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兵
高考考查学生推断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基本上以两种形式呈现,选择题(选择不正确的或正确的一项)和翻译题。不管以何种形式出现,考查的基本上都是该词在文言文中的常用义项,而且其义项多是汉语中仍有极强生命力的“活词”。鉴于此,推断实词意义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回顾比对,搜寻其义
高考考查的实词,基本上是课本里文言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单字,少有常用的双音节词及多音节词。其义项也多是课本上出现过的,所以可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以备高考时回顾,当作“参照物”进行比对,实乃简捷推断之法。如:
①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
耽,义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与“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两句中的“耽”字,取义为“沉溺,沉迷”。
②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
故事,义同“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中的“故事”,取义为“先例”。
二、借助成语,推断古义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基本上是由文言中直接保留下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若理解词义有障碍,可将之与含有此字的成语作比而训其义,所谓“成语烂,古文半”,说的就是此意。如:
①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成语有“绳之以法”,显然,此句中“绳”义取“绳之以法”中的“绳”义,译为“制裁、处治”。
②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成语“文过饰非”之“文”也,一步到位,“文”与“饰”皆为“粉饰”之意。
三、瞻前顾后,整合得义
瞻前顾后,整合信息,词义的答案往往就在文本中。
1.瞻前顾后,看句子结构甚至短语结构,尤其是在工整的句子(即骈文整句)和并列结构的短语中,就很容易推断出词义,它们常常前后相似、相同或相反。如
①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周,与“比”明显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而“比”字为“朋比为奸”中“比”义,为“勾结”,则“周”字为“团结”。
②今君乃亡赵走燕。
亡,即为“走”义,同是“逃跑”。
③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修,与“短”义则相反,译为“长”。
2.整合文章多处信息,推断词义。有的实词在文本中多处出现,可整合、比较得出词义;有的实词,在文章的别处则换为另外一个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语,而句意重复,由此亦可断义。如:
①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文本连续出现三次,整合信息,发现与之搭配的皆是身外之物,又皆是工具,能为己所用,故可得其义,“假借,借助,利用”。
②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原”字何意?看后文“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则知,“原”字换为“本”字,而句意基本不变,故“原”义同“本”,皆为“推究根本”。
四、形声训义,巧妙解词
对于一些文言实词,可从汉字构造的形旁或读音人手而训其义。如此说文解字,古已有之,此法至今可用,且极为便捷。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形旁训义较为简易可取,只是辨音训义不易掌握,所以对于后者,就高中生而言,可将书本上的通假字进行梳理便能应对高考。如:
①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睇眄,何意?看句子结构,两句前后对仗,故知“穷”与“极”义同,“睇眄”与“娱游”性(词性,即用法)同,而“睇眄”形旁皆为“目”,与眼有关,前为“穷(义同“极”)”,后又接“于中天”,故得其义为“看”。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读“zao”,通“早”,对于其义,一读便知。
五、常用词语,代入尝试
此法最为常用,也最为好用,对于文言实词意义的推断,屡试不爽。面对高考时眼前难解之“字”,可联想现代汉语中,含有此字的常用词语,一一列举出来,再代入尝试通其句意即可,因为它的义项常常是其中之一。简单地说,先造词再代入检验后辨其义。如: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徒,徒弟,徒然,徒劳无功……;白,白色,白话,告白……。由此,可代入尝试得知,徒,其义为“徒然、白白地”;白,为“告白、告诉”。
以上“五法”点到为止,对于示例不一而足。对于文言实词的意义,同学们应当平时多做联想以记忆。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一名女学生真诚致歉。
复旦大学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捡帽时错过了合影的瞬间。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但后来发到同学们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合影照。女生去找学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学的毕业照,学院却推说是照相馆的责任,让那位女生自己去交涉,还说那女生小题大做。
杨玉良校长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个叙事性材料,虽然关涉的对象较多,有“女大学生”“摄影师”“某学院”“杨玉良校长”等,但最佳立意角度在于“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杨玉良校长”和“某学院”是一个共同体的两个方面,一正一反,一褒一贬,相互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某学院一名女生在拍毕业照时因低头捡帽错过了合影的瞬间,造成毕业照“缺位”。该生要求学院重印毕业照,学院却认为是小题大做,推脱责任。对此,杨校长却在毕业典礼致辞时,向那名女生真诚致歉,并就此事寄语同学们带着对每一个人的尊重和关爱走向社会。
杨校长始终把学生的诉求记在心上,并在公开场合向学生致歉,这种行为就是对他人的极大“尊重和关爱”,不仅表现出杨校长良好的品质和修养,也给毕业生上了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一课。从材料最后一段中,我们可以明确立意倾向:“尊重”和“关爱”,可以立意为“学会尊重”“拒绝冷漠”“关爱是一种美德”等。纵向挖掘和升华,杨校长的致歉也表现出一种责任与担当。“一切为了学生”是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应尽职责,率先垂范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人”“怀揣关爱心”更是负责与担当的表现。同时,杨校长放下身段,向学生致歉,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杨校长勇于认错的可贵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