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和运用

2016-03-20 17:08
当代教师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

郝 文 武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意义和运用

郝 文 武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教育哲学是对教育的整体的和根本的看法。中小学教师在学习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哲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相结合,不仅对自身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形成与知识增长、智力和能力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是对教育的整体的和根本的看法。从事各级各类教育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对教育的本质、规律、目的和方式等有比较系统的整体和根本的认识。中小学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甚至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既有不同特点,又有本质联系。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正处于从儿童阶段向成人阶段转变的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知识增长、智力和能力发展重要阶段。中小学教师在学习教育哲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基础上,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教育哲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小学教育的实践相结合,不仅对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小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与知识增长、智力和能力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对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认识的意义和运用

发展教育,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首先应该对教育是什么、如何发生和发展、有何价值和功能、怎样的目标和内容、方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等根本问题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能随波逐流甚至盲目应对、被动从事。教育哲学就是对上述诸多问题的整体的和根本的认识。

教育是形成人的活动,其根本问题是形成什么人和怎样形成人的问题。形成什么人是教育目的问题,怎样形成人是教育方式问题。决定这两个根本问题就需要解决“人是什么”和“人怎样形成”的问题。人是什么,教育就形成什么人。人怎样形成,教育就怎样形成人。教育怎样形成人,教育的本质就是什么。关于人是什么和怎样形成,教育本质是什么,自古以来形成的不同认识,不仅有不同角度认识的问题,而且是不同立场的认识和追求问题;有一些角度可能比较随意和由思维特点决定,而有一些角度则是自觉的,是由立场决定的,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追求而选择的。立场、追求解决的角度寻找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就不同,形成的理论和理念也不同。

学习是人的天赋,接受教育也是人的天赋,但究竟是学习的天赋先于接受教育的天赋,是因为人能学习、会学习才能接受教育,还是相反,对这个客观事实不同的立场和追求有不同的看法。关于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认识和实践,是强调教育和教师的根本作用,或者教育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源性,而指导学习教育本质观则是强调学习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根本作用和根源性。学习有自主学习和指导学习两种方式,指导学习就是教育,自主学习就是学习。指导学习是教育的本体,即不变的教育本质,培养人、造就人和主体间指导学习的教育本质是不变的指导学习的教育本质在不同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和具体化。教育本性是教育的根本属性,包括本体属性和本质属性,是从本体本质恒一到现象本质生成的不断深化和建构性的认识和实践过程。[1]

无论人们对教育、学习和教师、学生的地位、作用有多种不同看法,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根本要素。教师和学生有本质联系是不可改变的客观事实,否认这个事实就是否认教育,但这种本质联系是主客体关系、双主体关系,还是主体间关系又有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看法也不完全是由于客观事实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导致的,而是由于对教育认识和实践的立场和追求不同形成的。不同时代的师生关系有不同的特征,形成不同的教育本质特征,不同的教育本质形成不同的师生关系。主客体、双主体师生关系是近现代社会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当代学习化社会应该重新全面深化对教育本质及其师生关系的认识和实践,建构主体间指导学习的教育新本质,建构主体间师生关系,提高师生的主体性。

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既非纯客观的,也非纯主观的,是主客观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既非只有变化没有不变的流动的存在,也非只有不变没有变化的静止的存在,而是变与不变统一的存在。教育本质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合理性理论和变与不变的辩证法理论是人在整体上和根本上认识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的基本理论,也是教师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形成自己对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并以此影响和指导教育实践的基本理论。中小学教师由于忙于教育教学和学科专业学习,大都没有专门学习系统教育理论,他们对教育理论了解和理解主要途径是教师培训和空闲时间结合教育实践的自学。但他们有比较丰富的教育实践,对教育实践和理论存在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体悟,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理论也耳熟能详。如果教育理论不仅给他们提供某种教育学的知识、观念、理念,而且还能给他们提供多种认识教育问题的思路、方式、角度,就可以提高他们认识教育、学习和运用教育理论的自觉性、自信心,他们就可以或者也可以根据客观事实和他们自己的思考、理解、批判和追求,形成自己理解、领会、认同、笃信的不是别人灌输的对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的认识,形成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的或能实实在在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的关于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的认识,而不是了为在谈天说地时显能和迫于应付考试的关于教育本质、价值和目标的认识。这既应该是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哲学的目的,也应该是所有学习教育哲学的人的目的。由此也可以推断和概括所有学习和教育的目的。

