每个三角形里还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线段。瞧这个三角形,其中看不见的线段,你能看出来吗?
(出示图1,学生犹豫,出示图2。)
师:两个三角形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生:不一样。高度不一样!
师:你们所说的高度,就是三角形的“高”。
师(隐去图2):谁来比画一下这条看不见的线段?从哪儿开始?到哪儿?
(学生边比画边回答。)
师:这个点叫顶点,这条边叫顶点的对边。高是顶点到对边的什么线段?
生:垂直线段。
师:谁来说一说,这是一条怎样的线段?
(学生叙述后,教师适时出示高的定义。)
在学生知道“3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后,教师打破学生的已知思维状态,以“每个三角形里还隐藏着一些看不见的线段”来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诱使他们主动将思维的触角向未知领域漫溯。而后在比较两个三角形的过程中,学生直观地发觉它们的高度不一样,进而发现和描述这条看不见的“高”。这样教学,一方面,使“高”的引出显得巧妙自然,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也突出了高与边的区别与联系;另一方面,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原本乏味的教学变得有情趣、有滋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
2.臻于意思,提升主体学习认知。
数学之于儿童的吸引,不能浅于色彩斑斓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效,也不能止于表面的吸引和肤浅的感受,还需要重视数学本身,注重知识的内在文化,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儿童产生学习的需要,引发他们深刻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感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问题的意思与意义。就《认识三角形》这节课,学生完成画高要求后,可以这样演绎:
师:根据刚才画高的经验,如果顶点位置不变,像这样把底边“滑”到这儿,高的长度怎样?
(课件演示:把三角形的底沿下边平行线左右平移,变成形状不同但高相等的三角形。)
(学生依次判断。)
师:如果顶点位置不变,像这样把底拉长,高的位置变不变?
(演示:三角形的底依次或同时向两边延长。)
(学生依次判断。)
师(出示图3):如果左边这个三角形底上的高是2厘米,那么右边那两个三角形底上的高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都是2厘米。因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处处相等。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如果底的位置不变,变化顶点的位置,高还不变吗?
三角形的高通常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显得比较抽象和呆板。上述教学让抽象的概念“动”起来了,借助移动底边和顶点的方式,让学生在有意思的判断中准确而全面地把握高的实质和内涵。具体地说,首先平移或延长特定的底边,伴随着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不管底边在什么位置,也不管底边有多长,只要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不变,三角形的高就不变”;然后变化顶点的位置,在变化着的“高”的视觉冲击下,学生能够认识到“顶点和底边的距离发生变化,高的位置和长短也会发生变化”。这样教学避免了枯燥和呆板,增添了趣味和意义,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对象和体验问题的机会,使他们对三角形的高的属性形成了更为丰富的认知和感悟。同时,教学呈现了钝角和直角三角形中特殊底边上的高的“样子”,给学生画高做了必要的暗示,积累了活动经验。
二、彰显学科特点,寻觅有味道的数学教学
注重思维的训练是数学教学的表征和要务。数学教学通常讲求问题的条分缕析和规律结论的严谨合理。因而,数学教学应着力演绎问题推演的步步深入、规律结论的逐渐完善和概念形成的来龙去脉,以彰显数学教学的学科味道和教学价值。
1.着力思维,凸显学科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赋予儿童分析、思考、讨论问题的机会,来显露儿童真实的数学认知,使他们迸发出精彩的思维火花;应借助问题解决,给予儿童推理、归纳、概括的时机,以呈现出问题的思维价值和知识的育人能量。在练习阶段,教材呈现了这样一道题:在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底5厘米、高3厘米和底3厘米、高5厘米的三角形。对此,可以这样教学:
(按要求画出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后,学生展示并说明画法。)
师: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吗?先画5厘米的底,然后画3厘米的高确定顶点,这样就连出了一个符合要求的三角形。当然,如果这样,可以连出好几个三角形。看一看,这个三角形符合要求吗?
(教师演示画三角形的过程,学生观察和判断。)
师(出示图4):这些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哪里?
生:一条直线上。
师:在这条线上任意找一个点,是不是都能连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为什么?
生:是的,因为这些三角形的底都是5厘米,高都是3厘米。
师:既然这样,咱们能画多少个底5厘米、高3厘米的三角形?你能用这样的方法,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5厘米的三角形吗?
(学生判断后按要求画三角形。)
师(出示图5):老师画的这个符合要求吗?你们画的跟老师一样吗?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符合要求?
生:因为这些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高都是5厘米。
师:你能画一个符合这两个要求的三角形吗?怎样画?是个怎样的三角形?
创造性地教学习题,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平台,使教学生迸发出浓浓的思考味。上述教学,教师并没有只满足于让学生画出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而是对符合要求的三角形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直线上的任意一点与底边连起来都是符合要求的三角形”“符合要求的三角形有无数个”,学生的思维和认识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接着让学生画一个符合两个要求的三角形,将学生的思维从操作层面推向了理性层面,迫使学生凭借画图经验想到“直角边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问题。在质疑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课堂生发出了思维的味道。
2.展现逻辑,显现学科内蕴。
数学是讲求逻辑的学科,证明结论、推演过程、呈现知识、分析问题都需要关注问题间内在的逻辑联系。数学教学需要显现概念间内蕴的因果关联,让儿童感受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演变过程,从而促进儿童把握知识内涵,认识问题本质。《认识三角形》的课尾,不妨如此延伸: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特征。谁来说一说,它的3个顶点有怎样的关系?
生:3个顶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师:这是顶点的位置关系。想一想,除了研究3个顶点,还可以研究三角形的什么?
生:研究它的角。
师(出示图6):你的想法很有价值!来看这些用木条做成的支架,每个支架都可以看成一个角。你感觉哪三个支架能合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判断后,动画演示。)
师:除了这些,还可以研究三角形的什么?
生:研究3条边的关系。
师(出示图7):你真会思考!想象一下,哪三根木条首尾相接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猜测后,动画演示。)
师:三角形的3个角和3条边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呢?咱们后面再来研究!
有内蕴的课尾,不是教学内容的结束,而是新的思考的开始。上述教学,不仅可以再次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而且能体现数学教学的思考意味,让学生对三角形有更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彰显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独特理解和智慧把握,显现出三角形的顶点、角和边三方面特征的内在逻辑关系,使课堂教学韵味十足、意味深长。
总之,儿童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注重儿童的学习特点,关注儿童的学习心理,构建充满情趣的数学教学;数学是讲求思维和逻辑的学科,课堂教学应着力于儿童思维的训练和发展,让儿童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体会到数学思维的神奇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