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行文思路”作文课的案例分析

2016-01-22 06:46冯杨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问题设计先学后教

冯杨

【摘要】依据“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教师引导学生补写范文,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理清记叙文的行文思路,掌握架构记叙文叙事脉络的技巧。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自身“满堂灌”的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强化问题设计的导向性,增强学生课堂活动的主动性,进而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行文思路  叙事脉络  问题设计  课堂讨论  学生学情  先学后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79-02

理清记叙文的行文思路,建构有序合理的叙事脉络,是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的这一问题,我从学生的学情入手,开设了这样一堂作文研究课。

一、教学设计

从学生写作的命题记叙文《偶然》中,挑选一篇例文,将文章的前三节刊印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前三节,续写后文梗概,理清自己补写后文章的行文思路。课堂教学中,从学生讨论补写部分的行文思路入手;然后由每一小组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将各类行文思路编号板书;教师下发原作者全文,要求小组讨论原文与黑板上板书出的行文思路是否可行,以及存在的问题;接着学生发言,阐述讨论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在构建记叙文叙事脉络,确立行文思路时应遵循的原则。

附:学生作文《偶然》,斜体部分为节选补选三节。

偶然

刚下过一场蒙蒙细雨,古街还笼罩在一层淡淡的烟雾中。

“降价了,买特色纪念品送一张明信片了。”商家就站在那个漆着红漆,用瓦片制成的屋檐下卖力大喊。整条街,一家接一家,全是纪念品或食品店。我走在石板上,还有些滑滑的,绿色的青苔在石缝间生长,右边就是一条河,岸边的千年古树伫立着,身姿婀娜,静默地注视着几千年来的沧桑。

我漫无目的地胡乱扫视着,偶然间一家小店映入眼帘。它的们紧闭,用一块木板挂着“欢迎光临”,就在巷角一个不起眼角落安然静默,也不扎眼。

推门进去,只有零散几个人,坐在榻榻米上,手中捧着本书,神态安然。一旁有木桌,木椅,可以喝喝饮料。另一边斜斜地放着一排书架,错落有致。这里,与外面其他店气氛完全不同。这儿,放佛是个心灵小站,供过路的人歇歇脚,愉悦下心情。

我去柜台点了杯饮料,店主是个30多岁的女性,穿着一袭棉质长裙,鼻梁上架着眼镜“平日这儿人多吗?”我接过饮料,顺便问了一下。“不太多,”她苦笑了下,“本想着这是个著名景区,又是物质遗产保护区,人会多一点。”“不过,这儿气氛很好,人少,安静。”她听了我的话,微微点点头。我也去找了本书,坐下来看。

再次出去,已经是大中午了,游客明显减少,回头望望那家小店,又觉得格外美好。

偶然与小店的邂逅,让人从邂逅喧闹中找到了一丝平静与安然。

生活中充满了偶然,美好总是在偶然间流露。

二、教学过程分析

1.基本上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符合学校“先学后教”的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度高。由于例文选举的是身边同学的作文,从预习作业的完成开始,学生就非常认真的参与了其中。在课堂讨论发言中,学生积极主动,各抒己见,形成了交锋,加深了对行文思路的理解。在总结归纳环节,学生能敏锐的发现问题,找出规律。

2.问题的设计符合学生学情,学生展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本堂课我只设计了三个问题,即:你将如何续写这个故事?你认为本文什么样的行文思路是合情合理的?你认为一篇记叙文在确立行文思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三个问题都能较好的贴近课前布置的预习任务,让学生顺着一条主线把自己想法表达出来,教学流程较为顺畅。在讨论什么样的行文思路合理的环节,学生出现了争论,但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通过对上下文衔接的分析,很快自发的解决了问题,展现了较强的思维能力。

3.部分学生的续写思路混乱,暴露出在平日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一堂思路研讨的作文课,把平日学生作文中隐藏的问题暴露了出来,部分学生的构思过于离奇,脱离实际,与前文脱节,这都与平日的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求不够细化,目标不够明晰有关联。

三、教后反思

学校这一学期开展了以“先学后教”为理念的教学改革,这是对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宣战,也是形成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一堂在“先学后教”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文课,引发的不仅是我对作文课如何上的思考,更是对自己教学方式、教学习惯的反思。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放手,不要畏手畏脚。教师应关注学生学到多少,而不是自己教了多少。以往教学中,我和很多同事最大的担心就是课堂放手给学生后会混乱,老师会措手不及。这样一堂课使我清晰的认识到,我们多虑了。重点中学的学生有着极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有着自主学习的潜能,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老师人为的遏止了他们的课堂表现,机械的达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我们更关心的是我们有没有完成我们教的任务,而不是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在“先学后教”的改革中,我们首先要实现的就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没有这种理念的转变,改革只能是空谈。

2.课堂气氛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问题的设计。以往教学中,我总是抱怨学生课堂气氛沉闷,讨论不热烈,在这一堂课中,学生却异常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了课堂活动中。细细想来,这与这堂课的问题设计有很大关系。只有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设计的,贴近学生学情的,有趣味性的,有钻研深度的问题才能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才能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先学后教”这一教学改革大背景下,如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实现高效课堂目标的最大难题。

3.课堂目标生成应以学生现有学情为基础,刻意拔高只会适得其反。以往在授课过程中,我总爱过多的总结归纳,当下学生感觉颇有收获,实际上可操作性极低。在这堂作文课中我彻底放手,让学生谈自己对行文思路的理解,虽然个别学生分析条理不甚清晰,甚至有不准确的地方,但课后他们反馈这堂课使他们牢牢记住了写作中应避免的问题。从某個层面上来说,学生在能力水平未达到的情况下认识不清的问题,即便老师反复灌输,学生得到的也是机械的识记;只有贴合于他们学情的,他们自己发现解决的问题,才会把课堂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先学后教”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位老师从自己的课堂入手,扭转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使自己的教学更好的贴合学生的学情。这样的改革或许会带来阵痛,但唯有这样的阵痛才会让我们深入的思考我们教学的问题,为我们教育教学进一步的发展找到高速之路。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问题设计先学后教
对大学案理研讨课学生信息检索意识若干问题的思考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精设计,巧提问
基于初中语文课堂开展有效讨论的实践与探索
浅论初中语文教学问题设计创新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