二、对中小学教学本质、价值、目标和方式认识的意义和运用

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既是智育的基础,也是德育、体育的基础。教学既然也是德育的基础就不完全是一个智育的问题,甚至智育也不是完全与道德无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与所有人一样,既要应对各种各样的生存竞争压力,竭力占据主动权,也应考虑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德育是这样,智育、体育也是这样,只顾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和眼前利益,把国家、民族和社会利益置于脑后就是有问题的。人民满意的教育既应该是对每个人平等、均等和优质的教育,也应该甚至必须是有效率的教育和有利于国家、民族强盛的教育,是平等和效率持续相互促进的教育,绝不是均等的劣质和共同平庸的教育。[2]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1949年以来中小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尽管对如何理解这个要求和目标不同的理论有不同的主张,但知识、技能和能力互不等同,只强调知识和技能,不重视能力发展的要求和目标是有缺陷的,是学者专家普遍的认识,至少也是一些学者专家的认识。如何对学者专家形成普遍共识,把学者专家的共识转化为包括大学师生、中小学师生和社会普通民众的共识,既有必要又有难度;首先是改变传统观念,然后是落实到教育教学和人才评价选拔的实践。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是最基础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小学生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中小学教师通过学习教育哲学,通过对关于知识和能力关系不同观点的全面了解和比较分析,通过对关于教育公平不同观点的全面了解和比较分析,形成科学正确知识和能力关系观、教育公平观不仅对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教育教学的自觉性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学生的相关认识和学习、发展的自觉性有重要意义。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妇孺皆知的口号,无论是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理论,还是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还是哲学中的认识论、价值论、本体论,它都普遍和深刻影响学习、教育、研究和人的发展。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其实际既有知识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也有能力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但到目前为止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基本与知识就是力量相互支撑,分数评价的主要是知识的渊博程度,而非能力的发展程度。知识及其教学和评价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还是对知识描述的事物的认识,记住知识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等;怎样的知识及其教学只利于使学生记住知识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等,而不有利于培养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怎样的知识及其教学既有利于培养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又有利于使学生记住知识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等;怎样的知识及其教学和评价是在有利于培养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基础上,有利于使学生记住知识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等,或在有利于使学生记住知识描述的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等的基础上,有利于培养思维方式、提高认识和实践能力,其中不仅既存在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规律性问题,也存在人的价值追求问题,而且首先是人的价值追求问题。近年来中小学盛行的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同样如此。世界上从来不存在价值中立的有效和高效,只有以某种价值标准评价的有效和高效。不同价值追求之间既共同或普遍规律,也有不同规律。不同价值追求的共同或普遍规律是由知识与能力关系的自然性或本然性决定的,知识教学和发现、发明、创造无论是否自觉都有促进能力发展的功能。不同价值追求遵循的不同规律,是由人的价值追求的方向、目标和规律的弹性决定的,知识教学和发现、发明、创造如何促进能力发展或者在多大程度、力度和何种角度促进能力的发展既是由人的价值追求决定的,也是由规律的弹性所决定的,或者是被规律的弹性的本性所容许的。

现行考试制度和方式很难客观公正评价的能力正是国家、民族和社会强烈需要、孜孜追求和在实践中不费大力气就可比较客观公正评价的力量,也不等于现行教育不能形成和促进能力发展。现行考试制度和方式为了表明国家对公民个人的客观公正,而牺牲国家、民族和社会对能力的强烈需要、孜孜追求,并因此引导教育教学更加注重和强化知识教学,轻视甚至忽视能力教学和发展,形成顽固难化的“应试教育”,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学习目标和方式,一流的学生二流的人才,三流的科学家的状况,这究竟是否客观公正,对谁客观公正,是否需要改变,由谁来改变,不必赘言。国家建立科学的制度很重要,每个教师的科学认识和自觉实践更重要。

