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

2016-03-17 20:22纪俊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纪俊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系, 广东 广州 510303)



论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

纪俊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系, 广东 广州 510303)

摘要:传统原生态民歌,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传承下来的极富民族特色的艺术瑰宝。它以深广厚重的人文历史、质朴浓烈的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吸引、感动和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原生态民歌是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根基和源泉,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引入原生态民歌,扩展民族声乐教学曲目,并对其进行创新性运用,是高校民族声乐教育者应面对的课题。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民族声乐教学;创新性运用

一、原生态民歌的艺术特征

(一)原生态民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

“传统是一条河流”。民歌的深厚历史积淀首先体现在古文化的遗存上,即在今天的民歌中可以找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音乐与社会生活的遗迹。比如,在今天湖北巴东野三关地区的丧礼音乐中有楚辞《九歌》中《国殇》的歌词。在某些民歌的歌词和曲调中,能够看到某些民歌产生的那个年代的生活情景[3],例如1940年以来的新民歌《绣金匾》、《送郎当红军》、《东方红》等,则真实生动地展现了现代中国人民在追求民主自由与幸福、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一个个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

民歌的历史文化内涵不仅指民歌反映民族的现实生活,更折射民族的历史文化,蕴含丰富的过去文化信息。例如,在陕北和晋西北地区的民歌“信天游”与“山曲”中,有一类根据内容而称谓为“走西口”的民歌。“走西口”实际是过去发生在这一地区的特殊生活情景的真实写照。由于黄河长期以来缺少治理,造成年年水患灾祸不断。这一带的老百姓生活困苦,迫于生计,每年春暖花开时节,黄土高坡上的青壮年男子都要西行,前往内蒙古大青山一带去打工谋生,直至春节前夕归家。其中有人一去数年不归,也有人音讯全无。一年一度的“走西口”成了“最是人间伤别离”的情景。

原生态民歌因为其历史文化内涵,使其超出对艺术“审美与娱乐”一般功能的理解。它让人们从中窥见民族历史、地域民俗和观念信仰等等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密码,从而具有其他艺术样式难以替代的历史品格。

(二)原生态民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民歌的地域民俗文化内涵,是一个地方的原生态地域特色与一个地方的民间风俗习惯交融贯通的体现。例如,蒙古族被称作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的“长调”,是这个民族对骏马和草原深情眷恋的集中体现。同样是长调,东蒙的长调与西蒙的长调又有很大区别。东蒙长调使用一种“诺古拉”的发声技巧,模拟骏马嘶鸣声发展而来;其歌调气息更加悠长、节奏平稳宽阔。而西蒙长调不使用“诺古拉”的发声技巧,歌调显得跌宕起伏,节奏变化多。究其原因,东蒙草原平展宽阔,一望无际,这里的蒙古族从古至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西蒙鄂尔多斯高原,草原地下相对复杂,这里蒙古族转型为定牧的生活。长调的东蒙与西蒙说明了原生态民歌与地理风貌、生活方式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

民歌的地域特征还体现在与某一民族生存环境紧密相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上。如聚居在鄂湘川黔边界的土家,他们的丧俗歌舞“跳丧鼓”就折射着这个古老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与人生态度。这种观念内涵的深重负载,使得原生态民歌常常超出了音乐的范畴,而折射出某一地域内特定民族的生命理念,或传递着某种古老的文化信息,甚至承载着某种神秘力量和宗教色彩。

大港油田坚持把提高老油田采收率作为油气开发的核心,通过自主攻关创新、现场先导试验、规模推广来实现可采储量持续增长。

(三)原生态民歌具有多样的表现形式

原生态的传统民歌,是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积淀、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千百年来,它一直主张“挖掘和探索着一切人声表现的可能性”[4],始终彰显着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凝聚着各民族人民的生命意识和地域文化,感染、感动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它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每一首歌,都能透射先辈们相依相伴的至真情爱;每每一声唱,都在捕捉那来自华夏天籁的美好声韵!众所周知,民歌,既然来自民间,来自民众的生活实践,它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如用简单的吹口哨、叫喊声、吐舌头之声响,或以击掌、拍手、跺脚等方式就能传递各种情感。再由早先的“一个字”,进而演变到“一个词”、“一句唱”,再到“段”再到“篇”到“多段””、“多篇”等,逐步丰富、不断演绎,就进化成千姿百态的各种形式。就其音乐特征看,我们会发现,它们竟由起初呆板枯燥的单声部嬗变到音域丰富的多声部,这不仅说明原生态民歌的生态语境在不断演变,而且原生态民歌的内涵也随之更为厚重多样。

