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琳
摘 要:高中数学之难,难如上青天,尤其是恒成立问题,这是无数学子的噩梦,要想弄明白这方面的内容真的很不易,解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然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即便再难,也必须要学好。在实际学习中为了能够更好地解这些恒成立问题,就应该深入探索解题策略,找寻一套适宜的方法,让恒成立问题不再是学习的死角,如此才能学好高中数学。
关键词:解题策略;等式关系;意义
高中数学相较于小学和初中而言,难度系数明显增大,各种难点也相继出现,而恒成立问题就属于其中一项。如今的高中数学,做题是重点,然而纵观当前学生的解题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恒成立问题对于这些高中生而言,简直就跟天书无异,就算好不容易能够看明白,但最后做出来的答案竟然还是让人失望。其实,高中数学需要探究剖析,只要学生肯多思考、善变通,那么最终恒成立问题也不过如此。
一、探析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解题策略的意义
恒成立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中频繁出现的一项内容,在做题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何为恒成立?它指的是在给定的条件下,无论变量如何发生变化,命题都一定成立。恒成立问题涉及许多数学知识点,比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这些都是教学大纲中标明的重点,也是高考中必然会出题的知识点。所以,高中生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要会解恒成立问题,掌握这项解题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学习目标,也是不可忽视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毕竟不同于其他科目,学起来没有那么简单,任何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必定是喜欢钻研、乐于思考、愿意深入探析数学世界的人。对于恒成立问题,既然知晓它的重要性以及难度,那么肯定不能遇难退缩,反之要迎难而上,探析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解决高中数学学习中的这块心病,让数学不再存在无法跨越的鸿沟。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解题策略的探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数学,提升数学素养,提高学习能力,成为新时期社会需要的高能型人才。
二、高中数学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
1.转不等关系为等式关系
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学生接触的大都是相等关系,也就是说最后求出的结果是对的,放到原题中可以成立。而高中数学学习,在恒成立问题方面却会涉及很多不等关系,本来题目就难,然后掺杂不等式在其中,对学生造成很大的干扰,经常会解错题。这时候,就应该将问题简单化,将不等式转换为等式,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再加以解答,肯定会简单得多。善于变通、转复杂化为简单化是数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尤其是在不等关
系恒成立的问题中。
例如,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中有一课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很多试卷上都有关于这方面的题目,所占分值也很高,同样学生的答错率也比较高。比如:若y∈R(R为实数),不等式ny2+2y+3>0恒成立,求实数n的取值范围。这道题题目很简单,文字简洁,然而做对的学生却很少,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做错,主要就是因为这个不等号的存在。这时候,就应该要将这个不等式看做等式,先进行转化,然后按照正常解题过程解这个恒成立问题,最后再对结果进行不等转换。只有如此才能提高正确率,降低恒成立问题的难度。
2.含参不等式解题思路
高中数学的恒成立问题,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求未知常数范围了,比如a、b、f等各种字母,这是学生深恶痛绝的一类题目。其实,只要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其实解决这种恒成立问题是有法可依的,并没有看上去那么难以理解,完全可以将式子中的常数看做是已知数,代入其中解题,最后再求范围。这样一来,再复杂的题目也会变得简单很多。在考试过程中,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它不仅仅包含集合、函数,同时也包含数列和不等式、方程等内容,该知识点十分活跃,且题目形式及解题方法十分灵活,使得学生常常将其与不等式能成立问题相混淆,导致无法正确地进行解题,因此,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让学生掌握含参不等式的解题思路。
例如,含参不等式中m,x是两个变量,x设为已知量,基于转化与归化的数学思想,想要待求变量可以采用已知变量的形式来解决。解法案例为:f(x)=x2-2ax+2当x∈[-1,+∞],都有f(x)≥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分析如下:在a与x两个变量中,x是已知范围,应以x为自变量函数,解法如下:设F(x)=f(x)-a=x2-2ax+2-a,Δ=4(a-1)(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