知识与能力相互制约和促进。知识教学对能力发展的影响可能产生正负向平衡和不平衡四种状态。知识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能力的程度相当有限,自觉的教学方式是知识教学促进能力发展达到正向平衡和不平衡的有效方式,是以较小的知识教学投入达到能力发展最大效果的方式。人的能力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是认识和实践能力的核心能力,知识教学促进能力的发展首先是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选择有效教学方式促进探究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辩证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思维的归纳、演绎和推理能力的发展。[3]

由制造型大国向创新型大国转变是未来中国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发展目标的转变必然要求教育发展和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实现重大变革。基础教育教学目标也必须由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向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行的“四基”或“四维”目标变革。[4]改变“应试教育”状态、实现教育和人才目标转变,既需要有科学的认识和理论、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更需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坚持不懈地把科学认识和理论、管理和评价方式等落实到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教学实践,产生实际效果。

三、对中小学德育和班级管理的本质、价值、目标和方式认识的意义和运用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道德有本质联系,对促进道德的品德化和普遍提高国民与学生道德水平有重要意义。道德和德育的终极关怀是善,但道德、德育既有追求大爱至善圣德、大公无私、见义勇为等的崇高理想、最高目标,也有弘扬人与人互利互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善和源于本能的物性或者自然性善的理想和目标,对着不同的理想和目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追求,而以圣性最高善为核心价值取向,全面追求不同层面统一的善应该是道德和德育的合理理想和目标。但对这个道德理想和目标并非所有人理解、认同和能够践行,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也一样。有人只强调坚守道德底线,不重视追求高尚或崇高,急功近利、明哲保身;有人不认可、不相信有追求高尚或崇高人,对民族英雄不敬、对革命先烈不敬,对身边的好人好事不屑一顾;有人见利忘义、损公肥私、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抹黑英雄、侮辱先烈。凡此种种都说明,道德生态恶化的严重性,加强道德建设和德育的必要性、紧迫性。

德育理想和目标与德育内容、过程和方式紧密联系,不同理想和目标需要不同内容、过程和方式,不同内容、过程和方式形成不同理想和目标,德育目标与内容和方式相互协调是德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相互错位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以圣性最高善为核心价值取向多层面统一的道德和德育的理想、目标,也需要以一元为本多层面统一的德育内容、过程和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是德育的基本环节和规律,也是传统德育理论的精华,长期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方式。这四个环节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弘扬善性,形成向善行善的德心德行,永远是道德建设和德育的目标、过程、方式和评价标准。形成良好品德首先必须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或者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必须有真情真意、真情实感;必须依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必须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只重视道德原则和理论教育、不重视情感、意志和行为养成的“知性”德育不可能有好效果,但德育应该首先还是讲清道理,理解、认同道理,否则,只重视体验、经验和情景,也很难有好效果。不明是非、善恶,怎可能有真情实感,怎可能言行一致。这些道理中小学教师本来都懂,但近年来的一些所谓的先进理论、理念把人弄糊涂了。因此,有必要反复强调,以正视听,正本清源,使中小学教师有理有据、信心充足的做好德育。

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既是学科专业教师,也是班主任。专门的德育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品德形成教育工作,其他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尤其要做好德育工作。在教学中、德育中、班级管理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做好教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亲其师,信其道”,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很难做好教学、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

关于师生关系,不同的时代、理论有不同认识。主客体关系被认为是传统师生关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被认为是现代或先进的师生关系,也是中小学教师熟知的“师生双主体”关系。但基于主客体二元对立哲学形成的教师“双主体”关系与师生“双客体”关系完全一致,不仅没有从理论上科学的说明现代社会努力追求的师生关系的目标,而且也存在把客体的学生培养成主体的人,发展学生客体的主体性等话语逻辑混乱及其与实践的矛盾。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作客体认识,认识到的和遵循的只能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规律,遵循客体的规律只能形成客体和提高客体的客体性,不可能形成主体和提高主体的主体性。中小学教师对“双主体”理论,如果理解、认同和践行,那也是宗教式相信,不可能真正理解和领会,如果不理解、不认同也很难系统说明它存在的问题和提出更科学的理论。主体间理论为他们思考和建构良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广阔的思路。事实上,人无论是作为认识者、实践者和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永远是主体,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是对象主体,不仅本质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只有对象物是客体,而且作为认识和实践者主体的人必须把作为认识和实践对象的人看作主体来认识。唯有如此,教育者和教育活动才能把人真正当作人来认识和指导、引导。[5]

