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勇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部,广东 广州 511483)
论高校德育发展中的情感教育实现
袁勇睢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部,广东 广州 511483)
摘 要:如何能够在高校德育中推进情感教育并达成相应目标?论文从德育理念、德育情境和实践教育三个方面具体展开探讨高校德育发展中的情感教育实现问题。第一,从德育理念方面来说,在高校德育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全面理解“人”的多重存在尤其是情感存在,重视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过程中的价值。第二,从德育情境方面来说,重视校园文化和网络环境的建设,营造健康的情感教育氛围。第三,从实践教育方面来说,高校德育应加强实践教育教学,以实践的力量展现情感教育在高校德育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以人为本;校园文化;网络环境;实践教育
为更好地在高校德育领域践行情感教育,必须树立情感 教育的理念,确立一种情感教育上的文化导引。因为“仅仅重视一招一式的具体德育方法的改革和设计,仅仅重视德育活动中那些外围工作的研究,而轻视德育哲学、德育理念的研究,就是舍本逐末”[1]。
(一)全面理解“人”
人是什么?“人应是多重生命的存在。”[1]人的生命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不仅是经济、政治意义上的,更是情感、精神意义上的。从历史不同理论流派对“人”的论述来看,他们对于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是政治动物,人天然地追求政治权利,有参与公民社会建设的本性。在西方中世纪,人被看作是宗教人,人依附于上帝,人是宗教的附属品。理性主义则认为,人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是一种寻求意义的存在,人自身的理性能力和理智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非理性主义则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存在(意志、直觉、潜意识等),正是这些超理性的力量成为促使人发展的始动力。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人又被理解为经济人,追逐利益、财富被看作人的本性。社会本位主义只把人看作是社会人,认为人和社会之间是被动的服从和被服从的关系。这些关于人的理解,都体现了人与某方面的关系,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它们所体现的每一部分都与人的生存、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就某一种理解而言,它都缺乏对人的丰富性的理解和认同。真正的、现实的人不是某种片面的存在,而是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既是思维的存在,也是实践的存在;既是情感的存在,也是理智的存在。总之,人是一个多重性存在的复合体。我们应抛弃过去对“人”的片面认识和理解,把“人”还原到其本来面目和丰富的现实和感性中去,尊重“人”的独有的精神和情感。
(二)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当前人的问题成为时代的主题,只有以人为本的德育,能促进人的发展的德育才是当代善的德育、道德的德育、健康的德育。高校更应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所谓“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德育目标、德育过程、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估等方面,始终把“人”放在最核心的位置,革新德育理论和实践。在德育目标上,“以人为本”的德育应把培养人作为其根本目标。具体来说,高校德育目标应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相一致,应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和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服务。在德育过程中,贯穿人本理念,以尊重人作为基本准则,德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设计和实施都把“人”作为首要依据。在选择德育方法时,应以尊重德育对象的人格为基础,着重于激发德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德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在德育评估上,各项评估指标都应当围绕“人”的主题,着重从人才培养、人的价值现实等的视角来评估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要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即高校德育应重视情感培养和理智培养的统一。人既有理性的一面,也有非理性的一面。人的发展既包括理智的发展,也包括理智的发展。高校德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手段、教育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要重视大学生情感发展和理智发展的全面性。传统的高校德育及专业教育都以学习知识、培养理智为主要追求,因此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也以具体的学科知识为主体,在教育手段的运用上也以能促进大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考量,在进行教育评估时,也主要以知识和技能测试的方式来判断教育成效。由此所造成的结果,高校教育进入了一个“唯知识论”、“唯技能论”的狭隘境地。作为培养大学生德性的高校德育也难以避免地受此影响,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培养,而忽略道德情感的化育。作为纠偏,高校德育应多方面地情感的化育作用。在高校德育的过程中,应注重积极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激发和情感参与,充分发掘德育情感因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重视大学生道德情感成长,从而真正地全面促进大学生德性养成。尤其在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是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少人在解决自身需要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时,往往只看到物质的追求和满足,忽略精神文化生活,忽略健康情感的养成,在情感表达上流于简单粗俗,甚至于有时会逾越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这表明在教育中注重受教育者的情感养成是适应现阶段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而且,大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最丰富和最迫切的时期,这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情感引导和健康情感熏陶的最佳时期。高校德育应抓住这一有利教育时机,积极运用情感教育,情理交融,提升德育成效,实现全面育人目标。
(一)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情感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功利主义重新抬头,社会上如此,高校校园也难以避免,甚至网上有人把这种情况视为“校园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了”,虽然论调有些夸张,但也多少反映了当今校园的所存在的急躁、浮躁、焦躁甚至暴躁的状态。之所以如此,除了市场经济的消极影响外,忽视精神文化的价值也是重要原因。“在这种重视功利、眼前外在的认知与价值,缺乏人文、长远、内在的认知与价值取向的支配下,必然以为只有有形的、可以量化的物质的、科技的东西才是重要的、有用的和值得追求的;无形的精神、道德则是不重要的、无用的和可以忽视的。所以,本应不断创造并富有精神文化的高校,有的因价值取向与认识偏差,也导致学校精神文化的贫乏。”[2]高校精神文化贫乏的直接后果就是校园文化单调和浅薄,并深层次地影响高校德育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若要更深入的推动高校德育的发展,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必须充分重视高校文化氛围的浸润作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般情况下,人们把高校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校校园的物质文化指的是以物质为载体体现校园精神的各种形式文化,比如校园里的标志性建筑,特色碑石雕刻,以及自然风貌等。高校的精神文化指的是高校追求并标榜的价值和理念的总和,具体可以表现为学校校训、校歌、校史等,也可以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如讲座、校园文化节、文化赛事等。校园文化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有利于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以提升涵养和熏陶品性。并且,高校校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有利于情感教育的展开,这就使得在高校德育领域进行情感教育更加具有现实操作性。
(二)建设校园情感教育环境
