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未能制止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探析

2016-03-17 20:22广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美国中国

栗 广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中美未能制止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探析

栗广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党史教研部, 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1971年,印度借巴基斯坦国内因全民大选引发的危机进行干预,并计划借此良机通过战争削弱巴基斯坦。在这场危机中,虽然中美两个大国都支持巴基斯坦,但是由于其时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内外交困;中国因“十年动乱”导致国际国内危机重重;中美两国在应付危机过程中信息交流不充分;故而印度敢于不顾中美两国的反对,最终发动了对巴基斯坦的战争。

关键词:南亚危机;印巴战争;中国;美国

1971年印巴战争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爆发的第三次战争,因此又被称为第三次印巴战争。这次战争的导火索是,1970年巴基斯坦国内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选举,东巴政党人民同盟成为国会第一大党,并要求削弱中央政府的权利。对人民同盟的这一要求,巴总统叶海亚·汗(Yahya Khan)表示坚决反对。经过长达两个多月的谈判,未能就巴基斯坦的前途问题达成一致。在此情况下,人民同盟煽动孟加拉人民的民族情绪,发起了大规模罢工和示威活动。叶海亚领导的中央政府作出的反应是进行镇压,东巴局势随之恶化。与此同时,巴基斯坦的主要敌手印度以难民问题为由向巴基斯坦发难。南亚危机由此爆发。数月之后巴国内危机遂演变为一场印巴之间的国际危机,危机又演变为战争,这就是第三次印巴战争。

1971年南亚危机和中美缓和进程交织在一起,这次危机是中美关系初步解冻后共同面对的首次国际危机,而且作为危机一方的巴基斯坦是中美两国的共同朋友。这场危机既是对初步和解的中美关系的严峻考验,又在某种程度上对中、美关系的继续发展而言是一个机遇。在危机发展过程中,与巴基斯坦存在着军事同盟关系的美国实际上是支持巴基斯坦的:美国总统尼克松政府曾多次表示,反对任何将危机升级的做法,提倡用政治方式解决印巴之间存在的问题。中国作为巴基斯坦传统盟友,也多次在危机中表示坚决支持巴基斯坦人民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的斗争[1]411。于是,即使在在世界上形成了共同对付印度的中—美—巴“三角同盟”的情况下,印度依旧将危机升级,发动了第三次印巴战争。从中、美两国方面看,究竟是何种原因促使印度敢于这样做呢?

综观海内外学术界,研究1971年南亚危机及战争的论著已汗牛充栋。但从整体上看,此类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数个方面:第一类是对南亚危机和战争本身及其当事国的研究,以及对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于各方对待危机的态度,在危机过程中的较量以及各方欲达到的目标*①Robert LaPorte,“Pakistan in 1971: The Disintegration of a Nation”, Asian Survey, Vol. 12, No. 2 (February 1972); Onkar Marwah. “India's Military Intervention in East Pakistan, 1971-1972”, Modern Asian Studies, Vol. 13, No. 4 (1979);Kalim Siddiqui,Conflict, Crisis and War in Pakistan, London: Macmillan and New York, 1973; William L. Richter,“Domestic Factors in Pakistan's India Policy”, Asian Affairs, Vol. 10, No. 3 (Fall, 1983); Lawrence Ziring,“Pakistan and India: Politics, Personalities, and Foreign Policy”, Asian Survey, Vol. 18, No. 7 (July 1978);张威:中国对1971年南亚危机的反应和对策》,《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第3期;张威:《简论1971年印巴战争期间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军事历史研究》2013年第2期,等等。②Usha Mahajani,“The Bangladesh Crisis and the Arabesque of Alignments”, World Affairs, Vol. 136, No. 4 (Spring 1974); Heldon W. Simon,“China,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Subcontinental Balance”,Asian Survey, Vol. 13, No. 7 (July 1973); Sanjoy Banerjee,“Explaining the American ‘Tilt’ in the 1971 Bangladesh Crisis: A Late Dependency Approach”,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31, No. 2 (June 1987); Michael Walter,“The U.S. Naval Demonstration in the Bay of Bengal during the 1971 India-Pakistan War”,World Affairs, Vol. 141, No. 4 (Spring 1979); Geoffrey Warner,“Nixon, Kissinger and the Breakup of Pakistan, 1971”,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81, No. 5 (October 2005);栗广:《论1971年南亚危机与中美关系缓和进程》,《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年第1期,等等。。第二类是对在南亚次大陆有着切身利益的国家的研究。此类研究大多将危机置于国际格局的宏观框架内,研究美、中、苏等大国对危机的反应、介入危机的原因以及危机对国际政治格局所产生的影响②。前人的研究成果虽已十分丰富,但几乎没有学者注意到中美关系缓和与1971年南亚危机之间的内在逻辑。为此,笔者欲以此为视角,对1971年印巴战争爆发的中、美关系层面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美国方面:内外交困

