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罗嘉 王德平(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00)
拉斯韦尔5W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的应用研究*
甘罗嘉王德平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00)
摘要:本文将传播学经典理论拉斯韦尔5W模式引入高校课程教学研究中,尝试将教学过程理解为一个信息传播过程并构建教学活动的5W模型,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构建教学评价体系中。
关键词:拉斯韦尔5W模式;教学评价;高校课程
*本研究是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青年课题《舆情监测技术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156242358)的阶段性成果
王德平,助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舆论学博士研究生。
Abstract:Introducing Lasswellˊs 5W Model into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the article tries to take teaching process as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build a 5W model based on that and then put the model into use in constructing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Keywords:Lasswellˊs 5W Model;teaching evaluation; college course
美国学者拉斯维尔在1948年发表的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即:Who(谁)、Says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我们称之为“5W模式”。这5个W分别展示了传播过程的五个关键方面,即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
如果我们将教学视为一种信息传播过程,那么我们可以依照5W模式构建一个研究教学这一信息传播行为的模型,基于这一模型我们可以尝试对高校的课程教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与评价。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学者郭庆光对传播的定义)。
参照传播的定义,我们发现,教学正是一种信息传播行为。教师(Who)通过特定的方法(in Which Channel或者through What Method)将知识(What Content)教授给学生(to Whom),从而达到人类智慧延续和知识技能传承的目的(with What effect)。教学也正是一种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特定学科的特殊符号系统,特定信息(知识)的传递、接受和反馈活动。
我们将教学理解为一种信息传播过程之后,就可以参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构建一个研究教学这一信息传播行为的模型了。
1. Who: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搜集、选择、处理与传播信息(知识)。借用传播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把关人”,教师就是教学活动中的“把关人”。教师受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信息、组织、受众、技术以及个人因素的影响,对教授的知识或组织的教学活动负责“把关”。对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研究可以理解为对传播者的研究,即控制分析。
2. What Content:教学内容(知识)。知识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所有的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运转的。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应该具有专业性、层次性、易读性等特点,与科学研究活动中的知识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内容(知识)分析也是研究教学活动的重要方面。
3. In Which Channel(Through What Method):媒介与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和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讲授这一长期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让位于互动性教学、慕课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信息技术。教师不再是教学的唯一或者主要的媒介,教师的作用也从单一的讲授与传递逐渐派生出引导、协调与组织功能。对于教学媒介与方法的研究,可以从方法本身的技术特点、教学各因素的参与程度等角度去切入,是研究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
4. To Whom: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另一个中心,既是教师教学内容的主要接受对象,也是教学媒介与教学方法的作用方和教学效果的主要体现者。按照传播学理论来理解的话,学生是受众,是信息(知识)接收者、信息(知识)再加工的传播者和传播(教学)活动的反馈源,是传播(教学)活动产生的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在传播(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活动是一种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在这种传播形态中,传播者(教师)和受传者(学生)相对存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位置可以互换(教学相长),且二者主要在面对面的环境下完成传播(教学)行为,可以及时反馈并调整传播(教学)内容和方式。
对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研究,可以围绕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动机等方面入手。其中,有关师生关系的研究十分关键,围绕着师生关系这一问题,教学活动中各因素各环节的相互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调整、甚至互换。
5. With What Effect:教学效果。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看,教学效果是指教师讲授的知识(信息)经过特定的媒介或教学方法传递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技能能力等的变化。教学效果研究应该是教学研究过程中有较多争议但是又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环节,它也是整个教学活动整体价值的集中体现。
6.如图1所示,可以显示出教学活动的5W模型。
图1
图1帮助我们比较直观的了解了教学活动中的各个关键因素和知识的传递过程,但是它也显示了5W模型的几个局限性,而这些局限性是需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注意的:(1)这个模型将教学活动清晰的分割成几个独立的因素,但是它也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特别是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这个模型本身是不考虑反馈的,而教学活动研究不能让学生的反馈与教学的改进缺席;(3)这个模型没有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它聚焦于教学活动本身,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当我们把教学视为一个整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之后,对课程教学的评价也必然从整体的各个因素出发,并将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纳入考察。
1. Who:教师。对教师的评价首先应包括其学术水平,教师的学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教师所能传递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较高的学术声望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是师德与敬业态度,包括品德是否端正、授课时的精神与情绪状态是否积极、课件准备是否精心、授课资料是否细致完备、作业批改是否细心、职业着装是否合适、教态仪表是否得体等等,师德与敬业程度是对教师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方面,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敬业精神不光能让老师更有激情,还能感染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还应包括教师的表达与应变能力,例如普通话水平,肢体语言表达以及对课堂的观察、控制能力等等。对教师的评价是一种对人的评价,既包含普遍的道德的评价,也包含职业的专业水平评价。
2. What Content:教学内容(知识)。不同学科和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有其自身的客观特点,有理论性的有实践性的、有枯燥乏味的有生动有趣的、有困难的有容易的,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具体评价工作中加以区别对待。而对于此项要素的评价应将重点放在授课教师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上:教师对基本知识点的传授是否准确科学、是否讲授得有足够的深度与广度、是否将课程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等等,对于实践性的课程还要注意实践环节设计是否合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安排是否恰当等等。
3. In Which Channel(Through What Method):媒介与教学方法。教学媒介与教学方法是评价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教师讲授本身,是否采用案例式、互动式、启发式等等教学方法,是否使用了多媒体、慕课等等新的教学信息技术,都是可以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部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媒介与方法形式越多样,评价结果就越好,任何方式方法都要依据课程的实际需要而展开,切忌华而不实和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形式堆砌。
4. Whom: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是对一个人群的总的评价,那么必不可少的就涉及到学生群体总体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习能力一方面影响教师学术水平的发挥、一方面又影响课程内容的选取,这两者是相对不容易短时间有所改观的部分,评价起来相对客观;学习态度则涉及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精神风貌、参与积极程度等等,不仅对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投入影响也很大,是我们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对学生评价的主要方面,也是通过共同努力、能够较快改善教学效果的部分。
5. With What Effect:教学效果。既然教学效果最终体现为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实践技能能力等的变化。那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就可以观察理论知识是否掌握(考试及试卷或论文评价)、实践技能能力是否提高(动手能力评测)、专家与同行课堂实地观察与评价、学生反馈评价等。教学效果评价相对直观,但却是前四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6.为了避免5W模型的缺陷,我们还需要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建构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注意5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与教师的相关应变值得关注;(3)课程教学外部环境,例如学校整体的教风、学风环境等也应纳入考察。
7.如图2所示,可以显示高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
图2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邵培仁.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徐文婷.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J].新闻世界,2011,7.
[4]王竹林.“5W传播模式”与教学方法创新[J].榆林学院学报,2003,3.
[5]邵士权.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5.
作者简介:甘罗嘉,助理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教学督导科科长。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4-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