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动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016-01-26 05:14:49佘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超重流动儿童肥胖

我国流动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佘涛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四川达州635000)

摘要:以城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分析流动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运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四川省8所公立学校7~12岁共2431名学生从身高、体重、BMI,并调查相应的社会经济因素等指标进行动态观察、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父母不同的职业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父母职业为公务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情况较轻;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母亲教育程度较低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不同的家庭收入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家庭收入较低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

关键词:流动儿童;超重;肥胖;社会经济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15)03-0035-04

收稿日期:2015-01-16

作者简介:佘涛( 1968-),男,四川渠县人,副教授

Abstract:Choosing floating children in the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Using the methods of statistics,expert interview and literature review,randomly selected 7 to 12 years old students from 8 public schools in the city.Measure the height,weight,calculate BMI,and investigate the corresponding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finally got 2431 students.Parents different professions to influ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e children,parents occupation for civil servants,business services personnel's children ar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s more serious,parents career for the farmers'children are overweight and obesity; The parents of different education level have an influence on children's overweight and obesity,with low levels of mother education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s more serious; Different family income have an influence on children's overweight and obesity,low family incom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ldren is more serious.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中心”课题(编号XXTYCY2014C06)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Social Economic Factor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Children in China

SHE Tao

(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Dazhou 635000,China)

Key words: Migrant children; Overweight; Obesit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factors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迅速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人口流动的隔阂逐渐被打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1],掀起了人口从乡村到城市流动的热潮。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外出打工的流动人口仅有100多万; 2000年全国的农民流动人数已超过1亿; 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全国的流动人数已高达1.47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1.28%[2]。与改革开放初期比较,流动人口不仅数量上发生了快速增长,其人群也在逐渐扩大。这些流动人群中不只包含了青年男女,而且还增添了许多已婚且有子女的父亲或(和)母亲,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活投进人口流动的大潮,父母的迁移直接影响到子女们的去留[3],他们中一部分父母将子女带在身边,随自己一起生活,从而造成了一批被动迁移的儿童(即流动

儿童)[4]。由于受到户籍管理制度和公共资源分配方式等的种种条件的约束,这些儿童成为了城市儿童中的弱势群体[5],他们享受不到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政策和公共服务,不能得到与所在城市儿童平等的待遇。虽然这个群体已经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和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但尚未见相关方面的研究报道。流动人口所造成的流动儿童问题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应认真对待。

儿童超重及肥胖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流行问题,肥胖人群近年来急剧增加[6],在儿童中表现更为明显。有调查显示,全球儿童超重和肥胖率1990年为4.2%,2010年已增长到6.7%[7],在中国的大都市中儿童肥胖情况更为严重。儿童肥胖在全球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有研究表明,儿童超重和肥胖可能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如遗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8]。国内流动儿童的相关研究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很少有关于流动儿童超重及肥胖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报告。

本文以城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主要从父母亲职业、父母亲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因素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流动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原因,对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提出相应的建议,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从四川省的8所公立学校随机抽取7~12岁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整理分析,剔除无效的调查资料,最终得到2431名学生资料(包括男生1358名和女生1073名)。参与调查的学生及其父母对所有的科目知情同意。

选取经过培训合格的学生志愿者作为调查人员,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统一的科学标准:测量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平行,身高(站立位从足底部到头部最高点的垂直距离)测量值取整数,单位为cm,体重(人体的总重量)测量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为kg。肥胖儿童诊断参照季成叶等确定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BMI超重、肥胖筛查分类标准》[9]: ( 1) 7岁儿童男生17.4≤BMI<19.2为超重,BMI≥19.2为肥胖;女生17.2≤BMI<18.9为超重,BMI≥18.9为肥胖; ( 2) 8岁儿童男生18.1 ≤BMI<20.3为超重,BMI≥20.3为肥胖;女生18.1≤BMI<19.9为超重,BMI≥19.9为肥胖; ( 3) 9岁儿童男生18.9≤BMI <21.4为超重,BMI≥21.4为肥胖;女生19.0≤BMI<21.0为超重,BMI≥21.0为肥胖; ( 4) 10岁儿童男生19.6≤BMI<22.5为超重,BMI≥22.5为肥胖;女生20.0≤BMI<22.1为超重,BMI≥22.1为肥胖; ( 5) 11岁儿童男生20.3≤BMI<23.6为超重,BMI≥23.6为肥胖;女生21.1≤BMI<23.3为超重,BMI≥23.3为肥胖; ( 6) 12岁儿童男生21.0≤BMI<24.7为超重,BMI ≥24.7为肥胖;女生21.9≤BMI<24.5为超重,BMI≥24.5为肥胖。