1964年北部湾事件以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卷入越南战争。这场战争最终发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使几届政府深陷其中。尼克松总统上台以后,把结束越战作为其第一任期的首要任务。原因是他“不愿落得像约翰逊那样的下场,整天只敢躲在白宫内,不敢到街上去见人,我要结束这场战争”[2]94。对于1971年的南亚危机,尼克松政府显得力不从心。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苏联与美国之间的综合国力差距逐渐缩小,在某些方面苏联甚至还占据一定的优势。经济方面,195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的30%,1970年已经达到了美国的80%[3]2;1970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1960年增加了一倍多,其国民收入达到了美国的65%,工业产值达到美国的75%,农业产值约85%[4]59-60;军事方面,苏联不仅在战略力量上超过美国,而且在常规武器方面也与美国不相上下[5]61。华盛顿虽然考虑到苏联妄图利用南亚危机来扩大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但是如果美国全力支持巴基斯坦,则可能引起美苏的激烈对抗甚至是引发核战争。此时,由于美国在世界上丧失了之前的绝对优势地位,由于越南问题引起的对卷入任何外国事务的恐惧,由于国会和新闻界几乎一致谴责巴基斯坦政府在东巴的行为违反了人道主义原则,尼克松政府不能帮助巴基斯坦[6]185——即使华盛顿曾经对巴基斯坦做出过军事援助的承诺。事实上,由于美国国内对南亚危机的态度存在着歧见,危机期间美国并未对巴基斯坦提供任何额外的援助以助其对抗印度。因此,美国所处的国际形势对印度非常有利。

自美国开始在越南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之日起,其国内就开始了一股持久的反战运动,这场运动对尼克松政府也产生了巨大的压力。随着战场上伤亡人数的迅速上升,到尼克松政府上台的时候,这场运动达到了高潮。期间有国会议员多次提出议案,目的是在1971年底以前“通过停止一切拨款的办法来结束印度支那的战争”[7]135。1970年5月,大规模群众抗议达到高潮,估计有7.5万到10万人参加在白宫南面的埃利普斯公园举行的示威活动[7]134,抗议政府在越南的行动。面对国内的批评,尼克松放弃了约翰逊政府试图通过轰炸来取得越战胜利的做法,开始对日益高涨的反战情绪做出让步。尼克松不得不承认,“我虽然在公开场合继续不理睬汹涌澎湃的反战浪潮,却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即这股浪潮可能已经破坏了我给河内的最后通牒的威信”[8]479。国内反战的巨大压力使得尼克松沮丧地认为美国在众多的国际事务面前“已经无能为力了”[8]482。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也承认:“我们在国外的信誉、我们所承担的义务的可靠性,和我们的国内团结一样,都受到了地球上离北美最远的这个国家所进行的斗争的危害。”[9]286到1971年6月南亚危机日益严重时,随着“五角大楼”文件的曝光,尼克松政府的威望跌入最低点[10]179。在这种强大的反战压力下,美国内部围绕危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使本来就深陷越战泥潭的尼克松政府处于两难的境地:如果援助巴基斯坦,就会遭到批评巴基斯坦践踏人道主义原则的势力的反对;如果放弃援助巴基斯坦,那么苏联试图证明战争的效果和美国的无能的目的就会实现,这将给中东带来不祥的前景[6]186,以色列和土耳其将会怀疑美国作为盟友的可靠性。那么,印巴冲突将会“成为春天中东局势的预演”[11]640-647。

此外,在对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采取什么态度的问题上,尼克松政府内部分歧严重。由于深陷越南战场而产生的对卷入另一场战争的恐惧,尼克松政府就职时,其在次大陆目标原本只是避免卷入印巴之间的争端,并试图同双方都发展良好的关系。在越南战争尚未结束的情况下爆发的南亚危机,对尼克松政府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围绕次大陆的这场危机,美国国内的看法大致分为两派,其中以尼克松和基辛格为代表的白宫倾向于支持巴基斯坦,而国内舆论、国会、国务院等大都同情印度。这样,南亚危机的爆发使得“在任何问题上……白宫同各部门的分歧都不像在1971年夏天的印巴危机问题上那么深刻。”[6]171