而且,经过代代相传、千锤百炼、精雕细琢之后,原生态民歌在艺术形式上也日趋成熟,许多歌种都有着独具特色和精妙的形态样式。其歌词精炼、曲调完美,是具有极高价值的艺术精品。原生态民歌都善于运用浓厚民间气息的素材、采用冼炼质朴的手法,塑造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在音的组织结构方面,作为中国原生态民歌重要的旋律基础的五声音阶高度发达,形成原生态民歌精巧完备的五声调式体系。如独具特色的“三音歌”,全曲仅仅使用三个音为旋律骨架,已成为极具生命活力的传统原生态民歌。在五声音阶中加入清角、变宫、变徵、闰等音级,这些具有画龙点睛的特色音使民歌形成某种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民族风格或歌种风格特色。流畅的旋宫转调是中国音乐旋律思维模式的重要构成,也是构建独特完整的声乐演唱体系的组成部分,这在原生态民歌中也很发达,比如蒙古族演唱长调时的颤音唱法“诺古拉”;一个人嗓可以发出2-3个声部的“呼麦”唱法,都是民族声乐的奇葩。另外,在我国南方一些民族的原生态民歌中还存在丰富而独特的多声思维,如长江三峡地区的《川江船工号子》、侗族大歌、畲族的双音等,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音乐即兴发挥,让人们不得不惊叹原生态艺术的精湛。

二、原生态民歌的艺术价值

(一)原生态民歌是民族声乐的创作源泉

金铁霖教授在答《新京报》记者问时说道:“原生态民歌是民族声乐的源泉,是基础,是根。民族声乐必须来自于源泉,但不是原始。它要提高,要符合时代要求。”“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是民族根源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的血肉和灵魂,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5]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源泉。我国专业的声乐作品创作是在我国传统音乐特别是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借鉴西方作曲技法而创作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民间艺术因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始终为创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素材之源。在创作中从民间找根、找生命力,从各民族的歌声中借鉴更加多元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但能使声乐作品增加亲和力,更是我们的民族唱法摆脱单一化困境的有效手段[6]。现在,随着人们社会心理的变化和审美兴趣的转移,以及基于对本土文化难以割舍的传统联系,作为一种动态文化的原生态民歌凭借其内在的艺术品质和文化价值,越来越引起大众的审美兴趣,它给现代中国人带来独特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抚慰[7]。由此可见,虽说我们将各个(地域)民族的原生态流派同视为一种非物质精神活动,但从历史演绎看,原生态民歌是我国民族声乐作品诞生之源、延续之根、发展之魂,更何况民歌还颇具多元一体化之特征,它与各地域、民族间的融入交汇,缜密程度可想而知,影响之久远弥足珍贵。

追溯原生态民歌的历史演进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原生态民歌的内涵也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发生质变的。昔日原生态民歌不就是今日民族声乐作品创作之鼻祖吗?不妨以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例,建国前的民歌演唱多以“歌声随着苦声唱,泪水伴着酸汤喝”为主要内容或表现形式,建国后大量的民族声乐作品,多以优美、舒展、欢快、奔放、节奏性较快,更具民族音乐风情,更具民族凝聚力,民族歌曲的内容更加注重表现人们的幸福生活。譬如《康定情歌》,它不仅汲取了西南民歌的音乐元素,还赋予浓郁的时代气息,并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新颖的音乐手段,加之借以西南民族的风光、风情,生动鲜活地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吸引人们沉浸于民族音乐殿堂而虔诚聆听。再如解放后大批量涌现的以红色主题为主线的民歌作品,如《映山红》、《大红枣儿送亲人》等,从歌词内容到旋律无不彰显民族精神和革命情结,艺术地还原了各族群众对红军的至爱情怀,对亲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上述作品之所以长盛不衰,归根结底是因为从原生态民歌中吸取了宝贵的艺术养分。

