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导入的艺术性

2016-01-28 15:48丁建梅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方法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丁建梅

摘 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巧的开头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增强求知欲。特此谈一些成功的初中数学导入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有效方法

数学导入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有温故知新法,单刀直入法,创新教学法有情境导入法、设疑法、制造悬念法、分组讨论法等。当然,我们平时新课开始,不能拘泥于传统,要根据课标、学生、教学内容灵活多变地创设丰富多彩的导入教学手法,给学生一种老师上课有新颖性、逻辑性、趣味性、技巧性的感觉。如果有别具一格的导入就会给学生以震撼的感觉,容易展现数学的魅力,对课堂数学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来谈谈一些成功导入法的妙用。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导入法虽然没有什么创新,但很实用、实惠,许多老师喜欢使用这种导入法,因为通过复习旧知可以起到老师对上一节检查、巩固和查漏补缺的作用,同时又能为新课的开始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学习有理数加减的问题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设计的第一问题,在黑板上分别画了没有方向,没有长度单位,没有原点三幅图,我问他们是数轴吗?比较容易,学生很踊跃举手回答说不是,我问为什么不是,学生说数轴必须具备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接着我又设计第二个问题,在数轴上点-2向左移动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这个点移到数轴上什么位置了?我要看哪位同学先回答上来?这时,看到每个学生都在数轴上认真地找,此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思维敏捷的学生说1,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一下:“非常好,那么1是怎么找到的呢?是不是-2+(-2)+(+5)得来的?”学生仔细思考一下回答说是,我及时说:“我们今天就来上新课:有理数的加减。”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进行了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以情入境法

数学都与数字有关,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无味,那么数学老师为了激活学生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可以使用幻灯片、多媒体来构建新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进入课堂,使数学知识情境化,与学生产生思维上的共鸣。实践证明,学生的参与率百分百,教学效果奇好。例如,在讲圆形操场上相向和背向的运动应用题时,我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个大圆,小明和小成站在同一地点背向同时围绕操场跑,小明的速度每分钟200米,小成每分钟150米,操场400米,他们什么时候相遇?假如他们同向同时围绕操场跑,小明什么时候能够追上小成?通过多媒体直观的展示,学生一目了然地发现其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这种导入法既减少了老师不必要的口舌,又使学生感到快乐,会带着好奇心进入新课。

三、抛砖引玉法

抛砖引玉法是指学生注意力从一个直观事物上迁移到所探究的数学问题上来,正如《水浒传》每个章回最后说的“且看下回分解”一样,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我的导入是这样:我用幻灯片展现两个埃及的金字塔,有一个小的,有一个大的,我问从图片上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说很相似,我说没错,我又出示小的金字塔的三边长和大三角形的底边长,那么你能否知道其他两边的长呢?有的学生说,可以量,我笑着说,不量能否知道大的金字塔两边长呢?学生顿时陷入沉默之中,我笑着说,我们今天就来揭示这个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是学生带着迫切的欲望进入了新课,增加了学习新课的驱动力,急于想知道怎么不测量就知道大金字塔的两边长,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三角形的性质,效果特别好。

四、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溯源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例如,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学生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学生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断。

五、单刀直入法

单刀直入法就是不拖泥带水,开门见山,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也将教学的重难点呈现给学生,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这种方法要求由浅入深,最好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或者直接把本课教学重点以师生探究形式出现,或者进行小组讨论,使学生直奔主题,节省了其他导入法的时间,和其他导入法老师所花的精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采用丰富多彩、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幸福的体验,快乐的感受,使数学课堂生机勃勃,富有活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我们都不妨去大胆试用。当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就得去研究,创新新的课程导入艺术性。

参考文献:

[1]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温恒福.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2.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有效方法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打造趣味历史课堂的有效方法探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