美国国内强烈反对白宫纵容巴基斯坦的做法,大多数人倾向于同情印度[6]183。危机爆发之初,众议院有关这个问题的小组委员会主席加拉格尔6月10日在众议院发言时说,印度在难民问题面前表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克制”。而且,他认为美国卷入这场危机是极其错误的[11]66。考虑到中国可能对南亚危机进行的干预,美国的官僚机构甚至建议“如果中国干预印巴战争,美国就应当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并同苏联和英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6]173。尽管这在事实上极大地违反了美国的利益,但是这种想法在美国政府内部似乎有很大的市场。到了危机即将升级为战争的11月12日,美国人获悉“印度军队进入东巴”的消息时,才意识到,要阻止这场战争,“唯一可能稍有成效的办法是对新德里采取威胁手段”,但是这种建议“谁也不愿提出来”[6]195,原因是“我们是在毫无必要地牺牲印度的友谊”。

美国官方对待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态度就使得“行政部门几乎和国家一样处于分裂状态”,“政府结构正面临瓦解”;同时,批评者们攻击同情巴基斯坦的尼克松是“一个失去理智、毫无理性,并且挑动敌人进攻的总统”,使得他的命令无法得到有效地执行[7]135-136。这样,美国上上下下的舆论一开始就对巴基斯坦非常不利。这从客观上约束了尼克松等少数人支持巴基斯坦的行动,同时也促使印度敢于借机发动战争。

在南亚危机期间,美国没有公开表示将会给处于弱势的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这导致无论巴基斯坦做出多大让步,印度依旧一意孤行地策划对巴战争。从尼克松政府的决策过程来看,并非白宫不愿对巴基斯坦提供援助以阻止这场战争的爆发。相反,尼克松和基辛格从一开始就是“偏袒”巴基斯坦的。只是在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国内反战行动日益高涨、同情印度的势力非常强大的情况下,白宫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无法全力从经济、军事角度支援巴基斯坦。于是,美国对南亚危机的公开态度为印度发动战争创造了条件。

二、 中国方面:国际国内危机重重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在中国继续深入发展,造成国内政局严重动荡。进入20世纪70年代,林彪、江青两大集团加剧了对党政军大权的争夺,特别是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围绕修宪问题所采取的针锋相对的行动造成了党中央高层的持续动荡。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和林彪集团围绕是否设立国家主席的问题发生严重分歧,继而是开始了对陈伯达的批判运动,特别是突然发生的“九一三事件”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正是在这时,印度为第三次印巴战争作好了最后准备。

政治上的动乱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打击。国内经济在“文革”展开的五年中,生产总值相对于职工数、工资支出和粮食销量来说基本上没有增长,同时还导致国民经济中暴露出一系列矛盾。到了1971年底,国民经济中出现了“三个跌破”[12]1623,以致要挖国家粮食库存,由此造成了国民经济一系列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巨大恶果[13]486。经济的倒退,使此时的中国没有能力给巴基斯坦全方位的援助。同时,“文革”也造成了思想上的极大混乱。这样,中国国内的混乱局势在很大程度上扰乱了对外政策的实施,决定了中国政府无法像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那样全力援助巴基斯坦。

更为严重的是,在此期间,中国也存在着和北方邻国的苏联发生战争的危险。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以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量增兵,从北面威胁中国[14]272。1971年6月,苏联赞成印度向东巴派遣游击队,并承诺在中国采取报复行动时保护印度[6]166。尤其是1971年8月9日印度和苏联签订了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苏联和印度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其中规定“在任何一方遭到进攻或受到进攻的威胁时,缔约双方应立即共同协商,以便消除这种威胁并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来保证两国的和平与安全”[15]88-89。苏联加快了和印度合作的步伐,不仅答应在安理会指责印度为侵略者时使用否决权;而且承诺如果巴基斯坦或者中国进攻印度,苏联将以空运军事装备的方式做出反应[6]184。苏联对印度的一系列承诺,使得中国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如果中国对印度进攻巴基斯坦的行为不闻不问,其他国家就会认为中国软弱无能;如果中国冒险采取行动支援巴基斯坦,那么中国将面临苏联报复的风险。巴基斯坦人也意识到,如果中国干预,苏联可能对新疆采取行动牵制中国[16]60,遂表示:“巴基斯坦无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拖累和负担”[17]14。此外,气候方面的因素也是抑制中国援巴,从而在客观上促使印度敢于向巴基斯坦开战的原因。早在1971年夏,印度国内要求对巴基斯坦开战的呼声就很高。但印度军方认为至少等到11月份,喜马拉雅山冰雪封山的时候再采取行动,那时中国更难进行军事干涉,对印度有利的开战时机就到来了[18]114-115。

