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军
摘 要:课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主要靠课堂教学来实现。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和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真正做到师生协作和交流。
关键词:物理课堂;有效教学;三维目标
一、有效物理课堂教学及其理论依据
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学习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和谐发展的有效的教与学。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对新学知识进行建构获得的。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他们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物理课程新知识的主动构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和重组,使各层面的学生都有机会发挥自身的优势。
二、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
1.明确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增强目标的实效性
新课改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注重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要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要立足于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立足于让学生乐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将三维目标彼此渗透,相互融合,使各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发展和收获。
2.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增强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教师要根据学情,活化教学手段,优化学习内容,关注他们参与活动的态度和广度,观察他们是否能积极表述自己的见解,又能主动倾听别人的见解,真正做到合作探究。
3.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尽显知识和能力的完美提升
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和愉悦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物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借助教学内容,创设主动、互动的学习局面,紧密联系实际,活化课堂。在互动中给各类学生提供适合各自发展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物理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在探索中获得情感体验,积累知识和方法,使他们在知识和能力方面获得提升。
三、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教师精心备课,课堂调控自如
精心备课是实现有效物理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备课时,要系统认真地研究本学期的教材,明确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要清晰明了。教师备课时,对一堂课的各个环节,例如:导入、举例、提问对象和习题设计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能否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备课程度和教案设计。备课时要注意课堂内容的全面性和对不同层次学生参与课堂的全面性。
2.用平时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
一位热情、活泼、富有爱心的老师肯定要比整天板着面孔、只会说教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得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每节课上都要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善于表达积极的情感,用信任的目光、赞许的微笑、暖人的话语,鼓励他们开口交流;并积极引导,让他们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在学习上取得的成绩,正确的回答问题,加以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有动力,从而树立信心。对于那些学习物理有很大难度的学生,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一句暖人心的话都会使他们觉得满足,感到老师的关心和赏识,感到他们每一个人在老师的心目中都是平等的。当一个人心里感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幸福感。于是,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就会像智慧的火花一样迸发出来。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和思想共鸣得到升华的体现。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把握好时机,让学生把它当作一次学习的机会,一个成长的过程。师生间应当相互尊重,教师要以自己真挚的爱心去感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饱满热情和对学生的无私奉献。
3.注重语言美和节奏美
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使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化难为易。语言的节奏美能减轻学生身体的劳累,唤醒他们追求知识的喜悦感。教师的声音过低,節奏太慢,会使学生昏昏欲睡;教师声音过高,刺激太强,是一种噪音,会影响学生思考,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4.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学习的动力,是学习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先决条件。学生的学习兴趣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正因为物理特有的学科特点,学习难度大大超过了其他学科,所以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兴致勃勃地潜心学习和主动探究,
指导、鼓励学生寻找并探究我们身边的物理,深化教学内容。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如运动、天体和工程操作等等,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总是鼓励学生去搜集这方面的材料,去深化吸收。
总之,我们要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让物理课堂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永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2]田秋华.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3(07):78-79.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