(二)原生态民歌是民族声乐的创新动力

民族声乐从广义上讲,包括古代歌曲和民歌、戏曲演唱、曲艺说唱,以及用新民族唱法演唱的创作歌曲、歌剧等。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各地区都有本民族、本地区民歌的风格、特色、韵味,尤其是原生态民歌,它更以原汁原味的乡野气息成为民族声乐的创新之源。从既往的艺术实践来看,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已糅合了中国民间戏曲和民歌演唱方法的诸多特征(例如音色、润腔),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民间因素”,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然而近年来艺术院校和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的发展却进入瓶颈期。究其原因,一方面,民族声乐发展的国际化受到西方美声唱法的影响;另一方面,民族声乐的商业化发展受到流行音乐的影响。在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现有的民族声乐教学模式渐渐脱离了民间土壤,它忽视原生态的民族语言以及民族风俗的原生态艺术,对于民族声乐的认识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导致民族声乐的发展难以实现突破,也难以在保留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实现创新[8],因而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民族声乐人才和好作品。

“时尚而不流俗,变革而不失根”,这是我们继承、发展原生态民歌,处理表现内容与形式关系时应始终坚持的底线和原则。尤其在深化改革的今天,西方音乐极容易渗透、取代民族音乐的独特内涵,改变人们的审美情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决不能随波逐流,一定要以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音乐创作是表达时代精神和真切生活的社会实践”[9]的信念,一定要把自己的教学置于社会时代之中,置于深广的历史时空之中。既时刻观照火热的生活,又始终执念质朴的乡土。不断从生活获取灵感,从民间吸取营养,执着顽强地表达对生命的真实感受和对世界的审美体验,从而赋予民歌艺术更为鲜活的时代精神。

回溯以往可知,大凡有成就的民歌艺术家,既是时代精神的引领者,又是民间艺术的创新者。他们始终能紧扣时代脉搏,置身火热生活,沉入民间乡土,踏踏实实担负起声乐改革与创新的社会使命。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作曲家贺绿汀,他于1936年前后创作的民歌《孤儿》、《纺织娘》等,就颇具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乡土特色。其中《孤儿》的歌词“我们都是伶仃娃,没有爹也没有妈,断线的风筝被风刮,随风飘落到天涯。麻布袋子作衣衫,垃圾桶里过生涯,活着流落在街头,死后遗尸无处撒……”其口语化、日常化的歌词非常的贴近生活。作者用朴实、通俗的音乐语境,真切描写了社会的阴暗与没落,展现出对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悲悯之情。这样的创作,既保留了原生态民歌的质朴之美,又涵蕴出艺术家润色之后的节奏之美,从而在传承与改造的双重力量中赋予作品以强大的艺术生命力。由此可以看出,凡是耳熟能详、久唱不衰的经典民歌,大都是对原生态民歌进行创造性的结果,因为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总能从不同维度为声乐艺术家提供创新的灵感与动力。

三、原生态民歌在声乐教学中的创新性运用

(一)旧谱新唱,中西结合

现今中国的民族声乐演唱受西方的美声唱法影响较大,在歌曲的情感处理上,追求西方歌剧的戏剧性,运用大胆夸张的造型,使音乐作品在情感的处理上突出戏剧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音乐的审美功能。然而,西方美声唱法“高大上”的风格,容易使观众产生隔阂,窄化了声乐的影响力。在这方面,原生态民歌的引入就能起到很好的中和作用。因为,中国传统原生态音乐具有细腻、豪放、幽怨和平易近人的情感特征,较易让听众随着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受民间老百姓的真实生活情景,从而更好地体验民族声乐艺术给人带来的审美享受。

