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

2016-02-15 03:48辛继湘刘玉萍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气质师生关系教育

辛继湘 刘玉萍

女性的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

辛继湘 刘玉萍

女性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型师生关系所强调的平等、对话、关怀等核心理念,与女性气质体现出的同情与理解、关心他人等特质相似和相通。伴随着女性的崛起,教育领域中的女性工作者不断增多,在她们的不断努力下,曾经受到压制的尊重与关爱学生的理念逐步获得解放并上升到重要位置,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巩固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女性的崛起也使广大男性从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中解放出来,男性不再压制自身的女性气质,避免了由于固执追求男性气质意识形态而带来的人际交往困难等问题,进而有效地推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女性;师生关系;女性气质;男性气质

所谓新型师生关系,是指当下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以平等、对话、交往、关心等为核心理念的师生关系,它不同于以往父权制下形成的以“师尊生卑”、等级、权威、控制等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师生关系。新型师生关系相对于传统师生关系而言,更加凸显师与生之间的交流、对话和关心,而这些行为与倾向又更多地与“母亲”这一女性角色相吻合,流露出更多的女性气质。新型师生关系的出现并非偶然或巧合,而是与女权运动争取女性的解放和独立、推动男女平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事实:女性的解放与新型师生关系的开始

18世纪,启蒙运动在欧美地区兴起并蓬勃发展,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思想得到广泛传播。1789年法国大革命打破了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等级制度,颁布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但它没有在内容中提及妇女的权利,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女性依然处于被奴役地位。基于此,法国妇女率先开展了争取自身权利的运动。1791年,法国妇女领袖奥兰普·德·古日发表《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宣告:“妇女生来就是自由人,和男人有平等的权利,社会差异只能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1]25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女性权利的宣言。法国妇女运动将女性的命运与前途呈现于世人面前,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1792年,英国女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完成了历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女权辩护》,她在其著作中鲜明地指出:“如果女人能够以比较系统的方式接受教育,那么她们同样也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2]195这些女权主义观点在当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推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女权运动。在第一次女权运动中,女性获得了选举权、教育权、就业权、财产权。特别是教育权的获得,使得更多的女性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女性逐步认识到自身还未真正摆脱父权制社会下的不公平待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于美国兴起。这一时期,众多女权主义思想家开始著书立说,弗里登的《论女性奥秘》、米勒的《性的政治》、里格尔的《女性太监》以及波伏娃的《第二性》等著作先后发表。她们剖析了性别不平等、妇女受压迫的主要根源,并探索妇女解放道路,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对传统性别制度的全面批判。此外,由波伏娃开创的现代女性主义文化革命运动和思想理论建设,直接推动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的发展,并于“20世纪末发展成为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和思想上批判传统社会的社会运动与思想创造活动,实际上,随着后现代的发展,无论在社会生活的哪一个领域,都不能忽视后现代女性主义的影响”。[3]362至此,伴随着女性的不断解放与独立,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女性发出的声音不再淹没于社会浪潮中,而是得到了社会应有的尊重,女性从此崛起。

尽管新型师生关系这一名称带有“新型”二字,但并不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空降”产物。追本溯源,可以从我国的孔子、西方的苏格拉底其各自所处的时代找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影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92“三人行,必有我师”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平等且去权威化的师生观。三人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其他人的老师,既承认了后喻文化的存在,又承认了前喻文化及同喻文化的存在,削弱了后喻文化占主导时所形成的权威,体现了知识面前师生平等的意识。其二,“在一起”的交往师生观。教师融入学生的队伍中,既传道,又育人,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水平给予重视,同时关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实现了由单纯的教书向教书育人的转变。“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指出要学习他人的长处,改正别人有且自身也有的缺点,其目的是促进自我的完善,即师生交往的目的就是共生共长。可见孔子所强调的就是一个彼此平等、相互交往、共同进步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理想国》的第一卷中,苏格拉底、玻勒马霍斯、克法洛斯、色拉叙马霍斯等人围绕什么是正义进行了讨论。[5]7-8从他们具体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他始终将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上扮演着“无知”的角色,通过不断地向对方提问、质疑,使对方自己去思考直至意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他在此过程中对学生没有嘲讽打击,只有循循善诱,通过一问一答,既让学生亲近自己,得到引导与熏陶,又使学生不依赖老师,而是自己去寻找真理,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他自己。这无疑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与充满关怀的师生关系。

