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POS理论的函数单调性概念教学设计

2016-01-28 17:17:07刘吉顺
新课程·中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刘吉顺

摘 要:APOS是美国学者杜宾斯基提出的关于数学概念学习的学习理论,主要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APOS理论设计函数的单调性概念教学,从而制作出成熟的教学方案,为函数概念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APOS;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

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诸多新颖的教学设计融入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来,其中,APOS理论能够通过阶段模式多快好省地解决函数单调性等数学难题,是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一、APOS的含义

APOS是美国学者杜宾斯基提出的有关数学概念学习的学习理论,其认为,学生学习数学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即操作阶段、过程阶段、对象阶段以及图式阶段,该理论不仅表明学生的学习构建过程,还对构建层次分别说明。

操作阶段主要是促使学生明确问题概念和背景之間的关系;过程阶段主要是学生概括思考的过程,通过思维内化从而明确概念性质;对象阶段是经过明确概念本质,将其予以压缩,并且赋予形式化的符号及定义,从而演变为思维对象,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创建新活动;图式阶段是在长时间学习后予以完善,刚开始的图式包括符号、定义以及特例等抽象过程,随后建立起图形、规则与其他概念的关联,从而逐渐演变成综合的心理图式。

二、函数单调性概念数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作为函数章节中最重要的性质——单调性,不仅是学习的重点,更是学习的难点,由于单调性定义较为晦涩难懂,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并不轻松,学生认知函数单调性的困难主要包括:(1)函数图像的升降被函数符号代替,将直观转变为抽象学生并不能够完全适应,极难把握。(2)证明函数单调性必须应用单调性定义,如果对定义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将会致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

1.操作阶段

教师需要创造问题情境,对思考问题进行模拟,比如深圳某市24 h气温变化图,如图1所示: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看明图中所给的信息,并且总结信息,进行思考。

例如,教师询问:(1)该图显示哪日的温度最低?哪日的温度最高?(2)某日的某时的具体气温能否看出?(3)哪些时间段温度有上升的趋势?哪些时间段有下降的趋势?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气温变化图,对函数的单调性予以简要说明,比如温度趋势对应函数的递增和递减,定位为y随着x的减小而减小以及y随着x增大而增大。

2.过程阶段

过程1:将函数y=x+2(如图2),y=-x+2(如图3),y=x2(如图4),y=(如图5),对其自变量变化过程中函数值的变化规律予以分析。

在向学生说明图像单调性过程中,必须强调是处于某个区间的单调性,从而促使学生明确单调性的局部特征,不得存在概念盲点。

过程2:用浅显易懂的话讲明增函数及减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表达出单调性的概念,从而实现描述性认知的目的。

过程3:直观到抽象

如何证明f(x)=x2在区间[0,∞)是增函数?

(1)任意在区间[0,∞)中取两个值,比如3和4,由于3<4,因此f(x)=x2在区间[0,∞)是增函数。

(2)根据(1)算法选取若干组予以验证,结果均满足条件,因此f(x)=x2在区间[0,∞)是增函数。

(3)选取任意数值x1,x2∈[0,∞),x2>x1,又因为x22>x12,所以

f(x)=x2在区间[0,∞)是增函数。

教师询问:怎样通过精准的数学符号对函数单调性予以定义?

师生共同探讨,从而明确增减函数的定义,并且强化学生对增减函数的理解。

[设计意图]强调自变量在区间的任意性,并且对函数加以验证,信息分析数学符号的严谨性。

3.对象阶段

判断命题真假。

(1)y=,由于f(-2)

(2)如果f(x)满足f(3)

(3)假如函数在(2,4]区间和(4,6)区间均为增函数,那么函数f(x)在区间(2,6)也为增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反例的形式强调单调性定义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4.图式阶段

证明函数在区间是增函数。

[设计意图]对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进行归纳:设元、作差、变形、断号、定论。

三、注意问题

操作阶段:在设置问题情境时需要适宜经典,确保行之有效。

过程阶段:通过思维深入引导,有针对性地升华“对象”,教师在此过程中询问“是什么”以及“为什么”“怎么样”等,并且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索。

对象阶段:对概念的本质特征深入了解,要求学生能够将概念抽象化,逐渐形成心理表象,并且加深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例、变式引起学生思考,并且对其不断优化

调整。

图式阶段:通过多次操作将学生“对象”层次转变为“图示”层次,并且通过多种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对象”,不能一蹴而就。

总而言之,基于APOS理论,能够有益于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教学,而且能够在多学科多领域中融会贯通,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波.基于APOS理论的职高数学概念课教学设计探析:以《函数的概念》为例[J].考试周刊,2014(11):45-46.

[2]贺明荣.基于多元表征理论的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J].上海中学数学,2013(12):1-3.

[3]孟世才.基于APOS理论的中学函数概念的教学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21):95-96.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Flash动画》课程的应用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02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7:05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49:00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