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峰 孙莹
摘 要 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不仅遵循工作过程系统化和职业成长规律的原则,而且呈现出教学主体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环节的全面性三个特征。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对巩固和深化高职教学改革更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课程 系统性课程设计 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具有特色、富有创新的课程改革可谓硕果累累。不过,在发展的背后,仍存在很多值得深思之处。首先课程改革往往针对独立课程,缺少关联课程的有力支持;其次课程改革侧重专业课程,并且教改成果很难在同行中应用推广,造成了优质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改变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片面性、局限性和表面性,高职课程改革应在前阶段成果与经验的基础上,推行全面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系统性课程设计是一个教师团队针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教学环节而进行的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设计与创新,是针对一个专业的复杂而浩大的工程,呈现出教学主体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教学环节的全面性三个特征。
(1)教学主体的整体性。一个专业的课程开发主体是教研室团队。课程设计是认识统一、能力相当和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集体智慧的碰撞和能力的汇集,而不是少部分教师针对独立课程的离散工作。
(2)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学习者的能力培养是系统化工程,为保证前后知识的延续性、连贯性和相辅相成,以及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和工作经验的积累,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课程设计要从课程体系入手,链接相关联的各教学环节同步改革,才能保证教学内容设计的系统性。
(3)教学环节的全面性。课程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组织、从过程管理到学习评价、从教室到工厂、从教师到学习者,涉及到方方面面,全面系统地整体推进。高职课程改革只有全方位推进,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1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技术思维方式。课程强调专业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开发的过程性、关联性和情境性。在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的内容应该是在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基础上,源于工作实际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来的系列学习任务。
1.1职业能力与工作分析
行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指出:职业能力和工作分析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整体化的职业资格分析。职业资格研究的实质是:以职业行动领域(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把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行动情境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整理,并描述相应的职业能力,从而帮助人们遵循职业发展规律完成课程开发与设计。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是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可反应该职业的典型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通常一个职业(或专业)一般包括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如机制专业的“零件加工”、电气专业的“设备电气安装”和电子专业的“电子产品装调”等。准确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明确的职业能力(知识与技能)分析是行为导向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
1.2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要保证在“职业资格—工作要求—学习内容”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就应按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课程的思路构建课程体系,同时,兼顾职业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行为导向性课程的开发可不与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典型工作任务完全对应,可根据教育特点、教育环境和教学条件进行适当调整,甚至有一定的创新。在同时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时,课程体系结构要突现四个层次的能力教育,每个发展层次须配备相应的知识形态。第一层次是让学习者了解职业概况,初步建立职业认同感;第二层次提供与职业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让学习者对工作系统建立整体性的认识,初步建立合作意识;第三层次提供职业功能性教育,让学习者掌握与复杂工作任务相应的功能性知识,完成非规律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合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较高的职业责任感;第四层次是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实践的联系,开发学习者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只有科学的、渐进的能力培养过程,才有可能将学习者由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2高职课程系统性教学设计的思路
典型工作任务通常是一个完整工作流程中的某项工作任务,一个经营活动中的环节工作任务,或者是针对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的局部工作任务。那么,通过一个由典型工作任务转化而来的课程学习,仅能使学习者处理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的“问题情境”。要培养整体化系统性的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还需通过系统化的工作历验和经验积累。因此,高职教育过程中应体现系统化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学习过程。这样,需要以一个能串连多个典型工作任务的综合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对相关连课程进行系统性教学设计。
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系统性课程设计思路是:从一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中,提炼出能串联多个相关联教学环节的综合性工作任务,通过将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多项工作子任务(根据教育的特点工作子任务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学习任务),各工作子任务(或学习任务)引至各课程,各课程的教学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从而实现课程的系统性设计。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系统性课程设计的思路如图1所示。
2.1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
作为系统性课程设计的载体,综合性工作任务的选择显得尤其重要。它应具备承载学习者系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性,是开放性、设计导向性的任务,注重反映工作过程的全面性和完整性。综合性工作任务可以是一个系统工作流程(如制造业),可以是一个完整项目任务(如营销、管理),也可以是一个整体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装调任务(如电气控制、电子信息)。它能分解为多项完整的工作子任务,每项工作子任务对应一门课程(课程可以开发为行为导向课程、项目驱动课程或任务引领课程等),各课程则围绕工作子任务的开展而设计。
2.2综合性工作任务的分解
在综合性工作任务分解成工作子任务时,要保证工作子任务本身的全面性(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工作对象、工具、工作方法、工作要求)和独立性,但有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工作子任务还要体现出不同特征,从刚开始的单一、简单、封闭和模仿的任务,发展到组合、复杂、开放和创新的任务,为学习者的经验性知识积累提供有效的渠道。在学习过程按工作流程(即按各工作子任务的完成顺序)进行有效排序时,因此而建立起课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支承,实现课程间的准确对接与顺利过渡。
3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课程系统性设计应用
以机制专业(数控方向)基于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课程系统性设计为例。选择中等复杂部体的加工与装配(如减速器的设计与加工)为综合性工作任务,并按工作流程进行分解工作子任务:部件的结构设计→工艺设计→通用加工→数控加工→零件检验与部件装配。综合性工作任务、工作子任务、学习任务和课程对照如图2所示。以减速器的设计与加工为综合性工作任务的课程系统性设计,串联了有关联的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及CAD、机械工艺及夹具设计、通用加工和数控加工、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教学环节的系统性设计。
4结论
以综合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串联相关教学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课程设计,为学习者提供了从专业技术应用、技术工作的规划到技术工作的过程的整体历验,构建了一个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学习平台。系统性课程设计其工作涉及面广,改革力度大,需要教师团队有足够的决心和勇气,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它对巩固、完善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克孝.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理论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3).
[2] 刘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技术路线[J].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3] 姜大源.当代德因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6(3).
[4]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09(6).
[5] 李全文.高职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