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娟
【摘要】《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在推进高校创业就业指导工作中愈加体现重要性。虽然《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已经被普遍认可,但不可回避的是,课程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有效性进行研究,以期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 路径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23-02
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如何做好创业就业指导工作、发挥好《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成为高职高专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一、高职高专《创业就业指导》的课程价值
《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院校以及个体这三个方面。积极建设创业就业指导课程能够缓解毕业生的就业难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是对学生培养的一个必要性的教育环节,能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能力建设,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规划和确定职业生涯,实现自己价值和有序就业。
二、高职高专《创业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1.课程自身建设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课程指导理念模糊。目前来看仍然偏重于就业安置和就业率的提高,而较少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视以及对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引导方面较少,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就业技能的指导。其次,课程内容机械,指导模式单一。在现行的课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情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模板化。在内容上单纯偏重择业技巧指导,在指导模式上以说教为主,忽视实践的作用。再次,课程仅对部分年级开设。很多院校只对毕业年级学生开设,影响课程效果。
2.师资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教师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品质及其实施质量。目前,各高职高专《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基本上都未实现专业化和职业化,很多教师都是辅导员、思政教师,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门培训,工作能力和水平不统一。教师与学生数量比例失调,致使一个教师对应几百个学生,课程的针对性难以保障。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管理和考核课程上流于形式,课程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学管理上敷衍了事,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重视该课程。
三、高职高专《创业就业指导》课程路径
1.实施全程化、系统化课程之路
对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需较长时间培养和一定知识的积累,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在课程设置上实现每学年开设创业就业指导课,面向全体学生分年级进行,一年级为专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基本技能培训阶段,二年级着重就业技能培训及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指导;三 年级测重就业政策、形势,求职准备,择业技巧,心理调适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和实用战术的训练,形成全程化教学体系。
2.实施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之路
应当注意《创业就业指导》课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课程的实用性。创业就业指导课教师需要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传达给学生,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创业就业指导》内容对大学生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理论和时间环节均应当避免空洞说教,而应该结合典型案例、职业能力训练、求职模拟、参加专场招聘会等一系列实训活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指导,实现讲授与训练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实施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举之路
创业教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就业的战略,成为高职高专培养人才的新的战略要求。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各院校应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同时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具体的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教育。就业教育金额创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需要结合起来看待,相互促进。
四、高职高专《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有效性保障
1.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工作保障教育有效性
高职高专院校应加强对创业就业课程的指导,对教学状况检查、教学质量考评工作等进行监督。学院应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和方法,每学期组织测评和座谈等以了解课程实施情况,对课程、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和其他教学工作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据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反馈意见改进就业指课教学。上级管理部门加强对高校《创业就业指导》课程的指导评估检查工作。
2.重视师资力量保障教育有效性
为推动《创业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培养教学师资力量,有计划分批分期地培训,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校内外学习交流活动,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接触最新政策要求,开拓指导教师视野,提高《创业就业指导》教授水平。加强教师考核,达到国家规定的职业指导师标准,整体提升《创业就业指导》教师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
3.善于利用网络工具保障教育有效性
在网络发展日益迅速的时代,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充分利用好网络技术进行网上教学,提高创业就业指导的时效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变传统被动教育为主动参与,加强个体指导,不受时间限制的进行指导,拓宽与延伸教育时间、空间,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孙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及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7).
[2]赵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12).
[3]黄志荣,孙传浩.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若干问题的思索[J].出国与就业,2010(4).
[4]黄璐.对高职学生创业态度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