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习作教学的第一课堂

2016-01-28 09:01俞佼
新课程·中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习作生活教育

俞佼

摘 要: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观察生活,优化生活体验,学会发现生活,表达生活,让习作扎根于生活的土壤,这样才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素材,使学生习作充满生活气息,并促使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关键词:生活教育;小学习作;优化体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习作教学就要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有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就可以催动他们去释放自己的情绪,作文中就有了真情实感。

一、热爱生活,发现写作源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正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写作,不为生活而写作,写作就失去了生命力。让学生回归生活,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学生在习作中才会真情投入。

1.热爱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活

热爱自然的孩子是目光敏锐的,是情感细腻的,是充满真善美的灵性的。教师应鼓励学生亲近大自然,如春游时,我引导学生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和春天来个温情的“约会”。公园里的玉兰和海棠交相辉映,争艳比美;澄净的湖水倒映着湛蓝的天空,天光云影共徘徊。孩子们陶醉在如画的风景中,徜徉在太湖迷人的画卷中,感受到了春光的美好,从心底升腾起对自然的热爱,从而用笔触记录春天,一段段优美的文字便流淌于笔尖。

2.热爱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

家庭是学生最熟悉的小天地,是学生生活温馨的港湾。我注重引导学生融入家庭生活,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写一写家庭趣事,让学生看看家庭相片,讲述照片故事,在家庭生活中感受亲情的可贵,发现家人迥异的性格特点,参与家庭事务的管理,强化亲情体验。在类似的活动中,学生感悟生活,增加了对父母的理解。《“三国演义”》《第一次洗碗》《我的“网虫”爸爸》等充满生活气息的习作就诞生了。

3.热爱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重要的生活场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学生心灵的“加油站”。校园生活记录了他们成长的印记。如,在学校食堂里第一次吃虾,吃腻了大排和红烧肉的孩子们个个两眼放光,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次吃虾对他们来说可谓“意义重大”,要知道他们一直抱怨食堂饭菜单调,这“虾”好比是空中下的糖果雨,给他们的学校生活注入了一丝新鲜,于是,习作《第一次吃虾》精彩纷呈。聚焦校园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课间十分钟》《那一次我被表扬了》《“开心农场”大丰收》等习作就跃然纸上。

一些学生在作文中写空话、写套话、写假话,正是缺少对生活的热爱和真切感悟,比如,写父爱母爱的作文,大部分学生的题材如出一辙,发烧生病了母亲是怎么送自己去医院,是怎么悉心照顾自己的,下雨了妈妈送来“及时伞”等,千篇一律,题材单一,感悟趋同,缺少独特的发现和感受。还有一些学生特意拔高“立意”,笔下人物个个“高大上”,人物缺少个性。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又必须说得清楚,写得明白。”作文贵在“真”字,作文是真实生活的再现、提炼和升华,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促使学生自主挖掘生活之泉眼,让丰沛的生活源源不断地为习作提供素材。

二、观察生活,寻找写作素材

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变化,上演着或喜或悲的故事。然而小学生较少主动去观察身边的一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对学生加以指导,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世界,使他们感受生活的丰富。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加生活体验,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最有效的就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去看、去想,调动多种感官去观察,从生活中进行调查、采访、观察、搜集材料、积累素材,学生在自由活动中积累了写作素材,有了对生活的感受,然后引导他们自主命题,写自己的生活,当然有话可写。而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培养学生捕获作文材料的能力。

1.小处着眼,细致观察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习作指导的重要任务。许多精彩的画面,都在瞬间产生,就看能否及时把握。我们的眼镜好比摄影师的镜头,是否善于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瞬间,把那一刻变为永恒,就看你是不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师”,这就需要学会从小处入手,细致观察。例如,有一次我指导学生进行大扫除的场面片段描写,第一次写作时,大多数学生只写了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用上了“有的……有的……有的……”进行简单的叙述,没有具体的描写,有的学生甚至写成了流水账。于是,我要学生再次观察,这一次,我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慢镜头回放”,“镜头定格”:大扫除时同学们擦窗、扫地、擦黑板的动作有何不同,其中扫地的同学先怎样,再怎样,然后怎样?手和脚有什么细致的动作?神态如何?大扫除前后教室有何变化?长此以往,学生能学会从小处着眼,抓住特点进行习作。

2.丰富手段,多角度观察

面对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怎样才能把纷繁复杂的景物、事物多个角度地表现出来呢?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感官,在观察时从不同角度入手。苏州的春天,油菜花开,桃红柳绿,一片姹紫嫣红。如此春光,怎能辜负?同学们把习作课堂搬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看一看周围的世界,开放的花儿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多了,行人的衣衫是不是一天比一天薄了,大自然的颜色是不是一天天丰富了。老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比如,观察校园花坛的变化,同学们服装、心情的变化,生活中餐桌的变化等,让学生在感受变化中感受春天。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带着五官去感受春天。大家睁大眼睛看看春的色彩,春天就像五彩斑斓的画卷,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胜雪;竖起耳朵听听春的声音,春雨淅沥、春雷滚滚、鸟鸣婉转;尝尝春的味道,春笋鲜美,荠菜清香;用鼻子闻一闻春的气息,花朵芬芳,小草清新;用心体会春的感觉,认真观察,細心发现。同学们回到课堂,纷纷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一篇篇优美动人的习作呈现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位学生习作中所写的一样,“春天就在每一个热爱春天的人心里。”学生通过这一次体验,学会了观察的方法,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美。

三、体验生活,拓宽写作空间

对于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叶圣陶老先生有一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他认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小学生对周边的事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这种兴趣不是持久的,他们生活体验的渠道比较单一,体验也不够深入,不能很好地向表达转化,因此,创设情境、创造体验空间尤其重要。

1.创设情境,拓展体验空间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精心设计体验式情境,开展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热情,促使习作和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生活体验和思想体验,让学生回到生活,在生活体验中实现生命的自我提升,催化个体言语生命的成长,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氛围中提高习作兴趣。如,《记一次咬饼干游戏》《贴鼻子》,让学生快乐游戏,在游戏中克服习作恐惧,在游戏中拓展体验空间。科学课上,我让学生认真观察静电小实验,再联系生活中冬天脱毛衣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汽车的防静电小尾巴感知静电,积累写作素材。

2.尊重个性,优化体验环境

习作教育生活化的本质是承认、尊重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需要,让学生在一个属于他的、能让生命得到萌发的、真正能彰显其独特生命意义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写作,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习作个性,优化体验环境,积极启发、鼓励学生拓宽思路,通过联想挖掘“库存”,把大脑中对生活体验的记忆表象激活,顺利地检索、选择作文所需要的素材。

作文是生活的作文,更是个性的作文,面对多姿多彩、活力四射的生活,直面个性迥异、千姿百态的鲜活个体,只有真切地体验生活,用心地创造生活,才能写出篇篇生活灵性、个性灵动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周洪宇.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2]王颖玮,张迪平.生活教育与素质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0.

[3]金林祥.20世纪陶行知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04).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小学习作生活教育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研究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因材施教,适时分项评价
小学习作教学须从“实”字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