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16-11-11 16:36郑志超
人间 2016年27期
关键词:诚信缺失当代大学生

郑志超

摘要: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诚信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长远发展。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方面剖析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有针对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69-01

一、“诚信”的来源

“诚信”一词由“诚”和“信”两个单音字构成,许慎《说文》、班固《白虎通》以“诚信”两字互训,其含义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诚,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有二义,一是本体特性之义,二是德性之义。其一,诚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其二,诚是一个表述人的基本德性和精神状态的道德范畴。信字,在字形结构上从人从言,讲的是言谈的诚实性,言由心出,表里一致。信字原本讲的是人在神面前祷告和盟誓的诚实不欺之语。因此诚与信联结为一个词,表述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一种美德。

二、当代大学生与诚信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和诚信的关系,正如唇与齿的关系。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要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诚信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永恒的行为品质、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因此,诚信是大学生立身处世之本,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的基础,是全面发展的前提,是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讲诚信,说易做难。中国历史中季札赠剑、破镜重圆、一诺千金、曾子杀猪的故事,无不引导着我们在诚信的国度里需坚守戒欺、过而能改、信守承诺、诚信待人、言行一致等原则与要求。而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讲诚信需要做到:生活上以诚相待,学术上勇于创新,诚信考试,诚信求职,评奖评优公平公开等。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中看到社会中的诚信缺失以经济领域较多,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诚信缺失的现象也在不断侵蚀着素来被称为“神圣之地”的象牙塔,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已成为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一项关于高校大学生诚信调查的数据显示: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基本讲诚信的学生占36.5%,大部分讲诚信的占43.4%,有一部分讲诚信的占15.2%,少数讲诚信的占4.9%。从这项调查来看,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主流是好的,但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也确有不讲诚信的行为存在,甚至在一些方面这种诚信失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论文剽窃、简历注水、网络失信、交友失信、拖欠学费、骗取助学金、考试作弊、恋爱不诚、刻指纹签到等。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产生,既有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和自觉等的主观因素,也有市场经济冲击、教育体制弊端和学校管理体制不善等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

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概念模糊。对于诚信是什么,一项调查显示,19.4%的大学生对此概念是比较模糊的,甚至有时候一些学生出现了诚信失范的行为自己却没有意识到。比如考试作弊,有些学生认为抄袭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不算是失信,这显然是由于对诚信的概念理解存在偏差和模糊。另外,在主观意识上很多学生对诚信教育不以为意,有的对诚信教育缺乏兴趣,有的认为讲诚信就会吃亏,还有些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上的诚信失范现象,认为现代社会就是不诚信的社会,对讲诚信持怀疑迷茫的态度。

(二)客观因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马克思曾说过“在利益仍然保持着彻头彻尾的主观性和纯粹的利己主义性的时候,把利益提升为人类的纽带,就必然会造成普遍的分散状态,必然会使人们只管自己,彼此隔绝,使人类变成一堆互相排斥的原子”。当代大学生处在改革发展的转型期,一方面市场经济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也驱使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各种不顾道德和良知,不择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此,市场经济中这些不良现象的冲击也成为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2.教育体制的管理弊端。古人有云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修身,起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传道”和“修身”都是放在做学问或者治理天下的前面,都是在强调先做人后做事的重要性。然而,现有的教育体制却忽视了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尽管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但往往流于形式,对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学校诚信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也是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的重要原因。

3.诚信评价管理机制缺失。在国外,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信用档案,并且这份档案对公民的教育、应聘、购房、借贷等等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深受高等教育洗礼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良好的诚信意识。然而,在我国,由于缺少这样的信用管理机制,在加上诚信教育制度和评价制度的不健全,大学生失信行为缺乏引导且疏于监管,导致大学生诚信失范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大学助学还贷方面。

《中庸》里说:“诚之者,人之道”,讲的就是诚信对做人的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育更是不可或缺,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社会多元发展的今天,时代呼吁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诚信意识。尽管大学生诚信失范的表现形态各异,但都有相应的根源,深入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具体有针对的解决措施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焦国成,《关于诚信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5

[2]刘平昌,《学生诚信缺失十大表现CT》[M],高校研究,2005.29

[3]莫华伟,《“90后”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高教探索》[J],高教探索,201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8

[5]廖志诚、林似非,《论大学生诚信缺失及其治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猜你喜欢
诚信缺失当代大学生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中职生的诚信现状、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研究
高职大学生新媒体环境下诚信缺失的危害性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浅析微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一见钟情》现实意义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