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发展现状与新路径*
吴文平1,李长友2,叶鹏2
( 1.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2.吉首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项目选择、时间特征、场地选择和参与方式等方面,对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意识有待提高,居民体育活动在信息宣传、组织引导、场地设施等方面存在一些阻滞,影响了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路径。
关键词: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发展路径;激励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23X( 2015)03-0062-05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吴文平( 1964-),女,黑龙江绥化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this study conducted a surve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rural residents in Xiangxi physical activities about Xiangxi rural residents exercise value orientation,project selection,time characteristics,and site selection and participation ways.It was found that the exercise awareness of rural residents in Xiangxi needs to be improved.There are some block on information publicity,organization,guidance,facilitie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residents'physical activities,which influence rural residents in Xiangxi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activities.Aiming at these problems,this study proposes some development path as a reference.
研究方向:法学与公共管理、社会体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9BTY02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1XGL01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2202SS15089)
Developmental Status and Path of Physical Activities of Rural Residents in Xiangxi
WU Wen-ping1,LI Chang-you2,YE Peng2
( 1.College of Econo mics,H unan A 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College ofLaw and Public A dministration,Jishou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 ; )
Key words: Xiangxi; rural residents; physical activities; development path; incentive measures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它是湖南的西北门户,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境内有汉、土家、苗、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人口283万,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湘西下辖吉首市和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泸溪、凤凰、古丈7个县,总面积15461km2。中国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多年来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湘西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其农村体育发展情况值得研究者关注。本文在实际了解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状况与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其发展策略。
1.1研究对象
以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1个县级市(吉首市)和7个县(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泸溪、凤凰、古丈)的自然村和行政村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不包括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
课题展开研究。本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4年7月—2014年9月,由吉首大学40名(每县市5名)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向吉首和花垣、保靖、永顺、龙山、泸溪、凤凰、古丈8县市的乡镇及乡镇下辖的自然村和行政村16岁以上的农村居民(不包括学生),发放《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现状调查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237份,经整理,剔除主要题项未答、规律填答和填答不清的无效问卷116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121份,问卷回收率82.5%,有效回收率为74.7%。将全部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本次调研所用问卷参考了卢文云[1]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万义[2]的《湘西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高静飞[3]的《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研究》等研究中的问卷设计,且在正式发放之前,进行了专家效度和重测信度检验,所有专家一致认为通过问卷题项能够较好地了解所要调查的内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α=0.81,符合调查要求。调查样本的基本结构特征如下表1和表2:
表1 调查样本的性别与年龄结构特征情况
表2 调查样本的民族与受教育程度结构特征情况
2.1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或行为的认知情况,并决定着人的动机方向与强度,而动机对个体行为有着心理定向的作用。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价值取向有以下几个特征: ( 1)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主要价值取向是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康复疾病、提高免疫)和调节精神生活(娱乐消遣、缓解压力、调节心情),两选项分别占69.3%和45.6%;其次是促进社会交往(与家人、朋友或同伴交流),占25.3%;再次是提高运动能力和改善体形外貌(减肥、美容、塑形),分别占21.4%和16.7%;其他价值取向占4.8%。由此,可以看出湘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身体健康,这也说明随着国家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推广,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水平有所提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将体育作为调节精神生活手段的意识水平也得以改善。( 2)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主要价值取向存在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在性别差异方面,男性在提高运动能力选项上要高于女性,分别为32.1%和20.5%;而女性在改善体形外貌上要高于男性,分别为28.8%和7.7%;实际上,这也符合中国性别角色差异的典型特征,也说明男性更多地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目的,而女性则更多的将体育参与作为一种手段。另外,在地区差异上,相对显著的是凤凰农村居民在调节精神生活选项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占58.3%,这可能与凤凰是国内著名旅游景点有关,旅行者大多怀有“享受生活及时行乐”的生活理念,这也感染着凤凰的农村居民,使得他们更加重视体育的精神调节功能。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湘西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向世人展示出新农村体育发展的积极面貌。