不论是从孔子还是从苏格拉底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雏形。尽管新型师生关系的内涵出现较早,但其并未寻找到可以发展的肥沃土壤,相反被不断淹没于历史的浪潮中。尤其是当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时,具有对话、关怀、平等等特征的师生关系更加受到抑制,具有权威、等级、控制等特征的传统师生关系则成为教育中的主流。传统师生关系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体罚、规训成为日常管理中最为常见的方式,缺乏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爱与关怀。然而,盛行一时的传统师生关系虽然宣称以赫尔巴特的理论为基础,但实则与赫尔巴特的理论相背离。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的管理必须给予儿童心灵以帮助——权威与爱。”[6]26“一旦获得了爱,他就能够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减轻管理的困难,这是不容待言的。”[6]27同时,赫尔巴特也反对一味地强制:“不要进行过度的教育。要避免运用一切不必要的强制,这样的强制可能使儿童无所适从,可能抑制他们的情绪,毁灭他们的乐趣。”[6]34可见,赫尔巴特既强调权威,又强调关怀与爱,既重视规训,又提倡善用、少用规训,他的理论是刚柔相济的。可是在实践中,传统师生关系却只体现了其中“刚”的部分,“柔”的部分则消失了。因此,如今已有学者开始为赫尔巴特的理论申辩,例如,刘远碧、廖其发就指出,赫尔巴特重视为学生着想,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与发展,并强调将尊重与爱作为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7]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古已有之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雏形被压制进而消散呢?又是什么原因使赫尔巴特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被曲解?回答这些问题就不得不对社会历史背景进行考察。无论是孔子、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还是赫尔巴特所处的时代,社会都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尤其是存在着男女不平等,男性占有绝对优势,女性则一直处于被压制和被束缚的状态,女性地位的低下导致与女性相关的事务、气质、活动受到鄙夷,因而与女性气质相关的强调关怀、交往、对话的新型师生关系也受到了轻视。赫尔巴特指出:“父亲极自然地享有权威,……爱则极自然是母亲所具有的。”[6]27在父权制社会中,整个社会被控制、权威、力量、服从等与男性相关的气质所充斥,教育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影响,因而赫尔巴特理论中与男性气质相符的内容得到推广,与女性气质相关的内容则作为无关紧要的部分被忽视。如今有学者为赫尔巴特辩白,社会也开始倡导新型师生关系,这些都是因为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性地位得到了大幅提高,进而推动了全社会的民主与平等进程,女性所具有的气质特征、从事的社会职业也更为广泛地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与肯定,新型师生关系才得以在更小阻力、更大限度上推广和实施。无疑,女性的崛起并不是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实施的唯一原因,但却是一直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原因:女性与新型师生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

(一)女性气质与新型师生关系之间的联系

通常来说,“男性气质指男性应当具有成就取向,对完成任务的关注或行动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女性气质指女性应当具有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征。”[8]22基于对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惯常认识,人们往往将权力、力量、竞争性、攻击性等特征作为男性气质的刻板印象,而将温柔、关心他人、具有同情心、亲和力等特征作为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虽然人们对男性气质、女性气质具有如上刻板印象,但并不意味着男性就不懂得关心他人,不具有同情心、亲和力等气质,也不意味着女性就缺乏力量与竞争性等。这些气质在男女两性身上都同时存在,男性与女性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特点,是他们受社会认同的影响而对自身气质做出取舍、抑制或张扬的结果。社会认同理论以“群体”为研究单位,将群体视为一种认知或心理概念,描述因共有特质而形成的团体,以区分其他群体。男性或女性个体会有意识地培养与发展当下社会所认同的男性、女性气质,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文化中获得男性或女性的气质概念,并发展出与男性或女性气质相关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所属的参照群体持肯定的认知,对自己不属的群体做否定的认知,以此表现出与其他成员相一致的行为。[9]因此,男性积极培养符合社会认同的男性气质而抑制自身与女性相关的气质,女性则积极培养社会认同的女性气质而抑制自身与男性相关的气质,从而使自身满足社会性别要求,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在父权制社会文化背景下,男性拥有绝对权威,对妇女、子女等弱势群体具有控制力。这种社会所期待的理想的男性气质的特征是成功、勇敢、有竞争性、有力量、去女性化,男性的活动领域主要集中于事业。而理想的女性气质的特征则是温柔、贤惠、富于爱心与同情心、善于操持家务、抚养与教育子女等,女性的活动领域主要集中于家庭。男性为了维护自身的社会同一性,保持良好的自我概念,就会固执地追寻男性气质意识形态,而压制自身原本存在的同情心、亲和力等女性气质,并避免出现女性化的行为,如对子女的爱抚、关怀行为等,表现为对子女或晚辈采取严厉、控制、权威的态度,以符合社会所认同的男性气质意识形态。