笔者在歌剧《花木兰》教学中,先是对“旧谱新唱”、“死谱活唱”加以理论归纳梳理,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民族性,然后转换角度给学生详细阐述,进而让其欣赏中国戏曲豫剧视频《花木兰》,意在大胆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果不其然,豫剧“花木兰”那粗狂、豪放的甩腔,顿时拨动了学生心弦。许多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试唱,其中一位的表演一招一式妥帖得体,声情并茂顾盼生辉,演唱效果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又如,蒙古族歌手在演唱长调时,常常运用喉头抖动的颤音唱法技巧,模仿草原上马的嘶鸣声,其艺术特点主要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对马深深的眷念和热爱,表现出浓浓的草原气息。而按照西方美声演唱观点,喉头抖动的颤音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不同的文化孕育不同的艺术美,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歌的演唱技法更符合东方人的嗓音生理结构,更契合中国国情,生命力更旺盛。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我们逐步凝练出这样的思路:以原生态民歌为声乐创新的基点,以西方演唱技法为声乐教学的借鉴,做到古为今用、中西结合、创新发展。具体说来,就是在学习西方美声科学发声的同时,吸收、发扬和继承原生态唱法中的优秀成份,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突出相应的地域音乐风格和韵味,充分揭示音乐作品的民俗内涵,从而使我们的民族声乐既符合中国的文化特征,又吸收西方美声的科学发声原理,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创新性融合。

(二)开放课堂,协同育人

原生态演唱与中国民族声乐是一脉相承的。我国很多优秀的民族唱法艺术家都有着深厚的民族音乐演唱功底,比如,郭兰英曾是一位表演山西梆子的民间艺人,李谷一以前是花鼓戏演员,彭丽媛学过豫剧,孙丽英学过京剧等等。这些由原生态民歌滋养出来的歌唱家,不仅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为民族声乐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那就是,民族声乐教学不能局限于音乐的象牙塔内,而是要开门办学,要让民族声乐的人才培养真正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区的土壤,真正沉入到原汁原味的民间生活中,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拥有用音乐展现民族特色和民俗风韵的能力。

为此,我们有意识地打破音乐课堂的传统模式,努力构建与民间对接的开放课堂。具体做法有二:

一是走出去。根据实际声乐教学的需要,鼓励学生进入到民间音乐生活当中,深入到民间感受和理解传统音乐。我系每年都有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申报大学生艺术创新和创业的实践活动。其中在艺术创新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学生的自身优势进行艺术实践与采风活动。比较有突出的是,我系学生小唐从小居住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排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子孙,对丰富多彩的排瑶传统文化耳濡目染,对瑶族的音乐文化理解较为深厚。我系部分教师利用双休、节假日,广接地气,深入民间村落,和小唐一起前往连南采访,走走看看,边吟边听,在大自然中去感受天籁之音,在老百姓中去采集风雅之韵,了解老百姓喜欢听啥、喜欢唱啥,从而确定学习的内容,找准创新的方向。同学们对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的山西经历深有同感。他演唱的《亲圪呆下河洗衣裳》“亲圪呆下河洗衣裳,双腿退跪在石头上,小手手红呀小手手白,搓一搓衣裳把小辫儿甩……”就是他探访山西老家,依据当地民间歌谣创作而成的新式民歌。这首歌唱词十分亲切,旋律泥土味十足!

二是请进来。即把原生态声乐纳入音乐学院的教学,把民间歌手请进大学课堂。这方面有些学校已有尝试,而且效果不错。例如,中央音乐学院请民歌手“花儿王”朱仲禄先生、张天恩先生等教唱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和山西的山曲;星海音乐学院聘请粤曲艺人麦玉清、林家宝、岑海雁、郭建华等传授广东曲艺唱法;同时该院又邀请粤剧国家一级演员曾小敏、彭庆华等教习粤剧表演艺术;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邀请著名民间客家山歌传承人余耀南、罗家茂进行讲学;原生态音乐进入高校在全国红红火火的开展起来。我校音乐系有一位教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基于此,音乐系专门成立了工作室,设立了潮州音乐教学传承基地。我系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在努力尝试打破音乐课堂的传统模式,构建与民间对接的开放课堂。当然,构建原生态的声乐教学模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项目结合,这将是我系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创新专业,建立本校优势