1.2研究方法

联网收费是高速公路运营中的一项基本业务,征收的费用主要用来偿还修路贷款和改善公路路网条件,是高速公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高速公路收费业务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特别是路网的规模越来越大,车辆的单次通行费用越来越高。部分车辆受利益驱使,往往会采用多种方式偷逃通行费并从中获益,如利用加装的假轴来减少通行费,而采用传统的稽查方法已较难发现这种隐性逃费行为,不能满足高速公路收费工作的管理要求。因此,利用高速公路收费数据甄别疑似假轴车辆成为一项重要且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珋±s进行统计描述,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进行统计描述。满足正态性、方差齐性的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不满足正态性或方差齐性的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一步多重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儿童的基本资料比较:不同性别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有统计学差别( p<0.05),男孩的超重和肥胖情况较女孩更严重;不同年龄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无统计学差别( p>0.05) ;不同BMI的儿童超重和肥胖情况有统计学差别( p<0.05),超重和肥胖儿童的BMI比正常体重BMI更高(结果见表1)。可见,性别对超重与肥胖情况有影响,年龄对超重与肥胖情况无影响,BMI可以作为衡量超重与肥胖的指标。

表1 儿童的基本资料比较

2.2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单因素分析

2.2.1不同父母亲职业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差别( p<0.05),其中超重及肥胖儿童的父亲职业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在超重中占42.57%,在肥胖中占31.74%),其次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在超重中占18.57%,在肥胖中占18.43%) ;超重及肥胖儿童的母亲职业中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在超重中占27.62%,在肥胖中占22.68%),其次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在超重中占23.55%,在肥胖中占18.36%) (结果见表2)。可见,超重及肥胖儿童的父母亲职业中主要是商业服务业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可能是由于从事该职业的父母亲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关心自己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养成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

2.2.2不同父母亲教育程度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差别( p <0.05),超重及肥胖儿童的父母亲教育程度中只有大学及以上所占比例较低,父亲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在超重及肥胖中分别占11.24%、14.41%,母亲教育程度大学及以上在超重及肥胖中分别占4.32%、10.97%,大学以下的所占比例均较高(结果见表2)。可见,父母亲是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较轻,大学以下的超重及肥胖情况均较严重,可能是由于教育水平较高的父母掌握有更丰富的知识,了解肥胖及超

重的巨大危害,注意科学合理的饮食,提醒孩子多参加锻炼,对孩子严格要求,从而控制其体重。

2.2.3不同家庭收入情况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差别( p<0.05),超重及肥胖儿童中家庭月收入小于2000元的所占比例较小(在超重中占22.03%,在肥胖中占18.34%),家庭月收入2000元~5000元和>5000元的所占比例均较高(结果见表2)。可见,家庭收入越高,儿童超重及肥胖越常见。

表2 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单因素分析

2.3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多因素分析

经单因素分析,父母亲职业、教育程度及家庭月收入对超重与肥胖情况均有影响,为了了解各个因素影响的大小和方向,接着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2.3.1父母亲职业对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父母亲职业中影响超重及肥胖的职业主要为公务员、商业服务业人员和农民,父亲职业是公务员的儿童肥胖的概率其他职业的1.98倍;父亲职业是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超重的概率是其他职业的1.28倍,肥胖概率是其他职业的1.68倍;父亲职业是农民的儿童超重的概率是其他职业的0.31倍,肥胖概率是其他职业的0.51倍。母亲职业是公务员的儿童肥胖的概率是其他职业的1.58倍;母亲职业是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超重的概率是其他职业的1.46倍,肥胖概率是其他职业的1.42倍;母亲职业是农民的儿童超重的概率是其他职业的0.41倍,肥胖概率是其他职业的0.68倍(结果见表3)。可见,父母亲职业是公务员和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较严重,职业是农民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较轻。

2.3.2父母亲教育程度对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父亲的不同教育程度对儿童超重及肥胖无影响( p>0.05),母亲的教育程度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有影响,母亲的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儿童超重的概率是大学及以上的1.43倍,肥胖的概率是大学及以上的1.37倍(结果见表3)。说明母亲教育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

2.3.3家庭月收入对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月收入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有影响,家庭月收入<2000元超重的概率是>5000元的0.46倍,肥胖的概率是>5000元的0.54倍(结果见表3)。说明家庭月收入小于2000元超重及肥胖情况比较严重。