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迁移到师生关系中,并从这个角度来观察师生关系,则教师扮演父母的角色,学生扮演子女的角色。由于母亲对待子女的行为和态度倾向于关怀、倾听与呵护,因而女性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也更多表现出亲和、关怀与呵护的特征,这与新型师生关系所强调的平等、对话、关怀等理念具有一致性。父亲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倾向于严厉、控制、高高在上、不可侵犯,因而男性教师在对待学生时也主要表现为控制、严厉的行为和态度。教师对待学生的控制、不可侵犯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它没有将学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人”,其结果就是师生关系的冲突与不和谐。一项有关教师尊重学生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尊重学生人身权方面,女教师优于男教师,其原因就在于女教师的人际亲和力优于男教师。[10]这些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性由于其自身特质,比男性更易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二)女性的工作目标与新型师生关系之间的联系

霍夫斯坦德在其跨文化研究中,将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作为各国文化差异分析的一个维度,并在该维度上研究了工作目标中的性别差异。其研究表明,在工作目标的重要性方面,男性与女性存在不同的倾向。男性普遍认为晋升空间、收入、培训、现代化程度等个人性目标更为重要,而女性则普遍认为人际关系、帮助他人、良好环境等社会性目标更为重要。[11]279-281鉴于这种普遍性,两性在教师这一职业上也会存在以上不同倾向。内尔·诺丁斯认为,“师生关系不是平等关系”[12]117,教师与学生要想建立起一种关心关系(这里的关心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往往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当教师向学生发出关心,却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而无法构建关心关系时,就需要教师为此付出持续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将人际关系、帮助他人放在工作目标的重要位置上的女性,相较于男性而言更易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所以不论是从女性的自身特质与长期从事的活动,还是从女性工作目标的重点来看,女性与新型师生关系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对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有着独特的优势。

三、发展:女性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快速发展

(一)随着女性气质被肯定,新型师生关系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作为对立的两极,存在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在父权制社会下,由于男性地位大大高于女性,女性处于男性控制之下,因而男性气质受到重视,被认为是积极的、理想的人类气质,女性气质则被贬低,被认为是消极的人类气质。[13]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提出双性化气质说,认为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同时具有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只是强度不同,并依据不同的强度将气质类型分为五组:女性气质、不典型女性气质、双性气质、不典型男性气质、男性气质,得出双性化是理想的人格模式的结论。[14]这一结论的提出,更加有力地使女性气质摆脱了低劣的标签,在理论上上升到了与男性气质同等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部分男性不再刻意压制自身的女性气质。如此一来,教师队伍中的男性教师也能够逐步释放出自身的温柔、关心、理解与同情等被归为女性气质的气质特征。因此女性气质的被肯定,降低了推行新型师生关系的阻力。

贝姆这一理论的提出,在时间上与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具有一致性,可以说,正是由于女权运动带来的女性崛起,才唤起了更多的人对女性的重视与尊重。如果没有女性的崛起,女性将一直处于父权制控制之下,与女性紧密联系的女性气质也将一直被贬低,那么男性为了摆脱这种“低劣”的气质,是断然不会承认自身具有女性气质的。正是女性的崛起与双性化气质说的提出与被广泛接受,使男女两性摆脱了刻板的气质意识形态,进而有力地推动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快速发展。

