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适度变形,带给作文新鲜感

2016-03-07 01:16唐步荣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6年1期
关键词:例句变形词语

唐步荣

灵魂的思想来自鲜活的语言,精致的内容需要陌生的表达。所谓“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是绝妙词”(清人袁枚《遣兴》)。许多学生的作文,语言四平八稳,循规蹈矩,读起来让人感到缺少活力,缺少张力。在规范的无形架轭之下,无有突破。须知:语言是一种智慧,一种才情,一种素养,需要激活创造语言的敏感,运用鲜活的、有灵气的、具有意蕴的语言,才能使作文有刺激和暗示的力量。

所谓“变形”,是指在文学技巧的压力之下,普通语言被强化、浓缩、错位,甚至扭曲,其结果是语言变得疏远、陌生,并有效地表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独特的审美体验,让读者体味到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换言之,就是在“有意义”的表达中变得非常“有意思”,“执文流连,难遽离别”。比如2013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致青春》中有一段描写高考复习时场景的文字:

学校的每一个教室里,都有着这样紧张的空气。东边的学生宿舍里,这空气也是紧张的,比较压抑,比较郁闷,就像落雨前的天空,乌云密布;西边的食堂里,这空气也是紧张一些,再紧张一些,就像风一样,提着碗筷的同学倏忽来去;就连厕所里也依然是紧张,大家在这时依然要翻上几页书。但无论哪一个处所,这空气都是渗透的,无处不在。它们可说是校园空气里最本质的东西。高三的校园,如果能够说话,说出来的就一定是紧张。它们是学校空间的思想,昼里夜里都在传播。高三校园如果有梦的话,那梦也就是紧张。

高三复习的紧张生活是人人感受、熟知的。此考生通过语言变形的艺术,从教室写到食堂,甚至写到厕所,把紧张复习的空气比作落雨前乌云密布的天空,比作传播的思想,无所不在,生动、具体、形象地突出了高考紧张的氛围。校园本不会说话,不会有梦,考生通过“校园说话——“说出来的就一定是紧张”,“校园有梦”,“那梦也就是紧张”。变形语言,给读者造成陌生化的效果,激起阅读者“亏他想得出”的新奇感。

变形语言,是一种才情和智慧,是一种敏感和创造,下面结合语言片段,试列几种常见的变形技巧。

1.错位移用。这是一种临时改变搭配关系的方式,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让人易于理解,给人强烈的印象,语言也显得别致新鲜。例如:

①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上,我将自己攀缘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的大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②今晚的月亮圆得有些古典。

例句出自学生的文本。例①中的“芬芳”本是形容词,在句中被用作动词,显得灵动异常,清新隽永。一般来说,写圆月多是喜欢用“像银盘一样”之类的比喻,但那只是写其形。例②句子中说月亮圆得有些古典,一是新鲜,二是让人有了更丰富的审美想象,很容易使人想起李白、苏东坡等人笔下的那轮圆月,更丰富了句子的内涵。

其实,这种充满诗情画意的句子在教材中亦不乏其例。单就苏教版必修一、二两册中就有不少这种“变形”语言:

③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无论这个故乡烙印在一处还是多处,在祖国还是在异邦。(韩少功《我心归去》)

“故乡”岂能“烙印”?用“烙印”一词凸显了“故乡”给人们印象的深刻,仿佛用烙铁烙在心中一般,永远不会褪去。

④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埋葬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肖洛霍夫《一个人的遭遇》)

欢乐和希望“被埋葬”,令人不由得感到窒息和绝望,更真切地表现了作者的不幸。

⑤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用“层层叠叠”修饰“记忆”,使得“记忆”仿佛沉积岩一般,显得庞杂而厚重。

这种错位搭配的“变形”语言由来已久,被广泛用于诗歌、散文甚至歌词之中。如周杰伦的《菊花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花已向晚,飘落了灿烂,凋谢的世道上命运不堪……”还有《青花瓷》:“你的美一缕飘散”“月色被打捞起”等。

2.大词小用。把原本分量较重、适用范围较大的词用于较小的事物,使语言表达更鲜明、庄重,更有一种视觉冲击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大词“变形”为小词的现象渐有增长之势,只要研究一下,即可发现这种活用颇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使语言更具情味。

(1)增添语言的幽默感。

①上至大学教授,下至买菜妇女,城里的每一个人脸上都呈现出一种忧国忧民、满腔抱负却报国无门的愤懑、痛苦的神情。(《忧与爱》)

②被老婆拿着擀杖追着打,可是他还说,俺那口子就是这样的脾气,组织纪律性特强,想吃面怕我不同意,还追到门外请求。

例句中都有一个或两个被小用的大词,这种活用造成了适度的夸张,一种艺术的不和谐、一种“言过其实”的效果,读来别有意趣。比如例②中的“组织纪律性”本是指工作或集体生活中听从命令、服从安排、遵守共同约定的规范,这里“移用”于夫妻之间,让本来就可笑的话更让人忍俊不禁。

(2)增添语言的讽刺味。

③酒店里的人都笑了。阿Q看见自己的勋业得了赏识,便愈加兴高采烈起来。

④在她看来,这个男人也不算十分满意,但是限于眼前的条件,也只是想把他当个“过渡时期”的丈夫而已,在她看来,这个婚礼只能算是“阶段性胜利”。

例③出自鲁迅的《阿Q正传》。“勋业”是大词,指大的功劳和业绩,这个词很有分量,且很庄肃,可是鲁迅却把它用来指“阿Q伸出手去摸小尼姑的头发”动手动脚的不规矩行为,形象地揭示了阿Q的内心感受,极具讽刺意味。例④用“过渡时期”“阶段性胜利”两个庄重的词语巧妙地反衬出一个女子对待婚姻大事极不严肃的游戏心理,是一个辛辣的讽刺。