2.2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项目选择
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项目呈现多元化,其中选择健步走的居民最多,占28.8%;健步走之所以比例最高,可能是因为农村的那句老话“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起到了作用,加上很多农村居民由于没有学习专门的体育锻炼技能,所以健步走便成为首选体育活动项目,简单又容易实施。其次是爬山,占25.3%;湘西很多地方都是山地,山多水美,很多湘西农村居民选择爬山锻炼身体或愉悦身心不足为怪。再次是广场舞、民族舞或秧歌等传统体育活动,占20.7%;现在全国掀起了一阵广场舞风,农村也不例外,随便在家附近找一块空地,几个人一组,就着有节奏的音乐就可以跳起来,还少了城市广场舞带来的“冲突”,但参加广场舞、民族舞或秧歌等活动的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女性,大多数男性是陪着老伴来,然后坐在旁边聊天。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占18.5%,这类项目本身就源自民间,湘西农村居民会练习一些苗族或土家族特有的民族传统武术、气功等项目;羽毛球、乒乓球等小球类项目占13.2%;足球、篮球、(气)排球占12.0%;游泳占9.7%;其他形式的体育活动占8.6%。出了一些传统的体育活动外,一些现代体育活动项目也逐渐传到了农村,尤其是随着“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推广,湘西一些农村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文体活动室(场所),农村居民参与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元化。
2.3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征
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时段主要是早上和傍晚,分别占30.1%和50.6%。通常所说的“闻鸡起舞”是农村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体育活动意识如此,特别是爱爬山、武术、太极和练健身气功的居民,习惯在早上锻炼。主要是因为早上空气清新,太阳还未升起,这个时段适合锻炼,尤其适合练习武术、太极和健身气功等项目;当农村居民劳作一天,饭后便开始到处走走,随便健身;很多中年“大妈”们,在傍晚时候早就聚在一起,开始跟着音乐跳起各种舞蹈。从最近三个月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来看,每天参与的占0.6%;一周5~6次占2.3%;一周3~4次占18.6%;一周1~2次占21.8%;一月2~3次占35.8%;其他占20.9%;从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来看,30min以内的占33.8%; 31min至1小时的占40.6%; 1h到1.5h的占17.4%; 1.5h以上的占8.2%。另外,当然,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长可能并不准确,有些被调查者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填答,但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湘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并不高,时长在1h以内,这也符合农村实际,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并不多,尤其是农忙时期,农村居民白天已经非常劳累,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
2.4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场地选择
锻炼环境也会影响个体的锻炼行为,锻炼场所是否方便,
锻炼设备的可获得性和方便性都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锻炼行为[4]。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湘西农村居民选择的主要体育活动场所是家附近的空旷地,占43.0%;其次是自家庭院和山地,分别占30.9%和27.7%;再次是村委的文体活动室、附近学校场地,分别占26.5%和22.1%;而选择收费文体活动场所的居民仅占8.4%,其他场所占1.7%。实际上,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专门的体育活动场所并不是湘西农村居民常去的活动地点,尤其收费文体活动场所更是少有人去,这一方面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有关系,另一方面也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体育活动场所的方便性和可获得性,对于他们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湘西农村居民大多选择家附近的空旷地或者自家庭院也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湘西遍地是山,到处是水,形成了天然的登山锻炼资源,山地也因此成为湘西农村居民较常选择的体育活动场所。
2.5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
从湘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方式来看,绝大多数属于非正式组织形式或自组织形式,占87.6%;有正式组织的占12.4%,主要有农体协、文体站、村委会以及一些传统体育协会。实际上,体育非正式组织或者自组织是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占在已有的研究中也被证实[5]。另外,非正式组织或自组织形式的体育活动中,单独参与体育活动的占30.4%,与同伴一起进行体育活动占69.6% (选择与家人一起的占23.2%,选择附近邻居的占45.1%,其他占31.7%) ;在非正式组织或自组织体育活动中,有专门指导的占26.4%,无专门指导占73.6%。其中有专门指导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集体性、技术含量相对高的活动项目中,如广场舞、民族舞或秧歌舞蹈队、大球类项目以及武术、太极拳等民族传统项目等。有专门指导的比例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个:一是农村居民大多参与简单易行的体育活动,而参加技术含量较高活动的人不多,所以有这些方面技术特长的人也不多,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然而,农村体育指导员在体育活动组织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 1)组织和带领群众积极参加健身活动。农村居民体育意识薄弱,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多,体育指导员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调动群众的体育活动积极性,提高群众自觉缎炼的意识,带领群众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做好农村体育的有关组织和管理工作。( 2)指导农村居民科学健身,有效提高锻炼效果。农村居民缺少必要的锻炼知识和科学方法,经常出现了一些锻炼不当甚至伤害事故等问题。这都需要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科学技术服务,而农村体育指导员责无旁贷,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积极宣传科学健身知识,认真进行科学健身的指导服务,能有效提高群众的健身锻炼效果。
3.1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有待提高