有人说“人是教化和环境的产物”。教化和环境对人的成长发展的确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教化和环境对人的影响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认为,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决定作用。他曾夸口说,把一打健全的儿童置于他所设置的特殊环境中,他可以随心所欲的培养出医生、律师、窃贼等不同的人。虽然执于一端的环境决定论否定遗传因素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作用,是值得批判的,但这一论调也的确看到了环境在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在社会现实中,不同的道德环境,人的道德情感甚至道德行为确实不尽相同。良好的道德环境,更有利于个人的德性养成。因此,当我们思考高校德育的情感培育的措施时就要充分重视德育环境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情境建构。
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创设德育环境。高校所拥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首先,高校应充分发挥其优质人力资源的独特优势。具体来说,集中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高校德育中的核心作用,构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鼓励不同领域的专业教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道德教育;邀请社会贤达举办校园道德讲堂或其他相关活动;发挥学生中道德典型的示范作用;运用学生社团的影响力,积极组织道德实践活动。其次,高校应充分发挥物质资源的德育功能。比如,高校应充分运用学校图书馆、校园网、广播站、电视台、各种校园刊物、宣传栏、校园景观以及其他能够运用的博物馆、历史遗址、旅游景点等,发掘其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熏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建设健康活泼的网络环境
互联网时代,人与网络的联系日益紧密,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随着新兴媒体的普及,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的相关平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我,释放情感。各种社会思潮纷纷利用网络平台争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思想的多元化发展日益明显。网络行为的自由性和隐匿性导致传统的控制手段的失效,对网络的沉迷也导致了人与现实生活的疏离。一些网络流行语以消解崇高、调侃道德为乐,等等。这些都给传统的高校德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当然,我国高校德育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双重交叠的典型困境,解除这一困境远非一朝一夕之功。但是,高校德育应重视这一既成事实,适应网络时代发展,大力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引导校园网络的健康发展。充分运用新兴媒体,开通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发挥其信息公布和德育引导的职能。建立网络德育阵地和新兴媒体德育平台,是互联网时代高校德育的重要举措。网络德育阵地和新兴媒体德育平台应该关注热点,开展并引导学生的广泛讨论;形式丰富多样,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体会、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并在一定高度上去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网络德育阵地的和新兴媒体平台建设也应精益求精,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为高校德育服务。
(一)注重高校德育教学中的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的课堂讲授。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习惯于讲授式的德育教学。不可否认,讲授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但是,简单的、单一的课堂讲授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德育情感的发展,也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德育观的内化和形成。高校德育应拓宽视野,重视高校德育的实践性,让实践的德育回到实践中去。高校德育可以结合自身所拥有的实践资源,广泛建立校内外德育实践教学基地,积极拓展实践教学的方式,充分发掘各级各类活动中的德育因素,比如,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发挥其德育效能。
(二)高校德育的实践教学应考虑的因素
既然加强高校德育的实践性是改进高校德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开展有效的德育实践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有研究者就主要从高校德育教学这一角度考察了实践教育的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是树立实践性思维:在教学内容设置上,使高校德育与生活教育统一起来;在教学模式设计上,使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统一起来;在考核方式上,使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行为考核统一起来。[3]实践性思维模式扭转了单纯的理论教学模式,把实践教育理念引入德育教学中。但是它仍然依托于课堂教学,其实践性仍只是体现在实践性思维上,并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而在现有的一些德育实践中,存在的走过场的嫌疑,并且其覆盖面有限,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因此,我认为开展德育实践应注意考虑如下几个影响因素:(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大学生一般处于成年阶段,身心发展基本成熟,情感方面也有很大发展,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应与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大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理智发展相统一,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德育实践教学将难以吸引学生兴趣,甚至引起反感,难以起到德育效果;(2)德育实践要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高校德育实践的目的是更好教育人、培养人,并非是为了烘托热闹气氛。因此,高校德育的相关实践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启发学生将相应的理论和自己的成长发展联系起来,从而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反思、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3)社会实践活动应丰富多样。专业实习能够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价值感;志愿者活动能够使大学生更真切地理解我国国情,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更加了解社会现实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高校应把专业实习、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和德育结合起来,丰富高校德育实践的形式。高校还可以建立面向社会的德育实践基地,拓展高校德育实践途径。
这样,高校德育领域情感教育中的“情”就不会是不可捉摸的、玄虚的“情”,更不仅仅是出自于教师的某种激情,而是建构在学生对德育的真切体验和丰富实践上的“情”。只有这样的“情”才有血有肉,具有丰富的内涵,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挑战,沉嵌在人的心灵深处,并内化、固着为某种精神,又以某种经常性的言行举止体现出来。高校德育领域中的情感教育只有达到这种效果才能是有成就感的,虽然追求成就感并不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杨海波,郑永廷.创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当代高校精神文化发展研究[J].高教探索,2003,(4):67.
[3]陈继红.高校“两课”教学的实践性思维刍议[J].江苏高教,2004,(4):61.
(责任编校:张京华)
作者简介:袁勇睢(1978-),女,河南桐柏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部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和工作创新项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双重工作机制探讨”(项目编号2014YK003)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0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