(二)随着女性话语权的回归,新型师生关系进一步巩固

“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15]159尽管话语只是一种表达方式,但当其被社会化后,就带有了社会功能,这些功能赋予话语以力量,使话语成为不同群体的权利与权力的象征。换言之,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拥有权利与权力。[16]历史上,男性获得了话语权,并通过话语权的使用不断增强自身的主体性,女性被迫沦为“第二性”。在男性话语霸权控制下,女性的思想与观点即使正确,也总是被打上幼稚、粗浅、无价值的标签,这使得体现女性特质的新型师生关系也难逃被压制和被贬低的厄运。伴随着女性的崛起,女性逐步取得了话语权,取得了自己的权利与权力,话语权的获得反过来又促进了女性的进一步崛起。这种良性循环使社会不得不以更加平等的眼光看待女性,女性的思想观点得到了更多的肯定与推广。因而,教育领域中也出现了一派新兴景象:更多的女性教师、女性学者进入教育行列,并且兴起了女性主义教育学。女性主义教育学的目标直指父权制控制下的传统教育形式,她们要求打破教室内的传统权力结构,增权给学生,提倡课堂师生、生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个体差异。[17]83在广大女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关心、爱、尊重这类具有“人情味”的教育理念与父权制下盛行的控制、规训的教育理念进行博弈,从被压抑的状态日渐获得解放并逐步占据重要位置,这些都为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巩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四、趋势:女性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相互作用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性别社会化的主要手段。”[17]85因此它是造成社会性别歧视、男女不平等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实现社会的民主与平等,需要从教育着手,并且首先解决教育的民主与平等问题。教育平等包括“受”教育平等与“授”教育平等两个方面,受教育平等指一切男女平等地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授教育平等则指男女只要知识、能力与品德达到相关要求,就能平等地享有从事教育工作的权利。由于小学、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与女性抚养子女的活动颇为相似,因此小学、幼儿园成为女性的主要工作领域。出现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广大男性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认为小学、幼儿园教师工作是“女性活动”,与社会认同的男性气质不相符合,因此他们或自我抵触或被迫拒绝从事这类工作。男性的这一行为无形中就给授教育划分了等级,使其处于不平等的状态。如此一来,便容易让学生产生女性由于能力有限,只能从事低层级的教育活动的认识,从而埋下了男女不平等的思想隐患。伴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这种思想有可能被强化,从而使得后续教育中女教师与男学生、男教师与女学生之间由于不平等意识的渗透而难以构建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当女性崛起后,社会不再以有色的眼光看待女性所从事的事务,男女所从事的活动才能被平等地对待,广大男性也才不再以进入小学、幼儿园从事教师工作为耻,其背后的深层含义是不再以从事所谓的女性活动为耻。男性教师的进入,将打破学生认为女性只能从事低层级教育工作的意识假象,进而消除其心中男女不平等的错误思想,这又反过来为女性进一步争取男女平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男性气质意识形态指最普遍的关于男性气质标准的描述,是个体尝试遵从的信念体系。已有研究表明,实践中,由于一些男性固执地追寻男性气质意识形态[9],引发了他们诸如情绪调节异常、虐待他人、人际关系不满意、述情障碍、消极对待心理求助行为等问题。[18][19]虽然与女性气质相关的同情与理解、关怀与爱等特质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受男性气质意识形态的影响,男性对此往往采取排斥态度,这无疑阻碍了男性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而女性气质的被肯定,双性气质的被承认,无疑是对男性的解放,给男性带来了福音。它使男性可以更加安心、自然地接受并应用其自身的女性气质,有效中和了由于固执追寻男性气质意识形态而带来的系列问题,有利于男性教师与学生构建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因此,女性的崛起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相互作用在今后也将长期持续存在,并带动双方向着积极的方向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新型师生关系在其得以发展的时间、内涵、原因、动力、趋势等众多方面都与女性本身及其崛起带来的相关影响之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因而可以说,女性的崛起是新型师生关系发展的一个深层原因。

[1]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护[M].王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孙钦善.论语本解(修订版)[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5](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6](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7]刘远碧,廖其发.赫尔巴特与杜威师生观的比较与启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8]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蔡旭玲,吕厚超.男性气质:理论基础、研究取向和相关研究领域[J].心理科学进展,2012,(7).

[10]和学新,董树梅,张扬.教师尊重学生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

[11](荷)霍夫斯坦德.文化之重:价值、行为、体制和组织间的跨国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5.

[12](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13]宋岩.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6).

[14]Sandra L.Bem.The Measurement of Psychological Androgyny[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1974,(2).

[15]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16]宋素红.新媒介环境中的女性话语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5).

[17]韩贺南,张健生.女性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David Tager,Glenn E.Good,Sara Brammer.“Walking Over’Em”:An Explor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Emotion Dysregulation,Masculine Norms,and Intimate Partner Abuse in a Clinical Ample of Men[J].Psychology of Men&Masculinity,2010,(3).

[19]Ronald F.Levant,Katherine Richmond.A Review of Research on Masculinity Ideologies Using the Male Role Norms Inventory[J].The Journal of Men’s Studies,2007,(2).

责任编辑:董力婕

The Rise of Wome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XINJixiang,LIUYuping

There is osculating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ise of women and the new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The core ideas that the new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emphasizes are equality,dialog,caring,etc,and they are similar with feminine characteristics that include sympathy,understanding,caring others and so on.With the rise of women, more and more women are entering into the educational province.In their constantly efforts,these core ideas that respect,loving,caring,ect.are gradually liberated and rise to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It creates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consolid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th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Besides,with the rise of women,many men are liberated from masculinity ideology and they no longer suppress their own femininity.It effectively aviods the trouble that made by persistently pursing masculinity ideolog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women;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feminine;masculine

10.13277/j.cnki.jcwu.2016.06.007

2016-10-12

G776

A

1007-3698(2016)06-0043-06

辛继湘,女,教育学博士,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育改革与发展;刘玉萍,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410081

猜你喜欢
气质师生关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