主体间师生关系既是教育活动本身的目的和需要,又是形成、发挥和提高师生主体性的前提。只有在师生相互尊重和平等交往的主体间关系中才能有真正的师生对话、交流,只有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才能有效提高师生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师生主客体关系更多的是被动、强制的,很难形成相互尊重、平等和主动对话交流,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师的期望和教育的目标,必须理解、认同和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实践主体间理论和理念。

四、教育哲学影响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和中小学教师运用教育学的方式

理论来源于实践和指导或影响实践,实践受理论影响而又富于理论。理论是灰色的,而实践之树长青。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尽量反映丰富和现实的教育实践,在借鉴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基础上反思丰富和现实的实践,通过对丰富和现实的实践的目标、过程和方式等的反思、评判,提出未来实践的合理性目标、过程和方式等的方向和原则,既不能过于抽象、概括,脱离具体事物的特点,也不能就事论事,成为工作经验总结和对策性建议。充分借鉴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反映丰富和现实的实践应该是丰富、丰满的理论,丰富、丰满的理论应该是充分借鉴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和反映丰富和现实的实践的理论。但再丰富的理论也是理论、只能是对实践的概括,不可能一览无余所有实践。把握整体、抓住根本、画龙点睛应该是哲学的特征和功效,举一反三、借他山之石攻玉应该是实践应用理论的理想状态,这也是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类的灵魂、时代的精神是观念、理念的,不是物质实在、肉体动作的;是主动、自主和创造的,不是被动、强制和机械、守陈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精神世界的学问,是主动、自主和创造的学问,不是关于物质世界或者经验世界的学问,不是被动、强制和守旧的。客观世界只有一个,主观世界何止千万;不同的人对客观世界可能有千差万变的不同看法。人不是机器,人类的精神和灵魂更不是机器,机器可以制造,人不能制造。哲学是思想的反思和开启,不是灵丹妙药,更不是技术训练,即便是对哲学思维的训练,也是对把握整体、抓住根本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技能的指导,不是对动作能力和技能的训练。哲学首先是爱智慧,对智慧的追求,然后才是知识和智慧。追求智慧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支撑,但目的不是知识,也未必有智慧,不爱智慧不可能有智慧和知识,即便学了哲学最多只能学习一些简单知识和小聪明。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教师既应该也可以、可能把教育哲学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或影响教育教学实践。但这又不是立竿见影、热蒸现卖和技术的应用,必须深入思考、体悟和研究,寻找、铸就精神和灵魂,主动、自主和创造性地运用,被动、强制和机械、守陈的运用不仅不是对哲学的运用,甚至不是对一切学问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1]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2):21-25.

[2] 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J].教育研究,2007(11):25-29.

[3] 郝文武.知识教学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J].当代教师教育,2014(4):1-5.

[4] 郝文武.向创新型大国转变的基础教育教学目标变革[J].当代教师教育,2015(1):1-5.

[5] 郝文武.教育:主体间指导学习[J].教育研究,2002(3):14-18.

[责任编辑向宁]

The Meaning and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Learned by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HAO Wen-wu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Shaanxi)

Abstract: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the whole and basic ideas about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the general theory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is combined with teaching practice by the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educational philosophy knowledge and theory. The theory can not only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consciousness , the abilities of raising,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world outlook, philosophy, value and ethic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ability and intelligence.

Key words: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er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作者简介:郝文武,男,陕西清涧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当代教师教育》主编。

收稿日期:2016-01-18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87(2016)01-0001-05

猜你喜欢
中小学教育中小学教师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电子白板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探讨
中小学教师职前培训面临的现状与解决对策
中小学衔接教育之我见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考与研究
沧州市中小学独生子女教师师德状况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