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课探索

2016-03-13 08:43:58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课中职学校

陈 慧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中职学校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课探索

陈慧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在实际生产和临床应用中新剂型药物占一定比例,药学专业中职生有必要熟悉这些新剂型,但是这部分理论内容比较深奥,开设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理解。鉴于目前中职学校实验设备的局限性,笔者进行大量预实验,最终确定实验项目以及具体制备方法和制备物的验证方法,旨在通过几个典型实验项目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关键词:中职学校;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药用新型辅料的大量涌现,促使药物制剂新技术迅猛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新剂型药物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目前,新剂型药品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2.5%增加至8.0%[1]。相信在未来的几年,因新剂型的靶向性、低毒副作用等显著特点,这个数据还会大幅度提高。中职学校药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会在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部门及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等与药品密切相关的岗位工作。根据中职学校课程开设遵循“必需、够用”基本原则[2],对于药物制剂新技术课程,笔者认为其属于“必需”范畴,学生有必要对其做一定了解,从而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社会。

1 课程分析

药剂学是中职学校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常见的普通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等从特点、处方、制备以及最后的质量检查都做了详细的介绍。药物制剂新技术是药剂学课程的补充,主要章节为:(1)固体分散技术;(2)包合技术;(3)纳米乳与亚纳米乳技术;(4)微囊与微球制备技术;(5)纳米囊与纳米球制备技术;(6)脂质体制备技术。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药学相关专业都开设了药物制剂新技术课程,但由于该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授课时往往只重视理论讲授,实验课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开设。由于药物制剂新技术介绍的是药剂学领域逐渐应用的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因此教学难度较大,单纯靠理论讲解,学生未必有深刻的认识,很难激发其学习兴趣,而实验课的开设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开设实验课,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新的制备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

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中职学校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习基础较差(34.6%)、缺乏学习动力(31.6%)、自制力较差(12.3%)、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9.0%)、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7.5%)[3]。

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首要任务。为此,中职学校教师都在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理论课大多采用多媒体及信息化教学,结合动画、图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单纯的理论教学仍较枯燥,而实验课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实验教学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演示实验教学法、验证实验教学法、探究性实验教学法、学导式实验教学法、设计性实验教学法等。依据药物制剂新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基础能力,我们确定药物制剂新技术以验证实验教学法为主。

3 实验项目的确定

本课程主要有6个章节,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章节都应设置对应的实验,但是由于药物制剂新技术实验所需辅料不易获得,且很多新技术还在研发试验阶段,重现性较差,加之很多应用新技术制备出的新型化合物,很难靠肉眼和一些简单的物理鉴别方法验证,必须借助红外光谱法、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谱法、熔点鉴别等方法,要求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设备。虽然很多学校在实验设备上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上述设备目前在中职学校还是很难配备齐全,若学生的实验结果不能很好地被验证,那该实验的开设则毫无意义。

实验前教师必须做预实验,考察实验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确定实验方案后,再搬到实验课堂上[4]。笔者搜集了大量新技术的制备处方,结合辅料的可获得性、现有实验设备和学校设备购置预算,通过反复预实验,最终筛选出3个实验项目,分别为布洛芬固体分散体的制备、β- CD的制备以及微囊的制备,制备方法分别选择共沉淀法、饱和水溶液法和复凝聚法,选择熔点鉴别、薄层色谱和显微鉴别这3种较为可行的方法对最终制备物质进行鉴别。通过实验使学生真正体会新技术的实用性,从而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对专业充满憧憬。

4 结论与分析

通过分析课程、学生特点以及实验条件,再加上大量预实验,最终确定3个较为可行的实验项目。受实验辅料和设备以及课时限制,药物制剂新技术可实施实验项目较少,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若以后实验条件具备,建议开设更多的开放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让学生对药剂学专业产生更大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杨兴广,李杰.药物制剂新技术与药物新剂型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养生,2015(6):63.

[2]张健.关于“必需、够用”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9):54-55.

[3]刘博,马艳玲.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23-224.

[4]任瑾,魏雅芹,王杰.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3(2):359-362.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5-0098-02

猜你喜欢
实验课中职学校
有趣的实验
高中化学实验课常见气体的制备与实验设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4:48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19:47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与探索
浅析多媒体课件在中职学校的应用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2:02:00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