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2016-02-04 22:15刘佳雨
山西青年 2016年21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分数素质教育

刘佳雨 张 博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浅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

刘佳雨*张 博*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当前,我国教育只重视分数、注重升学率,即应试教育的现象非常严重,那么怎么才能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呢?本文从素质教育的概念、应试教育的弊端以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措施三个方面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与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意识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迫在眉睫以及向教育界提供一些小小的改革对策。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转变

当今,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素质教育,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各个学校对于推行素质教育的力度还不够,应试教育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教育的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素质教育的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概念,是指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及目标。“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公民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1]。

二、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对两类教育现象的抽象概括,是根据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的效果不同来划分的。“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其教育效果是改善公民的综合素质;而“应试教育”的根本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其教育的效果只是表现为考试成绩[2]。所以说,“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的发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第一、应试教育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应试教育只看重分数,学校、教师、家长互相总是在谈论分数,每一次考试之后最关心的都是学生的排名、成绩,导致那些成绩相对落后的孩子产生了“我不行”“我不如别人”等自卑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所以就会越来越堕落,越来越萎靡,最后孩子只能一生平庸。

第二、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试教育只看重学习成绩,只注重快而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填鸭式”教学,忽略了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其创新意识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给出学生“标准答案”,告诉学生只有这么答题才可以得满分,成绩才会好,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老师所给的答案,自己根本不会动脑去想,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第三、应试教育磨灭了孩子的多种天赋。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可分为七种:语言文字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旋律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对比较强的智能和相对比较弱的智能,也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应试教育却一直只是在强调孩子的语言文字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忽略了其他五种智能,这就对于那些音乐旋律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比较强的孩子来说,非常不公平,残酷地扼杀了这些孩子的天赋,而且实践证明,硬性地让孩子学习他们不喜欢的知识,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第四、应试教育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试教育导致学校、教师以及家长过于重视学生的分数,而忽略了学生心理的发展。在学校,只是更多地开展语文、数学、物理等等考试学科的课程,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较少的设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忽视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自己的小情绪,甚至因为一点点的小烦恼最后却走上极端的道路,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后果。

三、“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措施

第一、改革考试制度。继续完善义务教育以及免试入学的制度,改革考试评价标准。考试不能只是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指标,应把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进去,以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自己。另外,考试内容也要改善,考试内容要进一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建立健全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杜绝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现象[3]。

第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进而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能怕浪费时间,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当然,对于有一些答案并非一种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说出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大胆创新、发散思维。

第三、发展学生的兴趣。摒弃应试教育只注重分数的弊端,在生活中、学习中善于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兴趣,并因材施教,大力开发学生自己感兴趣方面的潜能,扬长避短,而不是一味地关注学生分数,只拿分数来衡量学生,而扼杀学生的天赋。

第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设有心理咨询室等,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善于克服烦恼与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另外,各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永远保持乐观心态、积极向上的人。

四、总结

我们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并不是完全的不要分数,即“素质教育”并不是不看重智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是教师要建立公正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摒弃以往“以成绩论英雄”的片面做法,使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全面了解自己,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孙金胜.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J].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3:109.

[2]马吉祥.实施素质教育需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

[3]马荣良,李克.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9,03:40-42.

刘佳雨(1993-),女,辽宁绥中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博(1993-),男,辽宁灯塔人,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分析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G

A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分数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可怕的分数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