湘西农村居民农闲时光的主要活动依次是棋牌、看电视、游玩(闲逛)、锻炼、聚会、休息、其他;从上述调查的现状来看,虽然湘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但他们并未将体育锻炼作为农闲时光的主要活动,说明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还有待提高。在本次调查中,依然有13.8%的湘西农村居民近三个月未参加过任何体育活动,还有33.1%的居民近半年来从来不看与体育有关的影视节目,有的居民认为劳动就是在锻炼,不需要额外锻炼,有些则认为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体育活动;另外,这与农村体育工作的宣传有关系,在有关《全民健身计划》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知晓度的调查中,有34.6%的居民不了解《全民健身计划》,有40.2%的居民不了解《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这都说明湘西农村居民缺少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体育意识有待提高。
3.2湘西农村体育活动缺乏体育指导员的组织指导
在上述调查研究中,显示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是非正式组织形式或自组织形式,缺少指导。这一点从参加体育活动的指导员人数调查中也可得到印证,在接受调查的1121位农村居民中,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仅43人,占3.8%,其中有29人属于正式组织,占2.6%,而非正式组织形式或自组织形式的体育活动仅有14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占1.3%。而在有关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调查中,缺少指导也是排在第二位的,很多居民因为没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技能而不参与锻炼。另外,社会指导员缺乏,也导致湘西农村体育活动缺少组织,在居民体育意识不高的情况下,缺少技能,缺少组织,是导致一些居民不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整个湖南省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发展较快,但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队伍分布不均衡、培训体制不完善等问题[6]。作为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较差,人口众多、区域较广的湘西农村,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状况更不容乐观,存在着队伍弱小、年龄老化、能力不足等问题。湘西农村居民大多数居住在偏远的山丘或湖区,基本见不到体育指导员的身影,即便是有,那也多半是“发白牙稀”的形象,大多是退休返回老家居住的教师、干部等公职人员,年龄均在60岁以上,他们大多对体育专业知识了解不多,更谈不上理解某个体育项目的基础理论、动作要领、功效作用。如果指导不当,反而会对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产生负面影响。
3.3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匮乏
在影响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因素调查中,排在第三位就是场地设施匮乏。居民们反映农村缺少供他们锻炼的体育场地设施,所以只能“将就”,在自家附近的空地或庭院活动,大多数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枯燥,健身健心效果不佳,很难坚持。实际上,全民健身工程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都有在农村选址建设专门的健身场所和设施,但有一些并未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农村的小农生活方式以及交通状况决定了农村居民不可能专门跑到较远的地方参加体育锻炼,就近活动是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特点或原则。
实际上,上述的信息宣传问题、组织引导问题以及场地设施问题都属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问题。目前湘西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公共体育服务的覆盖面较小、体系不够健全;在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和目标上,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来组织引导,也缺少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而且服务供给目标不明确,缺少针对性;在供给机制和制度上,基层政府和组织动力不足,组织结构不健全,资金来源渠道不畅通;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的指导培训体系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
参与。
4.1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契机
国家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湖南省唯一一个进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这是国家为全面发展湘西提供的最有的支持政策,表达了国家发展湘西的决心和愿景。要发展湘西农村体育,就要借好这一“东风”,同时发展农村体育也是建设体育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已经为发展湘西农村体育做好了政策准备。另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国家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政策方针的体现;是解决城乡差距矛盾,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党和国家新时期的中心任务。促进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活动参与只有服从并服务于这一中心任务,才能与政府的各项政策议程相联系,也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政府资源的支持。首要任务就是以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湘西农村的经济,经济水平得到大力发展,丰衣足食之后,湘西农村居民才会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来。其次,新农村的“新”要体现在生活理念的更新,文化觉悟的提升。从前述的调查来看,湘西农村居民农闲时间的主要活动是玩棋牌、看电视、闲逛等,甚至有些居民还在搞迷信活动,烧香拜佛,参与邪教组织,这些老旧的甚至落后的生活方式,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予以变革,要以更积极的生活理念取而代之,宣传体育健康生活理念,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是建设新农村体育的首选路径之一。
4.2增强湘西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
要真正促进湘西农村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就要先提高居民的体育意识,激发并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在当前影响湘西农村居民体育参与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农村居民体育意识淡薄,背后的客观原因则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这也导致湘西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并不多,再加上缺少指导,场地匮乏,公共服务不健全,居民自然对体育活动参与的需求也就不高了。但情况并不是这么悲观,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城镇化等进程的推进,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湘西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肯定会逐步得到提高。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影响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客观经济因素会逐步得到改善。另外,国家一直在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致力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保证老弱病残幼人群的最低生活需求。当这方面的需求保证了之后,再谈体育健康意识的培养财更加实际。卢文云在关于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情况的研究中了解到,一些西部农村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完全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而且还有盈余,老人不再是家庭的负担,甚至还能给家庭带来收益,一些老人甚至说:“以前是挣钱吃饭,现在是吃饭挣钱”,如何保持健康长寿成为这些老人生活的第一要义。因此,在这个层面上加强体育健康意识的宣传,引导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的体力活动来锻炼身体,增进体质健康,而不是烧香拜佛求菩萨来空想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如果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提高了,他们闲暇的时间也会增多。另外,本研究也认为农村居民没有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一些地方的村民农闲时主要是打牌赌博,有些还参与封建迷信活动。他们没有把体育活动参与放在闲暇时光所参与的主要活动位置,因此,根本的问题还是体育意识问题。因此,提高湘西农村居民体育需求水平的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体育意识,也是促进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的重要路径选择。
