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萍,陈乐瑞,刘成成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2.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天津 300000)
工作过程系统化与微课在高职《电工基础》中的应用
潘秋萍1,陈乐瑞1,刘成成2
(1.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450052 2.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天津300000)
摘要: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微课在培养高职学生能力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应用于电工基础课程的教学,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介绍了学习情境的确定以及教学实施步骤,切实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微课;电工基础
电工基础是高职院校电气类、机电类、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定理较多,实验实训内容更新缓慢,抽象理论往往没有和工作中的实际项目相结合,不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由于生源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较低。课堂上教师着重教授理论分析与计算,学生被动接受枯燥的知识,却不能有效转变为自己的技能,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差,参与度低,难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高职《电工基础》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一、工作过程系统化与微课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学是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开发课程,由姜大源提出,工作过程是个体“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1]。高职院校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当充分利用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动态地安排学科知识,将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解构,重构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知识的数量虽然没有改变,但其排列组合的顺序变化后会发生质的突变,更有助于学生学习。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资源,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对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微课来源于翻转课堂[2],是指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微课用视频展示具体的教学内容,更直观,有很好的交互性,而且能随时停止、回放,学生随时随地在线或下载观看学习,直到达到学习目标为止[3]。
我们将工作过程系统化和微课结合起来,把《电工基础》中的理论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有同样的步骤,但不一样的内容,不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以微课的方式将内容生动有趣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对学习情境中涉及到的知识有所了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视频来辅助教学,尤其是实验课,近距离拍摄老师的操作示范,学生能更清晰地看到老师的规范操作。把微课用于课后复习,将一些难点或者扩展的实际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思考与讨论,进一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确定学习情境
《电工基础》9个章节内容分别为: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谐振电路和互感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过渡过程;磁路与变压器;供电及安全用电。
确定学习情境首先需要对专业工作的岗位群进行调研,筛选出典型工作,并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再从整体上依据认知规律逐次进行。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所需达到的岗位能力是电路分析能力,主要包括读电路图、分析电路功能、设计电路、安装与调试、仿真等。根据学生所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将《电工基础》内容分解为以下6个学习情境:MF-47型万用表的安装与测试;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低压配电线路的分析和设计;收音机谐振电路的分析与仿真;延时开关的设计;小功变压器的设计和检测[4]。
将原来的理论知识解构,重构到各个学习情境之中。MF-47型万用表的安装与测试中涉及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律、电路的等效变化等理论内容;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中含有正弦交流信号、RLC元件、谐振电路、功率因素的提高等内容;低压配电线路的分析和设计要考虑三相负载星型和三角形连接、三相电路的功率,以及安全用电等知识;收音机谐振电路的分析与仿真主要与谐振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相关;延时开关的设计是线性动态电路的计算、换路定理、三要素法等的具体应用;小功变压器的设计和检测涉及互感和互感电压、同名端的判断、变压器的认识与分析等知识点。这种学习情境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学以致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实施步骤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工作过程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等几个环节构成。具体步骤是:下达任务书,查询资料→分析任务,确定最佳工作方案→合理选用元器件和电工仪表,进行实验观察测试或者电路的仿真测试→排除错误,改进电路→互相检查并点评。教师选择合适的微课方式,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或者技能逐一呈现给学生。下面就以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为例,详细叙述教学步骤。
第一,资讯阶段。在课前搜集资料,如日光灯的背景信息、日光灯照明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电路的作用等。教师把需要自学的内容以讲授式微课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日光灯的组成部分以PPT微课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并提出问题,如启动器和镇流器的连接特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第二,决策和计划阶段。形成计划书,要求学生以书面报告的形式,表述出项目中需要的元器件,电路的连接方法,测试安排以及人员分工。分组讨论后,比较各个小组方案的优缺点,选择最佳方案实施。
第三,实施阶段。根据设计的日光灯电路原理图,进行日光灯照明电路的安装、通电、观察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实验前,播放日光灯安装和检测的视频进行辅助教学,近距离拍摄操作示范,详细介绍测试注意事项。
第四,检查阶段。分析和解决安装与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出现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第五,评价阶段。教师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提供考核标准,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成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过程和结果的融合,真正体现出评价体系的公平、公正。最后,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常见灯管的故障及解决方法;也可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每个学习情境有着同样的步骤,随着学习情境的展开,学习的难度在递增,教师讲授的内容在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真正实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四、结语
工作过程系统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生动有趣的微课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有效地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伴随着教学过程的进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主动投入大量的精力,也需要学生及学校的配合,国内的研究刚起步,具体学科的微课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资源还不是很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课程设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微课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参考文献
[1]仲蓁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电路与电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11):147-148.
[2]梁海峰.大学数学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学周刊,2016(2):16-17.
[3]葛林.微课在高职“电工电子”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15(13):235.
[4]徐超明.电工技术项目课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8-178.
[责任编辑:赵伟]
收稿日期:2015 - 12 - 20
作者简介:潘秋萍(1988—), 女,江苏常州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811(2016)02-0087-03
Application of 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and Microlecture in Electrician Basis Course
PAN Qiuping1, CHEN Lerui1, LIU Chengcheng2
(1. Zheng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engzhou 450052, China;2.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000, China)
Abstract:Working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and microlecture have outstanding advantages i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Applying the two methodologies into the teaching of Electrician Bas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design method and teaching steps of the new class aiming at improving students’ all-round ability.
Key words:work process systematization; microlecture; electrician b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