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挫折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

2016-03-07 09:20湖南科技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湖南永州425199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卢 勇(湖南科技学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湖南 永州 425199)



柳子挫折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

卢 勇
(湖南科技学院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湖南 永州 425199)

摘 要: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之下,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欠缺的现状值得关注,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要创新思路,革新范式。以地方历史文化的精髓融入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的一种创新模式。将柳子逆境成才的抗挫心理提升为一种积极的挫折文化,进而树立一种挫折文化范式,为当代大学生的抗压能力的培养提供新途径和新方法。

关键词:柳子挫折文化;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

在社会多元化背景之下,肩负着社会发展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在就业体制的转变和社会转型中或多或少会遇到 困惑与迷惘,面临学习、就业、恋爱等问题,特别是遇到挫折时,显得无法适从,大学校园暴力事件与大学生自杀的事件频频见于报端媒体,大学生抗压能力令人堪忧。而公司企业招聘时将抗压列入了用人标准,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抗压能力的培养是时代的呼唤。地方历史文化中蕴含着无数积极因子,柳子的挫折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积极面对困难,战胜挫折,以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不屈与抗争精神。以柳子逆境成才的经历为切入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增加其抗压能力,为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提供新途径。

一 柳子挫折文化的内涵

柳子仕途落魄,被一贬再贬而为永州司马,然其直面挫折、寄情于山水,乐观向上,并最终成为一代文学巨匠的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柳子克服挫折的精神即为一种文化:柳子挫折文化。挫折文化是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柳子直面挫折而不失勇气,心怀天下,忧国忧民,逆境成才,调整目标,积极进取,坚守信念,用追求改变命运,奋力获得新生的人生价值观念,这种面对挫折和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与不屈是柳子挫折文化的内涵。

二 以柳子挫折文化为载体,加强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

(一)抗压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视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尚未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就感受着激烈竞争,而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有限,容易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推动社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点。[1]良好的抗压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体现,如果高校仅仅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的培养,而不重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培养出来的是不合格的人才。故学校要创设条件,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中自觉引入挫折教育理念,以地方历史人文资源中丰富的挫折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为例,去探讨更好应对挫折的方法,分享面对挫折的感受与体会,从而让所有同学都能认清挫折为何物,为以后遇到挫折时在内心能有较好的调适能力,培养出健康的人格和较强的抗压能力,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二)柳子挫折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的启示

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柳子的挫折文化为载体,以柳子的人格特征和抗压观念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无论是从人格素养的塑造,还是健康心理状态的形成方面,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追求改变命运。追求是实现人生目标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正如金一南教授所说:性格决定命运,追求决定命运,用来概括柳子先生的一生,可谓精辟一语。柳子心怀远大理想和抱负,一心想在政途谋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失败后遭贬永州,被政治所抛弃,在政途上实现人生目标的机会已然失去,然其追求真理之心不死,仍然决心继承前贤的正义事业,终生遵循大中之道不动摇,信仰坚定,态度鲜明,追求不止,此为性格决定命运也。与此同时,柳子在落魄的年岁中,理想转向,以文寄情,批判现实,用自己的追求改变了命运。作为民族希望的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并为之坚定不移的努力和奋斗。民族的繁荣富强,祖国的昌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重任,都要靠当代青年学生来挑起。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当代大学生一旦树立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就应该确定自己的行动方向,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是逆境亦能成才。柳子是逆境中奋进的不朽榜样,是逆境成才的典范。柳子被贬永州十年,已为流囚,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再加上柳母病逝,爱女夭折,柳子步入人生的最低谷。然柳子“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2],亦有了《江雪》的千万孤独。其逆境奋发,成才成家,这是柳子在挫折面前自我调适能力的体现。当然柳子也曾苦闷、彷徨过,是消沉、颓废,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还是奋发向上,柳子选择了后者,在恶劣环境中,接受现实,克服困难,发愤著述,成名成家,这正是当代大学生在挫折面前缺乏的精神品质。在物欲横流之社会,当代大学生性格急躁,心态飘浮,吃苦耐劳抗挫折的能力缺乏,更应努力学习先哲处逆境而自强的精神,在逆境中成长成才,增强自我适应能力,承抗压折、战胜困难的能力。

三是心怀天下,忧国忧民。柳子在贬谪永州途中,时刻保持着爱国忧民的高尚品德。到汩罗,吊屈原,赞颂屈原坚贞不屈的精神,抒发其对人生忧患的傲视和执意克服的精神。中唐时期,国家由盛而转入衰败,柳子本人亲眼目睹了种种矛盾,柳子以屈原为先导,树立内心的精神楷模,常怀忧患意识,心系国家之前途和命运。同时,他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百姓的疾苦,敢为生人鼓与呼,亦有了《捕蛇者说》这种对农民百姓的苦难萦怀于心的忧患意识,为民请命之理想信念。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昌盛而努力,关注国家时事,维护祖国统一,增强名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己任。树立强烈的使命感,通过自身的努力,提高自我能力,以促祖国之发展。

三 以柳子挫折文化为载体加强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的建议

(一)以地方历史文化中逆境成才的范本,开辟加强大学生抗压能力培养的途径

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当今社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教训。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的各级政府,应当充分吸收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产业。例如湖南永州、广西柳州和山西永济、沁水等地,就可以结合柳子文化,建立柳子文化基地,研究和学习其文学艺术的同时,更应该发展其人格魅力,倡导学习他们的文化。通过建立文化教育基地,让当代青年充分吸收先人人生经验,古今结合,确定现代教育原则,以此达到教育后代、促进当地产业调整步伐,最后推动当地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没有吃过多少苦、未经历多少挫折,但是前辈们走过的路,留下的经验教训,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只要能充分吸收,合理运用,对提高抗压能力的作用不可小窥。

(二)创新地方历史人文资源中的挫折文化,重视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培养

地方历史人文资源中挫折文化的精华急待凝练与升华,并在社会转型发展中传承与创新,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与教育中去。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高校是当代青年走向社会、为社会贡献的重要阶段,知识技能、人格素养都在此阶段形成、提升。全方位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与抗压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地方历史人文资源中挫折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可为当代大学抗压能力的培养提供宝贵素材。在对当代大学抗压能力培养的同时,使学生深刻体会、理解挫折文化的内涵与精髓并应用于人生的社会实践,面对挫折,战胜挫折。

(三)以地方历史文化中的精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和培养良好品质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地方历史文化中蕴含着诸多文化灵魂与精神,加强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应当从地方历史中去汲取养分以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培养其良好品质。有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良好品质,大学生就能在自我调适中直面挫折,在成长经历中明确理想和目标,为了实现目标理想而全身心投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仍然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以积极的心态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取得成功。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是大学优秀品质的表现,具备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复杂形势,在成长成熟历程中学会取舍,自我调适,自我释放,积极地应对人生挫折。

“求名应求万代名,求利要求千秋利”,柳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名流青史。柳子面对被贬转而为具有建设性的人生态度,用执着的追求实现人生价值。柳子挫折文化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抗压能力的范本。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刘铁峰.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试论柳宗元诗歌在山水人物描写中的贬谪心态[J].松辽学刊,2002,(2).

[3]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26.

(责任编校:呙艳妮)

作者简介:卢勇( 1978-),男,湖南江永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和地方历史文化。

收稿日期:2015-09-2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6)03-0011-02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智能手机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在高校中国梦宣传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