4.3利用湘西农村得天独厚的本土体育资源
湘西农村自然地理资源,遍地是山,到处是水,这些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是开展攀岩、登山、远足、探险、漂流、野外生存、极限运动等现代户外休闲活动的理想场所。从体育人文资源看,湘西农村包含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独特,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种类繁多、风情浓郁的体育项目,以及在节日举行体育活动的传统。这些民间传统体育是各民族聚居地区世代传承的体育活动,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体育活动简便易行,适应性和灵活性较强,最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有利于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广泛开展,对提高民族素质、活跃民族文化和维系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效应。这些丰富的体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湘西农村体育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些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体育旅游、户外休闲运动,做到发展体育与发展地方经济相结合,既可以为农民增收,还能与农民的闲暇体育活动相联系。体育资源的开发模式要能兼顾增加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和促进农村居民体育参与两方面,可供选择的模式有:一是将体育作为旅游观光的重要内容,将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民族体育活动作为当地旅游的重要观赏内容,比如土家族的“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苗族的芦笙舞同样影响广泛,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娱性、竞技性、祭祀性3种,由于这些体育活动是作为表演的内容,必然会促进这些体育活动在当地的开展;二是体育作为旅游参与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开发一些体育项目让人们进行参与体验,比如独竹漂,由于这些体育参与往往需要当地居民的引导,需要当地居民的平时排练,因而也能促进当地居民的体育参与。在开发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做好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来促进这些本土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也是促进湘西农村居民体育活动参与非常实际可靠的路径选择。
4.4培养并激励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缺少体育指导是湘西农村居民不参加体育活动或制约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而农村的体育指导工作主要还是要依靠社会体育指导员来具体组织、实施与指导。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一方面,要结合农村实际来对体育指导员实施激励措施。从客观条件来看,湘西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导致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不快,与体育健身相关的投入也就非常匮乏,加上体育人口相对较少,偏远农村超过80%的男女青壮年外出打工,剩下多数是老人和未成年人,导致开展和参与体育活动占总人数的比例都偏低。在这种情况下,培养湘西农村体育指导员要注意针对
性,需要从国家、省、自治州到乡镇和村建立起纵向规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同时在每个层次建立起横向的信息交流平台和成果展示平台,特别是在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中,一定要结合农村的体育活动实际,越到基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就应该越强。否则,培训内容不适合在湘西农村开展,也就不能转化为实际的指导工作。从政策体制来看,农村缺少体育工作人员编制,虽然有县一级的群众性体育协会,但因多种因素的制约,其触角也很难延伸到农村,更不用说偏远山区、湖区,加上农村体育指导员没有报酬或津补贴,不能激发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 Friedrich·Herzberg)的双因素激励理论,员工满意与否的因素是由“激励”和“保健”两类不同性质的因素决定的。激励因素是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成果有关的本质或内容因素,保健因素则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有关的非本质或情境因素。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激励时要注意区分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针对湘西农村的实际情况,在保健因素方面加大力度改造农村的体育活动开展环境,宣传体育与健康信息,尤其要借助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湘西农村居民实际需要的体育健身设施、体育活动场地及信息宣传栏等。此外,还要挖掘并保护湘西农村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尤其这其中有一些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些是农民在传统节气中广泛开展的身体活动。通过体育物质环境的打造和体育活动氛围的营造,为农村体育指导员积极投入湘西农村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提供有力的保健因素。在激励因素方面,要为农村体育指导员提供相应的补贴,尤其对于居民反映良好,表现优秀的农村指导员,要予以一定物质或资金奖励,并为其提供免费参与培训或聘其为农村体育指导员培训员。此外,要广泛开展适合湘西农村开展的体育活动,并组织比赛,通过竞争和团体干预能不断激发农村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卢文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 11) : 1 -5,20
[2]万义.湘西地区农民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高静飞.湘西州苗族村落体育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4]Raynor D.A.,Colemen K.J.,&Epstein,L.H.Effects of proximity on the choice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or sedentary [J].Research quarterly on Exercise an Sport,1998,69: 99-103
[5]张铁明,谭延敏,刘志红,等.农村非正式结构体育社团的发展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 11) : 23-40
[6]刘模明.浅谈农村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及作用[N].湖南日报,2009-11-10(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