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再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高职院校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重视德育
李再侠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承德 067000)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渐成规模。单招生英语基础差,而且学习习惯令人担忧。所以,有人建议单招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只需让学生背诵简单日常英语即可。然而,教育的真谛并非“授人以鱼”而是“授人以渔”。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应该在完成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把德育工作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 德育
0引言
教育部自2007年批准了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之后,单招院校的范围逐年扩大,招这在新生招生总人数中占到将近一半。单招生这股“新生力量”即将成为教学工作的主体力量,这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对于我们更是一种挑战。
1单招生的生源特点
高职单招生在文化修养、知识基础以及性格特点等方面都远远不同于统招学生。首先,高职单招生英语基础差。单招生中有一部分虽是在高考之前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但学习成绩在班级里面基本很靠后;另一部分是中职生通过院校自己组织的技能测试和文化测试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更不令人乐观。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职单招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在平时上课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单招学生觉得来上大学就是要个毕业证,毕业以后找个工作,其它都不重要,他们上课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要么和临近同学交头接耳聊天。最后,单招生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一点或许在整个高职院校的学生中都比较普遍。我曾经在课前活动中为单招生设置过关于人生的三个问题:“Who are you(你是谁)?”,通过回答此问题,学生能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具体知道自己的优、缺点;“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里)?”,此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弄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What should you to get there(你该怎么做才能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明白有目标固然重要,朝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前进才是实现自己的理想途径。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只能答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个问题大多数的回答是“I want to find a good job.”或者是“I want a lot of money”;对于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就更简单统一了“I will study hard.”当被问到“What qualifications or qualities can help you et a good job?(找一份好工作需要什么资质和品质?)”基本所有的同学都表示不知道。
2高职院校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过程重视德育的必要性
回想当初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选择学医拯救中国,他认为强健国人体魄必能挽救其灵魂;后来先生发现,当年祖国人民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身体是否康健,而是没有自强的意识,于是先生豁然弃医从文,致力于从灵魂深处唤醒国人自强之意识,并为此奋斗不息。当然,目前高职单招生的教育问题不至于这么棘手!但是,由此,我们对在高职单招生公共英语课堂重视德育、实现德育先行的必要性可见一斑。另外,在理工类高职院校,单招生公共英语课堂重视德育有相当的优越条件,因为英语课是为数不多的几门人文教育科目之一。不通过教育唤醒学生自身的积极向上意识,其它能力培训目标难以取得长足的进展,毕竟,内因才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
3高职院校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过程如何实现德育?
3.1教师身先士卒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生
单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生源质量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又要英语教学能出成绩。夹在学生现状和学校压力之间的一线教师苦不堪言。但是在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之下,正如学生不能自主地选择自己修哪门课程一样,教师也不能选择自己教什么样的学生。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法则却告诉人们,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完全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更好的适应我们的学生和教学环境。所以,我们首先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工作、面对我们的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老师一定会带出积极向上的学生,因为我们相信“身教胜于言传”!
3.2暂停讲大道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里我强调先接纳学生的一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然后,再从态度以及生活学习理念上慢慢引导他们逐渐走向积极。我们要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
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这本书虽然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但是其中有些观点我认为可以触类旁通用在学校课堂教育过程中。比如书中有个观点认为父母对于孩子的某些顽固而强烈的负面情绪,首先应该是接纳,让孩子觉得你和他不是对立的。这样孩子才不会对家长有“敌意”,以便家长在后期顺利展开引导孩子走出负面情绪的工作。
其实,从某些程度上来说,教育管理孩子和教育管理学生是一回事。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如果留意就不难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于老师传统式的谆谆教导无动于衷,他们这一路走来听得太多,已经麻痹了,老师再多说也无益。那何不尝试接纳他们的所有呢?这时候任课教师如果能告诉学生“英语成绩不好又怎么样?因为成绩不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老师当然也不会以你的成绩来判断你是不是个优秀的学生!”这比任何措施帮助我们走近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笔者这里认为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让学生爱上学习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身体力行用积极的态度来影响学生。
3.3拓展教材内容,使教学容内容更加实用、更加贴近生活
对于高职单招生来说,研究学习方法“不对他们的胃口”,高深的研究报告更不能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实情况是,到目前为止,单招生政策出台的时间并不能称之为长,市面上也并没有专门针对单招生的一个宽泛的教材,更不用说针对不同专业的教材了。所以,我们就应该“转变”拓展目前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材,对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实现“扬长避短”,拓展加深那些日常生活的内容,简化并补充时事新闻、就业创业、交友生活、名人自传、体育娱乐等方面的内容;不让学生觉得教材内容不实用、与他们的实际水平脱节,用一些鲜活的例子帮助我们实现德育。
3.4实现德育要先行让自己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眼睛
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告诉我,老师要有一双善于美好事物的眼睛。我们要发现单招生自己的优势,比如他们英语基础差却思维活跃、上课发言很爽快不怕犯错误、老师很容易就能调动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情商极高,同学之间很讲义气、团结友爱。
这种情况下任课教师就尝试转变教学活动开展思路,以先鼓励每个学生参与课堂开始,让学生体会他们不再是高考备战阵营里那个总被忽视的甲乙丙丁。教师这样的态度有利于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有利于课堂活动的展开,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3.5成绩居于次位
在我校本科生的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3》)第三册第三单元Text A Principles Come First(品德至上)里面有一句话说“If you teach students the merit of such value as turth, courage, integirty, leadership, curiosity and concern, then academic achievement naturally follows.”由此可见,英语教学如果不把过级率或者期末考试通过率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而重点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那么他们在学业方面的成就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去更多的关注学生的高尚品质,多鼓励学生的努力程度、进步空间。这对于单招生来说,尤为重要。
4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的观点是:单招生有其本身既定的特点,我们无法改变;单招生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德育先行,势在必行。用我自己经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来说,我们要争取做学生人生画卷里的那一抹色彩,争取做到学生在以后的日子里回想起大学生活就会微微一笑,认为你是大学生活中让他曾经心灵一震的那位老师。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单招生英语教学的另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再侠.高职单招生有效英语课堂管理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3,(76):88.
[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编辑马海超)
Emphasis 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for Solely-recruited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 Zaixia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Chengde Petroleum College, Chengde 067000, China)
Abstract:Recently, the scale of solely-recruited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radually forms. The English basis of solely-recruited students is poor, and study habits are worried. It is suggested that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of the solely-recruited students just needs to let the students recite simple everyday English. However, the true meaning of education is not “giving them fish”, but “teaching them to fish”. This requires that public English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ut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an important place, on the basis of finishing language learning.
Keywords:solely-recruited students;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mor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1672-0601(2016)02-0087-03
作者简介:李再侠(1980-),女。陕西咸阳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英语教学以及英汉双语翻译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