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是建立高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的有利条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声乐教学对民间唱法的学习和欣赏方面所涉及的内容不多,学生对民间唱法的了解较少,相关的演唱技能较低,不利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各地院校的声乐教育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如果各地高校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原生态音乐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则更能凸显教育的地区差异与地域优势,为高校的生存与发展打开更为有利的局面,提高地方高校的竞争优势。

在教学实践上,音乐系部分教师走进梅州了解客家山歌民间原生态演唱,并现场学习和观看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梅州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汤明哲大师的讲学和演唱,老师们直接从他们身上吸取原生态唱法的营养。对于原生态的民间歌手而言,歌唱是他们生活和娱乐的一种方式。他们看到什么唱什么,想到什么唱什么,高兴的时候引吭高歌,难过的时候唱歌排解忧愁。在民间艺人的脑海中没有歌唱技巧。他们歌唱审美的感觉是一种最真实最质朴的情感抒发。比如羊倌歌王石占明的一曲《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中唱到,“黄河上有几十几道弯?几十几只船?几十几根杆?几十几个艄公?黄河上有九十九道弯,九十九只船,九十九根杆和九十九个艄公。”西部地区的人们对于黄河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在黄河两岸繁衍生息,既受到过黄河母亲的馈赠,也遭受过黄河带来的劫难。然而不管是黄河有多少道弯,多大的风浪,每一只船上都会有一个艄公,坚强地与黄河的风浪搏击。华夏儿女那生生不息的力量和顽强的民族精神,在他的歌声里得到了最为本质的诠释。原生态演唱几乎没有什么表演上概念,他们的生活就是舞台。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借鉴在于学院派的民族声乐演唱要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生活视为表演的源泉,唯有此才能获得感人至深情真意切的表演效果。

当然,高校到底要不要参与到原生态唱法的传承中来,这是近几年来一个很有争议的课题,有人认为原生态民歌脱离了生育滋养它的土地,脱离了原生态的地理历史等生态环境就不能称之为原生态。而在当今经济的冲突下,原生态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越来越狭小,原生态民歌已经不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艺术了。对它的保护,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充分挖掘、整理的“博物馆式保护”。作为高校应该在挖掘整理原生态民歌、培养原生态歌手方面主动承担起责任来。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开明的思想来保护原生态民歌、传承原生态唱法。在保持其质朴自然的本质的条件下,通过整理、归纳、精炼、提高、挖掘出原生态唱法的科学性,深层理解原生态艺术。为此,笔者认为,将原生态唱法融入高校的声乐教学之中,将会是历史选择的结果。我们基于前期对连南排瑶山歌的初步考察,欲准备与连南地方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合作,策划了协同育人的培养方案,通过与排瑶山歌结合,开设相关原生态声乐演唱课程,在我校建立排瑶山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参考文献:

[1]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2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15.

[2] 周耘.传统民歌艺术[M].武汉:武汉人民出版社,2003:41-79.

[3]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0.

[4] 胡志立.现代歌唱艺术的若干流派与主要特征[J].音乐研究,2004(3):108-111.

[5] 雷丹.我的态度就是求真务实[N].新京报,2004-08-31.

[6] 王世慧.从原生态民歌看民族声乐的传承发展[J].齐鲁艺苑,2006(4):5-6.

[7] 张春苗,张素枝.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传承途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7):1-7.

[8] 王硕,王美佳.原生态唱法进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思考[J].民族音乐,2015(11):10-15.

[9] 张雪莲.论民族声乐与戏曲演唱艺术的共性[J].大舞台,2013(9):1-5.

(责任编辑黎尚健)

On th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of the Primitive Ecological Folk-song in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JI Jun-juan

(Department of Music,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3, P.R.China)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rimitive ecological folk-song, which was created, accumulated and followed by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long-term social practical life in China, is real art treasures with extrem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s deeply attracted, moved and nurtured gener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with its long humanities history, simple folk customs, and colorful forms. Primitive ecological folk-song is the foundation and source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It is the duty for the educators of the contemporary national vocal music to introduce it into music teaching to expand the programs and to creatively make use of it.

Key words:the primitive ecological folk-song; national vocal music teaching; innovative application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纪俊娟,女,河南洛阳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音乐系教授。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98(2016)02-00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