总的来看,中国由于自身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国际国内环境,无法集中全部精力像支持朝鲜、越南那样支持巴基斯坦。尽管在整个危机期间,中国领导人都“非常直率地认为印度是侵略者”,并坚持指出“如果印度进攻巴基斯坦,中国将不会置之不理”[6]169,但是毕竟有心无力,仅凭一己之力难以阻止苏联全力支持下的印度发动战争。

三、 中美合作:信息交流不充分

从中美合作应对危机的角度来看,南亚危机正好爆发于中美初步解冻阶段,对尚不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一个挑战,也从客观上为后来两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了机遇。事实上,在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时,双方就在南亚次大陆问题上共同对付印度和苏联达成了共识,确立了合作意向[19]423。

但是,对刚刚解冻的中美关系而言,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同时,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尚未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渠道,因而在信息交流问题是存在着一定的障碍。也正是这一障碍,导致双方在南亚危机爆发初期对彼此态度的不了解。特别是美国方面,尼克松政府的模糊表态以及美国国内的各种不同声音曾一度让中国对美国的南亚正常产生了困惑。在南亚危机爆发之初,尼克松政府就宣布对巴基斯坦实行武器禁运,并减少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美国的这些行为使得中国一开始还误认为“两个超级大国也同印度反动派紧密配合,对巴基斯坦内政进行了粗暴的干涉……印度政府的干涉活动,是同美国和苏联共同策划的”[20]5。此后,美国国务院和白宫在一系列问题上产生分歧,国务院任意解释尼克松的指示,使尼克松规定的方针失去了作用,“因此白宫和国务院的关系就紧张起来了”[6]224。连基辛格都感到惊讶的是,在国务院知道白宫偏袒巴基斯坦的情况下,白宫指示国务院批评新德里的电报要几天才能草拟出来;而批评巴基斯坦的电报则能够奇迹般地在两个小时内发出。这样一来,中国对美国政府的分裂状态也感到莫名其妙,很难弄清美国人对这场危机到底持何种态度。中国人听到了太多相互冲突的言论——从乔治·布什指责印度侵略的演说到国务院宣布严守中立的声明,最终中国人都不知道到底“应当相信什么呢?”[6]172虽然基辛格一再表示,在美国“最后还是白宫说了算”,但是政府内部的这种分歧无法避免地影响到了北京对华盛顿的信心。正是美国国内这种状况的出现,使得中国政府曾一度认为,“印度政府的干涉活动,是同美国和苏联共同策划的”[20]5。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官方多次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在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批评。尽管后来中国领导人意识到美国并未同苏联勾结,但是双方在联合支持巴基斯坦这一问题上的信息交流上仍不够充分。

另外,中国政府的表态虽然坚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美国产生了误解。在南亚危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中国的一贯态度是支持巴基斯坦,反对印度的侵略行为。随着危机的升级,中国政府作出了一些强硬的表态,如当年7月基辛格访华时,周恩来告诉他:“我们的立场始终是支持巴基斯坦……如果他们(印度人)专注于挑起事端,那么我们不会就此袖手旁观。”[19]407-408此后,中国还两次就印度侵犯中国—锡金边界一事警告印度。中国将大批武器运抵巴基斯坦,甚至还有传言说中国计划用船只协助巴基斯坦撤离在东巴的部队[16]58。11月29日李先念在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决支持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反对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12月4日,当印度大举进攻西巴时,北京宣称巴基斯坦人民“正以坚决的斗争回击印度反动派,迫使印度反动派退出所占领的国土”[21]5,并强调将会在安理会支持巴基斯坦。中国一系列强硬的表态,使美国感到迷惑,甚至错误地认为中国“可能从军事上进行干预”。中国对南亚危机的表态,使得美国误认为中国对这场战争的表态和以前在朝鲜、越南问题上几乎如出一辙,应该也会对这场战争进行军事干预,以援助巴基斯坦。事实证明,中国的这些表态只是中国“革命外交”思想的继续。无法弄清中国的意图,美国也不敢采取大胆的政策援助巴基斯坦。