表3 儿童超重及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有研究表明,父母收入越高,文化程度越低的家庭,儿童肥胖的情况越严重[10]。本研究结果与其相同,季成叶等研究结果也发现儿童超重与肥胖情况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很大的关联[11]。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亲职业、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是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影响因素。父母亲职业是农民的儿童肥胖发生率较低,是公务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母亲教育程度较低的较教育程度较高的儿童肥胖发生率高;收入高的较收入低的肥胖发生率高。其原因可能是: ( 1)在现今巨大的社会压力下,父母迫于生计,把大量的时间投入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关心照顾自己的孩子,任他们自由发展; ( 2)父母没有正确健康饮食观念,家庭生活水平比较高,对孩子过分溺爱,总是把最好的给他们,而没有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健康; ( 3)没有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孩子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喜欢吃高热量、高脂肪的垃圾食品,又不注意进行锻炼,从而导致营养过剩,摄入的热量超过了身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剩余热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就转化为脂肪[12],体重日益增加。

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重尚不稳定,可塑性较强,因此针对儿童超重及肥胖问题应积极对待。( 1)科学合理饮食:多吃蔬菜与水果,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荤素搭配,合理膳食,注意营养均衡; ( 2)增强体育锻炼:有研究表明每天坚持适当的体育运动能有效降低儿童的体重,达到减肥的效果。因此,儿童应每天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3)加强宣传教育:父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儿童肥胖的危害,监督纠正孩子不良习惯,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本研究中虽然在身高、体重的测量中对调查人员已有严格要求,但由于受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调查人员责任心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误差。另外,在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中,由于采取问卷的形式,调查儿童可能由于自卑、虚荣等复杂心理的影响没有真实填写问卷,问卷并不是其真实情况,从而使结果可能存有偏差。

4 结论

( 1)父母不同的职业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父母职业为公务员、商业服务业人员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情况较轻。

( 2)父母不同的教育程度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母亲教育程度较低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

( 3)不同的家庭收入对儿童的超重及肥胖情况有影响,家庭收入较低的儿童超重及肥胖情况更严重。

参考文献:

[1]李伯华,宋月萍,齐嘉楠,唐丹,覃民.中国流动人口生存发展状况报告——基于重点地区流动人口监测试点调查[J].人口研究,2010:34-35

[2]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人口研究,2008( 6) :30-43

[3]Cheung NW.Rural-to-urban migrant adolescents in Guangzhou,China: psychological health,victimization,and local and trans-local ties.Soc Sci Med.2013 Sep; 93: 121-9.doi: 10.1016/j.socscimed.2013.06.021

[4]肖艳平.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2:68-69

[5]Nichols M,Stein AD,Wold JL.Health status of children of migrant farm workers: Farm Worker Family Health Program,Moultrie[J].Georgia.Am J Public Health.2014,104( 2) : 365-70

[6]Jones-Smith JC,Dow WH,Chichlowska K.Association between casino opening or expansion and risk of childhood overweight and obesity[J].2014,311( 9) :929-36

[7]Abril V,Manuel-y-keenoy B,Solà R,García JL,Nessier C,Rojas R,Donoso S,Arija V.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among 6-to 9-year-old school children in Cuenca,Ecuador: relationship with physical activity,poverty,and eating habits[J].Food Nutr Bull.2013,34( 4) :388-401

[8]Guo X,Zheng L,Li Y,Yu S,Sun G,Yang H,Zhou X,Zhang X,Sun Z,Sun Y.Differences in lifestyle behaviors,dietary habits,and familial factors among normal-weight,overweight,and obese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Int J Behav Nutr Phys Act.2012( 9) :120

[9]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4( 1) :125-128

[10]Wang Y,Lim H.The global childhood obesity epidemic 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childhood obesity.Int Rev Psychiatry.2012,24( 3) :176-88

[11]季成叶.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J].中国学校卫生,2008( 2) :106-108

[12]郭秋荣,王东,祁兆东.试论儿童肥胖的原因、危害及运动减肥[J].甘肃高师学报,2002( 2) :69-71

猜你喜欢
超重流动儿童肥胖
以学校为基础儿童超重肥胖干预研究进展
儿童超重、肥胖的危害以及预防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09:44
收入对食品消费代际差异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6:25:00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文献综述
商(2016年32期)2016-11-24 15:20:16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36:41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1:34
学龄前儿童肥胖的综合干预研究
上海医药(2016年20期)2016-11-09 21:10:42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1:58:33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治疗单纯性肥胖1例报告
我的关怀德育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