增添文采、耐人寻味是其功能之三。

⑤小屋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论“领土”,只有有限的一点,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

⑥王小丫用她标志性的四指并拢往下一劈的动作又开始了亦庄亦谐的“请听题——”。

例⑤中的“领土”“领空”都是事关国家主权的大词,但用到“小屋”上显示其很深的爱恋之情,成了一艺术化的文学语。例⑥用“标志性”这一大词来形容一个细小的动作,起到了一种“放大”的作用,也表现了对这一动作的喜爱。

其实,词语的使用并非仅仅是修饰,它还能散发出一种思想,能形成一种新的认识,所以大词小用时也能使文生新意。比如有篇题为《一种无边界的生活》的散文,一看文题,新意顿生,读后才知其新意源自“大词小用”。文中有一段:

当地居民坐在西塘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廊棚下,拣菜、钩花、下象棋,或者把着个旧茶壶喝茶聊天,廊棚是民居屋檐的延伸,也是古镇生活的延伸。在这里,民居是家,也可能是店;屋外是街,也是家的空间延伸……能觉得这是一种没有边界的生活状态,街和家,河水和屋子,也是融为一体的。

“边界”一词,词典意义是:“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多指国家,有时也指省界、县界)。”但是文中用了这个词,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视角,对水乡古镇的百姓生活有了一种新的概括,而且用语的“适度变形”把一种新的认识表达得更充分、更具张力。是新的思想找到了合适的载体,还是一个词语的选择和活用催生了新的思想?——这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难辨先后,不分主次的。

3.他行借用。不同的行业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殊用语。积累、借用“他行语”,会使其语言生动、幽默。所谓“他行语”,原本有之,譬如“走向”“频率”两词,原为地理学和物理学名词,分别指“岩层、矿层、山脉等的延伸方向”和“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但随着使用“频率”的增高,渐为人们所公认,有了“向某方向发展”的含义。转行使用,便能收到生动形象之功效,给人以新颖、活泼的感觉。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这种语言转行使用现象。尽管有些词语尚无确定含义,现代汉语词典中也查不出某些义项,但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语言活用的现象。且看例句中加引号的词语:

①你这样做不是太“小儿科”了!

②由于家庭经济拮据,我的学业出现了“断路”。

③他是位“二进宫”的囚犯。

④面对黄毒泛滥,学生自身确实缺乏某种“抗体”。

⑤每天晚上在灯下熬夜已成了“定格”,每回考试考得惨,又成了“专政对象”。

⑥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在人去楼空的阅览室里“入定”。

例句中的“小儿科”“断路”“二进宫”“抗体”“定格”“专政对象”和“入定”分别为医学、物理学、京剧、生物学、影视学、政治学和佛家用语,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了新的含义而显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如例⑥中的“入定”,原指教徒闭目静坐的修行方法,现在借用来形容专心读书,其情其境妙合无垠。

既然他行借用,能收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那么有心摄取、摘录,并正确使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医治学生表达苍白的症状。请看一学生写的《介绍自我》中的一段:

到了夏天,“透明度”大大提高,尽管穿长衣长裤,但看起来空空荡荡,走起路来飘飘洒洒。有个晚上,我做了个梦,国家拨给我二十斤肥肉的“扶贫指标”,梦醒后,深感怎能实现这个“增收”计划,锻炼:杠铃、拉力器、健美操……都试遍了,除了胸部略有“起伏”外,其他“部门”仍然没有任何动静,怎样才能提高到“重量级”?

这段文字作者充分借用了“透明度”“扶贫指标”“增收”“起伏”“部门”“重量级”等他行语,未着一个“瘦”字,介绍了自己的外在特征,用语幽默,新人耳目。

4.《说诗啐语》中说:“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适度变形,陌生化处理,往往在“平”“常”“陈”“朴”与“奇”“险”“新”“色”的反差中,寻求“力透字背”的效果。请看例句:

①他初到美术馆时年方弱冠,岁月匆匆,如今的他已年逾不惑。

②遇到“君宠”时,能骨头不轻的却是凤毛麟角。

③一个男人,黝黑粗糙的皮肤紧包着他高起的颧骨,笑一笑,脸上就全是岁月山河。

④有的是真穷,但出手依然很“土豪”。

⑤应试和功利教育“孵”出的一代人走上了讲台,他们只能把自己的一套“经验”搬给学生。

⑥一位女孩眼里噙着热泪,对为她写了几十首诗的男孩说,你的诗真的让我很感动!但你的诗能“刷卡”吗?

例句①、②中的“弱冠”“不惑”“君宠”是三个文言词语,按如今的习惯,大都会把它分别写成“刚成年”“四十”和“关爱”,而原句这种用法可使文字透出古朴之美,更显文化气息,我们称之为“古词今用”。例③中的“岁月山河”喻指岁月在人脸上留下的刻痕,让人联想到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文化共感十足,可谓“平字见奇”。例④⑥中的“土豪”“刷卡”是“阔绰”“金钱”的代名词,流行词妙用,意趣不尽。例⑤中的“孵”字比“培养”更生动、更形象,也更文学。

上述例句中的词语已经不是一般的使用,而是融进了作者的体验和感受,具有了经过强化处理的特殊情味和独特效果。西方一位叫赫尔德的语言学家曾说过,“语言是心灵和自己的契约”。有些词语正是因为某个瞬间的感悟才进入了我们的心灵,才和自己有了一种约定和默契。

(本文选自《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

猜你喜欢
例句变形词语
找词语
变形记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不会变形的云
会变形的饼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