种种迹象表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信息交流不充分的障碍,导致了中美两国对对方的不信任,对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产生误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国最大限度的合作,使中美两国对印度施加的压力不足以阻止印度发动战争。正是因为印度看到了发动战争的成本和可能获得的收益相比很小,它才敢于在中、美两国皆对战争持反对态度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综上所述,正如基辛格归纳的关于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的原因时说:“巴基斯坦处境如此不利,中国正在经历国内动乱(林彪事件)的阵痛,美国由于越南问题而意见分歧,苏联几乎无条件地站在印度一边”。但是在笔者看来,中美两国对危机的反应应该是更为重要的原因。试想,如果中美之间相互信任程度很深的话,美国和中国将能够而且将会在印度军队进攻东巴之时或更早一些采取军事行动对其进行威慑,并在外交上摆出强硬姿态,这样的话苏联将考虑到支持印度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就不会支持印度发动对巴的战争;没有苏联的支持,印度考虑到若发动战争将会遭到北部强大的中国以及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因此也将放弃发动战争的念头。战争爆发之后,美国向孟加拉湾派遣航母,中国在喜马拉雅山北麓大规模调动军队,印度就立刻宣布战争结束。这就证明,如果一开始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采取强硬的立场,印度就不敢冒险发动第三次印巴战争。

总之,由于中美两国各自面临着一系列不利的国际国内因素,才使得印度敢于冒险发动战争。综观当时的历史背景,尽管南亚危机升级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但这些因素归根结底都与中、美、苏等大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支持巴基斯坦的中、美两国在战争之前并未采取具有威慑力的行动,这才是印巴战争最终爆发的最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杨翠柏,李德昌.当代巴基斯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 (美)H·R·霍尔德曼.权力的尽头[M].庚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10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4] (苏联)部长会议直属中央统计局.苏联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年[M].陆南泉译.北京:统计出版社,1970.

[5] (美)郝雨凡.美国对华政策内幕[M].北京:台海出版社,1998年版.

[6] 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3册)[M].杨静予,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

[7] 亨利·基辛格.基辛格越战回忆录[M].慕羽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9年版.

[8] RICHARD Nixon. The Memoirs of Richard Nixon[M]. New York:Grosset & Dunlap A Filmways Company, 1978.

[9] 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第1册)[M].陈瑶华,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10] (美)郝雨凡.白宫决策: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对华政策内幕[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1] LOUIS J. Smith.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69-1976.Volume Ⅺ. South Asia Crisis[M]. 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5.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3]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14] 张敏秋.中印关系研究(1947-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 北京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苏联和印度“和平友好合作条约”(1971-08-09)[M]//关于印度问题的言论(2).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16] Mehrunnisa Ali.China’s Diplomacy Furing the Indo-Pakistan War[J].Pakistan Horizon, 1972,25(1).

[17] ZIAD Haider.Sino-Pakistan Relations: An All-Weather Friendship[D]. Regional Studies, 2001,19(2).

[18] 赵伯乐.当代南亚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9] STEVEN E. Phillips. Foreign Relations of United States, 1969-1976.Volmue XVII. China.1969-1972[D].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6.

[20] 人民日报.国际时事讲话[N].人民日报,1971-04-28.

[21] 新华社.阿尔巴尼亚《青年之声报》发表评论谴责印度武装侵略巴基斯坦[N].人民日报,1971-12-05.

(责任编辑黎尚健)

A Probe into the Failure to Prevent Indo-Pakistani War of 1971 from China and U.S.

LI Guang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Department of CPC History, Party Schoo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 Fuzhou, Fujian, 350001, P.R.China)

Abstract:A great crisis broke out in Pakistan in 1971 because of the national election. India took the opportunity to intervene and weaken Pakistan through a war. As a result, the domestic crisis in Pakistan evolved into an international crisis between India and Pakistan.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crisis, the two great powers—China and U.S. sided with Pakistan. However, U.S. was then trapped in Vietnam War, being beset with troubles internally and externally while China faced troubles both from home and abroad, due to the ten years’ domestic chaos. Moreover,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hina and U.S. was not sufficient during the crisis. Thus India ventured to launch a war against Pakistan regardless of the opposition from China and U.S., which was not the result China and U.S. expected.

Key words:South Asia Crisis; Indo-Pakistani War; China; U.S.

收稿日期:2016-01-20

作者简介:栗广,男,湖北武汉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党史教研部讲师、历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98(2016)02-0053-06

猜你喜欢
美国中国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