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沉静阅读中释放和习得

2016-01-21 03:47邹从平
课外语文·下 2015年12期
关键词:习得阅读

邹从平

【摘要】阅读是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过程,没有沉静地阅读,就没有沉静地释放和习得。教师应该充分发扬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营造环境,充分放手,让学生尽情地享受阅读,习得言语能力。

【关键词】沉静;阅读;释放;习得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走进高中语文课堂,我们会很容易发现这样的情境:老师口若悬河、旁征博引,学生静坐倾听,但是,历经岁月的淘洗,从前的老师们口干舌燥地讲解能被学生记住多少呢?

高中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教师仍然一厢情愿地沉醉在自我的世界里,课堂革命性的改变必定成为空话,学习低效的局面依然如故。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能力是在训练过程中培养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能力训练上。”[1]为此,有人提出,“教学要‘真实、朴实、扎实还不够,还要‘厚实。‘厚实课堂首先要厚实底蕴,多提升一些自身的才情与灵性。”[2]

近年来,言语教学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言语语文本体论被很多人所接受。语文的课堂如果离开了言语的习得,势必丢掉了语文学科地位,而沦为人文教育的附庸了,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堂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想成为“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在沉静阅读中释放和习得。

一、沉静阅读

阅读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过程,没有沉入文字之中,无法获得初步的感知。现实的语文课堂恰恰没有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阅读,要么被老师主宰着,作学者似的讲授,要么被大量的练习占据。

从阅读的规律看,阅读是一种读者与作者、文本对话的活动。读者通过输入文字信息,想象文本的情境,产生丰富的想象和神奇地联想,进行二次创造,还原了文本中的形象、画面,进而倾听作者心灵的絮语。同时,每一个读者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个体之间总会有诸多差异性。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们要摒弃以老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弊端,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能力,融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去体味领悟,去认识发现,去创造完善,去感悟文本的内蕴”[3]。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岂能是老师的所谓的讲授可以代替的呢?

再从语文学科特点看,言语能力训练首先必须让学生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感知语言规律,获得第一手习得言语的资料。如果离开了阅读,学生何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呢?

一位教师因为外出培训,他所任教的语文课程,并没有要求由其他老师任教,而是特意安排学生自主管理,阅读《红楼梦》、课文中要求必修的古诗文,结果,该班学生的语文总成绩并没有出现滑坡,而作文得分反而高出该校的平均值。

这个案例引人思考:正是没有了老师的“制约”,学生才拥有了足够的时空,自由地阅读,而自由地阅读,才使他们能够沉静地走入文本,遨游在文字的森林里,产生种种真切的体验。

二、沉静释放

阅读应该是精神自由的活动,当输入足够多的信息后,读者就会具备了加工的条件。通过储备和输入信息的顺应、同化等活动,就会产生了表达的冲动。我们语文课堂往往以备考为理由,以应试为唯一目标,白白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剥夺了学生自由表达阅读所得的机会,充其量只给学生一点儿的挥洒才情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地给予学生沉静释放心得的机会。

笔者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先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本文,然后,直接让学生充分交流阅读感受:

生1:荷塘月色的景美,作者多么会使用比喻啊!那淡淡的月光,凄美的荷塘,还有那淡淡的喜悦……

生2:读完此文,我觉得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是一个人在孤独地狂欢,而这狂欢里充满着满腹忧愁。文章一开始便说“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后来多次提示这一点。这是为什么?当我查阅资料时,才知道原来那时朱自清的心情一直闷闷不乐……

……

从学生的感受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这篇散文的感知角度、程度等,一方面使学生找到了释放的出口,一方面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能够判断出学生所达到的阅读水准,进而有针对性地展开阅读指导。可见,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阅读的世界里,用文字表达着阅读的呼吸,是对学生阅读的最大的尊重。

三、沉静习得

“习得”是演习获得的意思,没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温习、演习、实习,就不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应试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训练。我们当然须得接受应试教育合理的一面。言语能力是真功夫;阅读是真功夫形成的前提。从阅读中,我们发现了言语能力形成点,就应该快速演习。

比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用“颇不宁静”的心情统帅全文的行文技法,我们不妨建议学生依葫芦画瓢,也写一段心情文字,在某种心情的映照之下,叙述、描写,抑或发几句议论、感慨之类。该文那句句比喻、通感、引用,那淡淡意境的营造,那绝妙的叠词,那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或明或暗地自由运用,无不将感情抒写得充沛。于是,我们建议学生将这些技法写出来,转变成一段段相近的文字,大家一起分享。如此的活动,学生一方面会增进对作家优秀语言的研读,一方面能够形成属于自己的言语能力。

当然,这种言语演习,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读给自己听,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可以展示给邻座同学,也可以挥洒于小组、班级内。总之,在这种如切如磋、如砥如砺的氛围中,学生的言语能力渐渐地就被训练出来。

由此观之,没有沉静地阅读,就没有沉静地释放和沉静地习得,没有这样的活动又哪来的阅读实效呢?

参考文献

[1]盛丰华.铅华洗净归朴实,回归课堂显本色[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5(4).

[2]陈林静.常态课的“虚”与“实”[J].江苏教育,2009(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习得阅读
让学生在转换中穿越语言的丛林
文化认知对日语习得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英语专业学习者音段习得状况跟踪调查研究
儿童英语口语习得研究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